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是生命之源
自古以来,水便和人类文明息息相关
被誉为“黄金水道”的中国第一大江
——长江
千百年来哺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对于长江,作为华夏之子的我们
总有许多深刻而又复杂的情感;
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来说
长江
也是一条独特并极具启发性的江河

在O'Kids 2019国际儿童艺术节上展出的
以长江为创作灵感和材料的作品
「罐江水」
便出自新加坡艺术家王若冰之手
王若冰是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艺术家、研究生导师和自由策展人。在她的艺术创作中,经常使用日常物品作为创作材料,并运用多领域交叉的创作手段(包括雕塑、绘画、装置、声音、现场等等),对知识获取过程的方式进行思考。
王若冰
2010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艺术与哲学博士,现任教于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纯美术系。
2010-2013年曾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担任策展人。
研究的课题侧重于对东南亚及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间性和身份认同的研究,研究论文曾经发表在《中国当代艺术杂志》(JCCA)、《艺术:当代中国艺术》、《南洋艺术》等诸多学术刊物。
作为自由策展人策划的代表展览包括潮汐有林 - 本地海洋生态艺术和科学探索,兀蘭—吾家,(,)有感:淡滨尼等。
参加过的重展览包括斯洛文尼亚的“第17届当代艺术节”(2016),伦敦切尔西艺术学院主办的“转动:市场经济”(2015),“EV+A” 爱尔兰双年展(2010)等等。
王若冰对自然生态环境特别关注
曾多次为此课题策划展览/创作作品
● 展览《动物物语》ANIMAL TALK 策展人王若冰
● 王若冰摄影作品《四大雅戏——亚历山大鸟雀中心》 (2011)
“那天我在亚历山大鸟雀中心(邻里鸟店),看到一对父女,女儿大概两三岁,爸爸牵着女儿的手,十分有耐心的观察着一个一个的鸟笼,虽然他们什么也没买,不过从他们的表情看得出,他们兴趣盎然,很显然,鸟儿们是小女孩的活教材,只不过,失去飞翔空间和自由的鸟儿们在小女孩好奇且天真的注视下,那种不舒适感进一步强化了。”(王若冰Wang RuoBing)
●「罐江水」前身,「轻擦地平线」(2016)
「轻擦地平线」关注的是海洋塑料漂浮的环境问题
王若冰居住的新加坡是个极度缺乏水资源的国家,往往不得不向邻国购买水源,因此也造成了许多政治和经济的纠纷。这次来到重庆,若冰希望能在创作的与“水”相关的作品中融入本地特色(长江),于是便有了「罐江水」。
「罐江水」
灌江水
作品“罐江水”是一件动感装置作品,通过运用原始的旋转动力,呈现长江水流转不息的波浪。作品搜集了百多个一次性使用过的塑料瓶,每个瓶子里都装有长江水。
因为任何地表或地下水体的质量都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的结果,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和农业活动增加、气候变化带来水文循环重大改变的威胁增加,水质已经是一个全球非常关注的问题。而塑料污染物是近年来剧增最严重的污染物之一。
通过把长江水“罐”装在再循环的塑料瓶里,再用动力的方式让江水流转起来,作品“罐江水”希望提高共同保护水资源,呵护水资源的意识。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这句话贴切地表达了水至善至柔,滋养万物的深远意义。水不但无所不在,浩大无边,且流转不息。重庆原·美术馆坐落于长江边,有着近水楼台的地理位置,启发我从水的角度思考人类文明与水的关系。”
——王若冰
针对儿童艺术节探讨的主题和作品创作
策展人倪昆对艺术家王若冰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文字部分)
▼
问:在你看来,儿童观看世界的方式是什么样的?
王若冰:我觉得儿童跟成人的观看方式一定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社会经验比较少,所以他们带着非常单纯、非常淳朴的心态,往往是从自己个人的心态去观看世界。非常的美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问:你会从儿童身上受启发吗?
王若冰:其实当我有了孩子以后,我的作品多多少少都受到他们的影响,也受到他们时间的限制,因为我需要花很多时间照顾他们。也因为他们,让我看这个世界的方式不一样了。
问:和我们谈谈你的作品《罐江水》吧?
