
一个系部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传递一种声音,"A7"作为湖美服装艺术设计系的系部代码,在“大艺术、超时尚”的系部理念下,作为一种符号被越来越多人熟悉,作为一种声音,被更大范围的传播。
“藏龙计划”旨在借力学校设计学科传统的优势及丰富性,大力发展A7品牌矩阵,立足当下及未来,将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培养融入视觉艺术中新文化表达,致力于形成各专业方向的合力,共同发声,提升学校设计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湖美服装艺术设计系始终秉持“大艺术,超时尚”人才培养理念,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研究,在推动湖北美术学院藏龙计划的实施的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创作水准,是“A7品牌”教学的重要举措。
本期介绍的教学研究《立体裁剪与设计》是通过立体裁剪构建由内向外、由外向内、局部带动整体、平面与立体相结合,从元素提炼造型等手段使其进入创意立裁的路径。
课程名称
立体裁剪与设计
(空间与结构关系的研究)
所在院系
服装艺术设计系
开课专业
服装设计专业
课程主持
罗薇薇
课程团队成员
李海兵、文田
首次开课时间
2013年
课程的学时和学分
80学时
课程简介
立体裁剪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实用技术课程,作为服装设计专业而言,裁剪是基础更是创作方式体量扩展的一个最佳手段,立体裁剪的最大优势在于短时间内能够看到服装成型的效果,不但能够让学生最直观的了解到人体与服装的空间关系,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服装从二维创作走向三维空间的创变的过程,该课程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当学生能够较熟练的运用立体裁剪的技巧时,不易被技术所困,使立体裁剪具备创意的功能,建立开放的系统,最终能与设计课程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课程关键词及概念
空间 此处的空间是人体与服装之间因呼吸、运动产生的基本空间,也是因服装结构和设计需要刻意形成的造型空间,也是因材料的性能决定了与人体形成的空间,如材料的弹性空间,纱织方向产生的悬垂空间。
结构 服装结构是从造型艺术角度去研究与探讨人体结构与服装款式关系。此处是从“工艺与创作”,通过立体裁剪进行服装空间造型创作方法与人体结构的研究。
方法 立体裁剪的方法是在材料的基础上,运用造型法则来建构与人体之间的空间和结构关系。此处的方法不止于现代服装造型的系统性方法,它也是在创意过程中,运用材料完成操作的过程中诱发的新思路,从而建构的新规律。
课程历史沿革
该课程是服装艺术设计专业长期开设的专业课程,它是学生从设计向作品转化的最重要的实践课程之一。前身课程为“服装结构与工艺”,“立体裁剪”,其教学模式多以平面制版为主,裁剪的部分教学主要停留在原型裁剪和部位立裁的层面。随着时代发展,服装的廓形以及工艺更新日新月异,原有的课程模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于2013年开设了立体裁剪的创意阶段,几经发展确立为现在的课程署名。六年来,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课程内容也在不断的调整和更新中,例如成衣创作部分,每年会拟定主题的方式展开,必须与时下的审美,最流行的结构造型为前提创作,以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
思想脉络
“空间与结构关系的研究”是在培养在实践中通过披挂、折叠、分割、穿插等造型手段,体验面料的属性,使创作者对材料有更丰富的认识;同时培养具有探索精神和扎实的造型能力,兼具在实操中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在事物联系中探索新的规律,研究更便利的变化方法,做到将创意与技术真正意义的融汇贯通。
教学方法
(1)建立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思维的互动
感知二维造型的意义,同时依据面料形态及面料元素建立平面造型的方法。从而实现基础板型与几何形的互变异构,平面向半立体最终向立体化的转变。
(2)三维空间造型的拓展
理解三维,通过大空间与小空间的关系建立服装的时空轴,灵活运用体系里形成的规律,实现纬度的拓展和空间的衍生。
(3)案例导入、因材施教
采用往届优秀作品案例,国际大牌视频案例,欧洲学习交流时拍摄的作品案例,企业参观时拍摄的案例分类展开某一阶段的课程先导,结合实操案例进行课程演示,过程中强调从规律出发,引导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发挥创造力,整合自己的学习规律,活学活用。
课程影响与预期效果
便于学生能够了解服装材料与人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制作出能够还原设计师想法并且有一定审美性的服装版型,理解廓型塑造的基本要领,训练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培养能将创意思维和实际操作较好结合的服装设计师作准备。
课程特色
(1)传授规律,进而创造规律
立体裁剪的直观性可迅速掌握服装结构的基本规律,在当今的教学体系里,立体裁剪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课程,创意与技术是相生相惜的存在,只是传授技术远无法满足瞬息万变的需求,传授规律使其领悟规律,进而创造规律才是将思想与技能完美结合的有效之路。让学生在规律中寻求创变的能力。然而直观并不代表随意,貌似随意也是对规律的条件反射。要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举一反三,独立的款式是远满足不了变化的,倒不如传授规律使其领悟规律,进而创造规律。
(2)创建立体裁剪的设计观念,设计思维的实现
可通过直接造型或间接造型的方法进行切入,又或者灵感元素的提炼,例如审美法则,元素的几何式拓展等。
(3)转型升级为资源共享课
2016年《服装立体裁剪》课程获得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后一步会加强共享资源的优化,数据库的建立,细分案例。
作业展示
编辑排版|陈佳宇
参与IFA
与小编互动
点击下方 留言给我们?
IFA 平台期待您的 投稿和建议
艺术介入生活,艺术改变生活!
湖北省高校十佳移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