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在未来是否会有意识?
我们的身体是否有一天会被机器替代?
人工创造物是否也有生命?
声音是否有味道?
……
这些通过艺术将如何表达?
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 邱宇
对以上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艺术探索
邱宇
他的创作,常通过声音、影像、装置、表演等混合媒介结合新的科技手段探索科技媒介所蕴含的内在逻辑的语言关系和混合媒介影响下的身体感知。
1986年生于河北,现居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目前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博士在读,从事新媒体艺术创作与研究。个人主页:qiuyu-art.com
《机械控制的眼睛看到镜子中被控制的眼睛在看他···》
该作品源于艺术家邱宇对机器智能自我意识形成的有趣瞬间臆想,就像孩子第一次在镜子中看到自己时的惊讶状态。在当代生活中,人的行为与机器、人工智能等密不可分,科技逐渐变成我们身体一部分,成为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要重新审视身体,感知,人与机器之间的微妙关系。而在作品中机械控制的眼睛在镜子中看到自己,在互相凝视中重新产生对自我和生命的认知。
这个作品的名字:《机械控制的眼睛看到镜子中被控制的眼睛在看他···》,读起来似乎可以无限的循环下去。这个看起来很复杂的语句,使主动与被动,看与被看,认知与被认知之间的关系无限往复,就像一句可以不断延展下去的咒语。其中的不确定性,恰恰应对了这个作品中机器与人之间的复杂关联,是人影响了机器智能还是机器影响了人的感知?或者他们本身就是一体。
点击下方海报,了解展览详情
《回响》
两个机械手臂分别控制着喇叭和麦克风,他们的距离变化产生了音响上的回馈效果,当一个机械手臂试图靠近另一个的时候产生尖叫的声音,不同距离又产生不同的频率变化,两个机械手臂的相互运动就像是一个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赋予了机械臂一种人类情感,它们尝试着接触,但在接近时产生的刺耳声音使他们马上分开。
《增生计划 》
在城市中,人们自行搭建的建筑物在不断地缓慢变化着,这些生活景观像城市的增生物一样,伴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而不断生长,其中有着复杂社会关系和物质关联,具有强烈的生物特征,并形成一种人工干预下的自然生命体。
艺术家邱宇试图以增生为视角对自然,城市和生物的多重系统进行研究对比,并收集和整理生活中的现成品和遗弃物,借用日常化的方式搭建一个具有生命臆想的人工造物。
《增生计划》作品视频
神经·源
《神经·源》这个作品是《增生计划》之后的一个延续。
除了“机器意识”、“机器对话”、“神经源以外”,邱宇之前还探讨关于声音是否有味道的作品:《声之味》
声之味
……
看完艺术家邱宇的作品
未来
你将如何用身体感知
那蕴含在科技媒介下的内在逻辑?
近期文章推荐
设计:Layla
编辑: 东 申
合作/投稿/转载请添加微信号:artmana
未 经 允 许 请 勿 转 载 到 其 他 公 众 号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最新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官 方 网 站 /www.manamana.net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