王若冰:《罐江水》这件作品也是因为原·美术馆启发了我。原·美术馆就在长江的旁边,我就觉得我应该用江水来做点什么。对于环保环境的问题一直是我很关注的问题,我就想到其实我可以寻找一些再循环的塑胶罐子,然后把江水倒在里面。一共100多个罐子装满了江水,然后会做一个符合水波浪的动感型作品。当然,我收集的江水是没有过滤的江水,当水波在动的时候,我的作品在动的时候,你会看到江水中的一些污渍,希望通过这样子让大家看到,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重庆,也被称为“江城”。
长江为山城子民们提供了生活水源、水运道线,和各种城市便利。
可以说,没有长江,便没有今天的重庆。
如今「罐江水」中装载的长江之水已经开始趋于浑浊。
而作为被江水哺育的新一代地球子民,
当看到以艺术品出现在美术馆内的浑浊的长江......
我们是否该真正行动起来
保护我们的长江
保护我们的“母亲”?
O'Kids 展期内
「罐江水」塑性波浪起伏将于每小时半点时启动
每次运动维持3分钟
(如10:30~10:33)
O'Kids 2019国际儿童艺术节
本届 O'Kids 国际儿童艺术节,七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充满了“童真童趣”的艺术家, 围绕着“想象”“构造”“童年”等命题展开讨论;对于“儿童与教育”,一大批优质机构与项目获邀,通过宣讲和陈列的方式展示创新儿童教育案例。O’ kids 以艺术性、创造性、互动性、教育性为主导,结合展览、表演、体验、讲座四大板块,探讨关于儿童艺术学习和体验的更多可能性,为全国对艺术世界抱有好奇心的小朋友和亲子家庭创造更无限的艺术空间。
购票方式
O’Kids 2019国际儿童艺术节
展览票价:20元
(含一位成人和一名儿童同时观展资格,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购票页面)
主题展:共奏,你的声音
儿童艺术文献展:“童”奏,你的声音
特展:我和我的纪念——文淑芳婆婆的纸上重庆
O'Kids国际教育圆桌会议
O'Kids动画特映:影像中的童年
O’Kids21天城市工作坊
参展艺术家Participating Artists:
牛嶋均 Ushijima Hitoshi (日本) / 仰木香苗 KanaeOhgi (日本) / 王若冰 Ruobing Wang (新加坡) / 陈赛华灌 Chen Sai Hua Kuan (新加坡) / 熊文韵 (中国) / 李继开 (中国) / 李红宏 (中国)/文淑芳(中国)
参展机构Participating Agencies:
上桥南开小学、树人小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17级建筑学专业、自然生长艺术机构、先生书院、渴望宣言、顽乐堂艺术部落、优泥美式幼教、艺袭艺术馆、创梦谷创造性儿童艺术教育、一幅因素、鹿溪现代折纸工作室、云朵实验室
4 大板块
3 场同期展览
7 位国际艺术家
14 个创新教育案例
21 天不间断儿童艺术工作坊
这个夏天,FUN 肆玩!
2019.6.15 - 2019.7.28
原·美术馆
重庆·南滨路·东原1891
关于原·美术馆
原·美术馆由东原地产集团于2016年创办,位于重庆市南滨路东原1891商业建筑群落中的滨江球体建筑,因其独特的造型,又被誉为“重庆眼”,是立于“长江岸,观世界”的先锋艺术场所。美术馆面积近2000平方米,并带有临江无敌观景的高空露台,是集个性化景观建筑、艺术专业场馆、艺术收藏品鉴、公共艺术教育、时尚潮流策动发布以及高端消费社群互动的跨界空间,可支持架上、雕塑、装置、多媒体等多种艺术、戏剧、舞蹈及音乐形式的呈现。
原·美术馆以“直抵人心,引领城市的艺术与美学教堂”为自身定位,并践行“做每一个人的美术馆”为宗旨,通过策划举办兼具学术性、先锋性、潮流性和话题性的艺术展览、文化公教及跨界时尚潮流活动,成为连接大众、提升大众审美与“艺商”的策源地。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10:00am - 21:00pm
(每周一闭馆)
地址
重庆市南滨路东原1891中段
联系方式
电话:+86-23-86119778
邮箱:museum@dongyin.com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