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在喜马拉雅FM上隆重推出对谈节目——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客厅。每周一期,揭开“高冷”艺术圈的面纱,对谈文化艺术精彩人士。带领大家了解文化艺术人士对当下的感知对外界的反应。从文化艺术的视角刷新对世界的认识。版权归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所有,未经授权请勿刊载
/本期嘉宾/
张琳,为上海玻璃博物馆理事长兼执行总裁。出生于1965年,中国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硅酸盐专业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后又公派留学赴日本进修玻璃工艺。1996年,于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深造学习国际金融专业。2011年担任上海玻璃博物馆的理事长兼执行总裁,提出“分享玻璃无限可能”的建馆理念。2014年被选举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会成员。
收听节目请点击
阅读原文或扫码
SHM 玻璃博物馆在全世界有多少个,你们有小圈子吗?
张 有,全世界大概有20多个玻璃博物馆,但是我跟他们都不一样,他们相对比较传统。玻璃作为一种材料,大家对它的认识相对比较工艺化和产品化,传统的博物馆可能以展示玻璃器皿为主,而我们展示一种博物馆式的生活方式。
清中期古月轩款料胎画珐琅青梅竹马鼻烟壶
我们在展示产品外,更多的是背后的内容,玻璃博物馆起源于约60年前美国兴起的一项玻璃工作室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是戴尔·奇胡利(Dale Chihuly),因为玻璃其实是一种很迷人的材料,这些人独立了这样一个跟艺术有关的玻璃圈子。慢慢地,全世界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拥有了自己的玻璃博物馆。
戴尔·奇胡利作品
SHM 玻璃博物馆就是以玻璃为核心往外延伸的形式?
张 其实我跟玻璃有缘分,我大学毕业就分到了玻璃工厂。最初十年的工作经验就在玻璃的制造业中,那个时候上海有非常多玻璃工厂,但后来这些工厂因为产业转移在上海没落了。因此这些工厂的人在考虑让玻璃留下来的种种方式后,有了和艺术的嫁接。当时正好改革开放,文化艺术上也受到许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我认为博物馆更有生命力,更符合上海这种城市,现在的上海处于后工业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精神层面的享受。所以十年前我慢慢就开始了这个博物馆。
“Corning Museum of Glass”康宁玻璃博物馆外观
SHM 你做博物馆的理念是什么?
张 我认为人类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分享的。当时在玻璃制造业做进出口以后对玻璃情有独钟,也收藏了很多好的玻璃制品。那个年代对博物馆的理解比较粗浅,感觉自己回来也可以去做一个博物馆,这是一个起因。
世界很多的博物馆,它可能只研究过去的事情,慢慢地就变成了一个封闭孤立的结构,那必然让现在的市民感到疏远陌生,就不愿意去了。大家可能喜欢当代艺术馆,因为在面向未来的时候,也一定会去思考自己是谁,自己和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我认为玻璃博物馆平衡了这两方面。
直岛的草间弥生作品
SHM 玻璃也和工艺设计相关,玻璃博物馆和当代艺术有过项目合作吗?
张 在2013年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设计展叫“Keep it Glassy”。邀请了欧洲二十几个国家,五十几位设计师,展出了超过200件玻璃的设计品,非常受欢迎。过去我们只做艺术品,没有涉及设计领域,我认为应该扩大领域。2015年我们又做了第二季的“Keep it Glassy”展览,邀请了35位设计界很有名的设计师,包括像安藤忠雄以及欧洲的一些设计大师。展览结束了以后,我们做了一个“设计新馆”,把它作为一种永久性的收藏。之后我们又跨界到当代艺术,邀请当代艺术家用玻璃这种材料做当代艺术品的项目——“退货”,这些项目能让你真正地体会到玻璃这种材料的无限可能。我们在传达一种理念:当今这个社会,人需要突破和跨界。
“Keep it Glassy”国际玻璃创意设计展现场图片
SHM 制造玻璃的时候会有污染,现在还是很严重吗?
张 得到了改善但也没法解决,总会有污染。但是玻璃这种材料是环保的,可以回收重复使用,人类应该有垃圾分类的意识。
Louis Comfort Tiffany公司生产的玻璃拼接灯罩
SHM 做博物馆的挑战性在哪?很多人都觉得美术馆就是一个贴钱的东西,你要把它做的盈利持平,然后还要做到丰富性,真的非常不容易。
张 目前对民营美术馆的政策还是几乎没有,这正好激励我去把它做好。相对于国内传统博物馆,我们把博物馆做成了一个生活方式,所以我们的收入是多元的。国内美术馆其实有很多事情是需要去做去思考的,但如果你做到了内容丰富,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观众、更大的影响力,是个良性的循环。
上海玻璃博物馆外观
SHM 上海那么多民营美术馆,但好像少有联动性?
张 其实我也跟其他美术馆在一起呼吁这件事,因为我认为联动性其实是很重要的,这叫抱团取暖。但是现在大家可能因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就存在一种比较难去抱团的情况。(完整内容请收听FM)
收听节目请点击
阅读原文或扫码
本期内容索引
00:04:50 产业转移诞生美国玻璃工作室运动
00:06:27 人类有很多东西需要分享
00:09:40 博物馆是总结过去,美术馆是面向未来
00:17:00 古埃及人发现玻璃
00:21:23 中国制造玻璃量占全世界70%
00:27:20 用艺术激活一个区域
00:28:50 努力做到私营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00:35:05 目前民营美术馆比较难抱团
00:39:15 春节间的上海老外集聚玻璃博物馆
采访、音频|邵沁韵
图文整理|邵沁韵、王亦杨、温雯琪
图文编辑|宋兆云、Asoka
当前展览 what's on
往期精选 previously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