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6日, “贞石风华——洛阳唐代墓志拓片巡展”武汉站在湖北美术馆拉开序幕。本次展览甄选了河洛地区200余件墓志拓片书法精品,为书画金石界奉上了一场艺术盛宴。
在展览同时,湖北美术馆公教部特别通过一系列公共教育活动让大家在观展之余全方位感受大唐的艺术风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精彩的瞬间吧!
本次展览涉及知识面广、历史意义重大、涵盖信息量巨多,为让湖北美术馆的文化志愿者们在展览期间更好地向观众诠释作品内涵、引导审美欣赏,展览前期,湖北美术馆特别邀请到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毛阳光老师为志愿者们进行了培训。

毛老师首先向大家解释了墓志铭的重要性,因为中国人誓死如生,所以墓志铭是一个人去世后非常重要的身份标志物,一般都是当时的名人撰文、书丹。

第一展区,毛老师针对具体作品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名人墓志具有无比丰富的文化信息,除记录个人生平和家世外,内容大多涉及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且较为真实可信,有证史、补史、纠史之功效,文献价值无以替代。

在毛老师的讲解过程中,每一位在场者都认真聆听,特别是志愿者们,在眼观耳听的同时还不忘及时做好笔记。
下午的“听涛讲坛”中,毛阳光老师以“走进唐人的书法世界——洛阳唐代墓志拓本精品巡礼”为主题,为观众们进行了更深入的讲解。

首先,毛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墓志铭在古代的用途及其历史源流,包括其形状及纹饰的特殊意义。

由于洛阳在隋唐时期的特殊地位,特别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存在,使这里成为了其武周时期的政治舞台,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展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毛老师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了本次展览“历史名人书法展区”中许多名人墓志背后的故事,以及“楷行篆隶书法风格展区”中不同字体的风格特点。

即使毛老师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已为大家提供了涉及知识面极广、内容极其深入的讲解,大家仍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最后20分钟的时间里,在主持人的引导下,现场观众针对自己的疑问或兴趣之处提出了问题,毛老师也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为了让每一位来此参观的观众都能在观展之余亲自动手体验其中涉及到的书法、石刻、拓印等艺术形式,我们特别策划推出了“梦回大唐——书、刻、拓艺术全体验”系列活动。
书法体验

书法本身就是中国传承的一门独有的艺术,再加上盛唐的文化浸润,多种因素汇聚在一起,使我们得以通过展览看到中国文人书法最恢弘的篇章。因此,让观众在欣赏这些作品后亲自体验书法的魅力,显得尤为必要。

石刻演示/体验

▲青年篆刻家魏晓伟为现场观众演示石刻
石刻艺术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汉唐盛世。 而融入书法艺术的文字石刻更是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

在我们特别为观众准备的三块大青田石上,大家耐心地体验着将文字或图案以“刻”的形式展现出来——自右而左、冲刀切刀、有力有道……虽然他们并非专业出身,但通过现场志愿者的指导以及自己的努力尝试,各式各样的文字开始在石面上显现出来。

拓印演示/体验
拓印作为一项古老的技艺,与书法相得益彰,是保存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手段。

7月6日至10日,从洛阳远道而来的拓印非遗传承人李凯老师首先在拓印体验区内为观众进行了为期5天的唐代墓志文物拓印演示,不少观众闻讯专程前来观摩。

而后的一周,更多的观众也参与到了体验中来。


展览期间观众留言
书法、石刻、拓印,这几项与墓志相关的艺术看似简单,但当大家来到现场攒足气力、欲施拳脚想要作出佳品时,才发现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这时再回过头来看看展览中的艺术作品,更不禁感叹古代这些书法家、刻工等技艺的精湛,同时也顿悟这些作品的欣赏方式。

时值盛夏的三伏,暑热正盛,而观众参观"巡展"的热情也在上升。志愿者的导览服务不啻清新凉润的甘泉,为观众奉上了知识的享受。一位位志愿者就是一张张名片;一遍遍导览,就是一道道风景……

观众从志愿者专业而温馨的导览中,不仅学到了知识,体会了美善,也从中感受到了志愿者的风采和魅力。

目前,该巡展武汉站已进入最后两天倒计时,虽然相关现场体验活动已落下帷幕,但除了欣赏精美绝伦的墓志拓片作品,您仍可以来到现场,通过湖北美术馆文化志愿者的专业讲解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书法艺术的鉴赏方式。
本条编辑:湖北美术馆 公教部(027-86796027)
湖北美术馆免费参观须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路三官殿1号
Address:1 Sanguandian,Donghu Road,Wuhan,Hubei
Tel:+86-27-86796062 +86-27-86796067
Http://www.hbmoa.com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