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LOFT | 话题聚焦】老佛爷、鹿岛茂与吴卡密的藏书乐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世上知音难觅?然而,人就是书最大的知音,书则是人最明亮的镜子。人邂逅书,书和人,书和书的际会,是古典文明长河奔飞,人和书,灵性与灵性间不停流转的共同宿命,以及一种难以言说的对话机制。


本文约2500字,节选自《@LOFT》杂志总第31期「话题聚焦」《与书共生:老佛爷、鹿岛茂与吴卡密的藏书乐》(含图注约4500字),完整文章请查阅实体杂志P46-51。


欢迎关注「话题聚焦」专题其他文章的摘录发布......



老佛爷:书是永远不会腻的东西

Books are a hard-bound drug with no danger of an overdose. I am the happy victim of books.

— Karl Lagerfeld



媒体尊称为「老佛爷」的知名时尚设计师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1933-2019),德高望重,才华洋溢,担任Chanel与Fendi设计师与创意总监。怎料今年二月中旬,溘然病逝,享寿86岁,顿时,时尚界失去一位引领风骚数十年又独树一帜的重要领头羊。

撇开说「两亿美元的惊人遗产」、「一个时代的终结」等陈词滥调,老佛爷众多可挖掘的趣味、创意源泉中最受关注的是多年收藏的30万册藏书。

精通英、法、德、意多国语言的Lagerfeld,其藏书包罗万象,theselby.com刊出了At His Atelier in Paris组图介绍他位于巴黎的私人图书馆。

今年3月,与老佛爷合作多年的德国出版社Steidl发布了一个名为《与卡尔?拉格斐做书的26年》(26 Years of Making Books with Karl Lagerfeld)的视频来作别。斯泰德( Gerhard Steidl)本人出镜,以克制的声调特别介绍了一些Steidl / Lagerfeld自1990年代起出版的特殊和稀有书籍。

1994年Lagerfeld在Steidl 出版了第一本摄影书《Off the Record》,这是两者合作做书的开始,封面是Claudia Schiffer的标志性照片。短片《与卡尔·拉格斐做书的26年》截屏,来源:steidl.de 



他总是激励我们尽我所能,他对我们书籍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为此我们感激不尽,我们将继续本着这种精神制作书籍。告别卡尔!

——Gerhard Steidl



Steidl 出版了Lagerfeld的大部分书籍,包括《Casa Malaparte》(1998),《A Portrait of Dorian Gray》(2004),《Room Service》(2006)和《The Beauty of Violence》(2010)等,详见Steidl 官网Lagerfeld专页 。

以建筑师安藤忠雄的话作为照片色调的灵感,Lagerfeld拍摄了安藤设计的Vitra House,并出版摄影书《Tadao Ando - Vitra House》(1998)。来源:steidl.de 

Lagerfeld借用书的香味来创作真正独特的香水Paper Passion,将设计与书两种“Passion”融合其中。来源:the-sphere.com

媒体致敬这位「曾经拥有300部iPod的真心乐迷」,《老佛爷 Karl Lagerfeld 逝世|从乐迷角度了解关于他的音乐二三事》,撰文:黄靖诒,2019-02-20,hk01.com 


「要相信古书比孩子重要!」因为一旦错过,即便再有钱也追不回独一无二的珍贵文本。

——鹿岛茂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孕育了不少优秀的文化研究学者,最杰出者当属鹿岛茂,享有「迷恋巴黎的日本文坛奇才」美名。这位重量级的法国研究专家,出生在横滨,东京大学研究所人文科学研究科博士,曾任教日本明治大学,专攻19世纪法国的社会与文化,著作丰实,在学术界及文学界极受肯定。

鹿岛茂在《稀书探访》节目中介绍他收藏的各个版本的《悲惨世界》绘本,他身后的书架是他所藏古书的冰山一角。官网刊载视频截屏。

从不以「书痴」自居的鹿岛茂,更不承认是「爱书狂」( Biblioghilia),却是「病入膏肓」的藏书家,他在《上等舶来学》中描述自己的病症:「只要有描述巴黎的书籍,不论内容是什么,不看过一遍我就会不安,当中只要描述着我所不知道的巴黎,就会让我嫉妒得快要发狂。」他投入古书收藏超过三十五年,同时收藏巴黎古地图等西方版画,其中法国绘本(Picture Book)收藏也有三十个年头。2018年3月到6月,他在东京都庭园美术馆首次公开珍藏的绘本精髓,三百部经典绘本让观众耳目一新,探究呈现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法国绘本的黄金时代。

「鹿岛茂藏品:法国绘本的世界」海报,2018年3月21日到6月12日?东京都庭园美术馆

鹿岛茂藏绘本展现场,?东京都庭园美术馆

由川添英昭设计的《鹿岛茂收藏的法国绘本》,封面以Boutet de Monvel 绘的《我们的孩子们》中的插画为灵感,青幻舎出版,2017年9月? Kawazoe Design

鹿岛茂在吐露藏书苦乐的《古书比孩子重要》一书中认为收藏缺乏客观性,相当主观地表现出个人兴趣。他的展览「鹿岛茂藏品:法国绘本的世界」中,充分展现了主人的个性,也是最直接表现「我」的行为,甚至可诠释成为一种「创造行为」,应该称为某种「思想」才对。

 4月16日,巴黎圣母院大火,巴黎控鹿島茂在Twitter上说,这如同噩梦……中世纪智慧的结晶、雨果所说的「石头之书」消失了。  来源:Twitter截屏

鹿岛茂引用的图片截取自铜版画家Edouard Willmann绘制的巴黎鸟瞰图,1860年。来源:wikimedia

Boutet de Monvel绘,《我们的孩子们》(Our Children),1887年? NOEMA Inc. Japan

 Gaston Sello作序,André Hellé著、绘的《80页环游世界》(80 Pages Around the World),1927年? NOEMA Inc. Japan

P.-J. Stahl著,Lorenz Fullrick绘《双子》(Twins) ,出版年份不详(1883年初版) ? NOEMA Inc. Japan

儒勒·凡尔纳著、édouard Riou、Alphonse de Neuville绘图的《海底两万里》,1910年(1869年初版)? NOEMA Inc. Japan

 Benjamin Rabier 著、绘《Azor et Mistigris》,出版年份不详(1911年初版)? NOEMA Inc. Japan

 Arnaud Berquin 著《儿童与青年之友》( Children and Youth Friends)(新版),1831年? NOEMA Inc. Japan



有癖好的收藏者总不自觉放大自己的喜好和崇敬,将盲目、非理性的表现合理化。但如何真正深入收藏目标,成为个人独一无二的象征、品味,则是进一步成为收藏家的关键。

——吴卡密《爱书狂的品味人生》





有着同样的喜好与学习背景,由吴卡密来为嗜书如命的鹿岛茂的中译本撰写导读《爱书狂的品味人生》最适合不过了。《古书比孩子重要》,鹿岛茂/著,严可婷/译,2015年6月,麦田出版

吴康辉与吴卡密这对父女,是台北最享盛名古书店──旧香居的主人,隐在繁华街市,是两岸四地爱古书的藏书者必访的场域,无与伦比书香,绝对是台北城最清新美丽的所在之一。

儿时学画也学芭蕾的吴卡密,留学巴黎约六年,无法一言以蔽之形容的艺术之都──巴黎,启蒙了吴卡密生命潜藏的浓烈自由度,特别喜欢接受∕迎接不同挑战。

 吴康辉与吴卡密父女是台北古书界的典范。作者摄

旧香居逐年推出的不同专题展,展现他们策划与关怀的层面,「三十年代新文学风华:中国新文学珍本展」( 2007)、「五四光影:近代文学期刊展」( 2009)、「张大千画册暨文献展」( 2010)、「八位书籍家的装祯时代:五〇年代绝版书籍设计展」( 2010)、「末运百年?台湾书写」名人信札手稿展(2011)、「本事、青春:台湾旧书风景」( 2013)等。

旧香居是两岸四地的重要古书店。作者摄

「Old is New」是吴卡密推广古书的态度,努力经营旧香居二十余载,推陈出新的手法,已深获爱书人∕藏书家的好评,「书不是用‘眼’来读的,而是用‘心’来摸的」是吴卡密的信念。

「藏书家的另一个别名,恐怕是悲哀的永恒革命者,陷入不断开创的命运。」这样说来,所有的藏书家∕书人戮力走在这条漫漫长路上。


撰文 | 黄茜芳

艺术文化生态评论家/作家/独立策展人




?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城区内部分区域

华侨城集团公司本部一楼前台、华侨城汉唐大厦大堂前台、华侨城创意园E5栋一楼(星巴克咖啡馆北门)展架、华侨城创意园E6栋宣传走廊展架、华侨城创意园F1栋通道(高文安面馆对面)展架、华侨城大酒店大堂、威尼斯酒店大堂、欢乐海岸蓝楹湾酒店、欢乐海岸蓝汐酒店、何香凝美术馆前台、华美术馆前台。

?官方微信号免费赠阅

step1:关注华侨城创意园官方微信

step2:转发本条微信于朋友圈并截图

step3:留言发送你认为园区最美的一景照片或对于我们杂志的建议,与朋友圈截图一起发送到微信后台

仅需3步,就将有机会获赠本期杂志!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喔~

记得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姓名+年龄+职业+联系方式+详细邮寄地址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