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打造文旅新IP 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隆重启幕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海南锦鸿集团董事长陈勇宣布开幕


8月3日上午,由懒坝美术馆和四川美院联合主办的首届“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于武隆懒坝正式开幕,将一直持续至11月3日,本次艺术季以“把艺术还给人民”为主题,特邀嘉宾导演徐峥、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出席开幕式,同时,郎朗还在开幕式上进行了精彩的钢琴演奏。


拍苔藓博物馆 摄影/廖大聪聪


当艺术与乡村相遇,并不是一个拯救与被拯救的关系,是艺术遇到了乡村,而乡村也遇见了艺术,在这一个相遇的瞬间他们就有了自己的故事,这个夏天让我们一起在武隆·懒坝,一起邂逅艺术与乡村的故事。


郎朗现场演奏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黄政教授、艺术家代表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学术委员会代表孙振华现场致辞,海南锦鸿集团董事长陈勇宣布艺术季开幕,开幕式现场为“村落共生计划”作品颁奖。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黄政教授致辞


艺术家代表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致辞


学术委员会代表孙振华现场致辞


“把艺术还给人民:首届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开幕式部分参展艺术家合影


据悉,艺术季耗时四年精心准备,首届艺术季以征集和邀请为主,分为三个版块:《我从山中来》、《大地的声音》、《村落共生计划》,有39个(组)艺术家,41个作品呈现在本次艺术季中,为艺术季打造出亲民性、参与性、在地性、唯一性、生长性与趣味性等特色。


浅井裕介 《大地从天而降》


艺术家浅井裕介一直使用泥土作为绘画颜料,这一次,他从武隆繁茂的苍山大地中,采集到19种颜色的泥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艺术创作,将苔藓博物馆十五米高的穹顶空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以及武隆壮观的大自然关联在一起,迸发出新的可能性。由此诞生的壁画是有生命力的,随着时间推移,将衍生出更加丰富的世界,并不断向来访的人们讲述充满想象力的有趣故事。


本次艺术季以武隆当地独特的风貌为基底,用山里的泥土、泥土里的蔬菜、蔬菜周围的竹子、竹子前的老屋、老屋里的村民、村民丢弃的废旧木材,以及山雾、晚霞、季风、大地、山峦等作为艺术的载体和现场,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创作出具有专业高度的作品,告诉人们——我从山中来。在“我从山中来”这一板块中,展出日本的浅井裕介和松本秋則,丹麦的托马斯·丹博,法国的吉尔斯?斯图萨特和波尔坦斯基,以及来自英国的卢克·杰拉姆六位来自不同国际的艺术家作品,包括心跳博物馆、漂浮的岛屿、大地从天而降、竹音剧院、爱的小径、月球博物馆等经典作品,部分将被永久收藏并常年展出。




托马斯·丹博《爱的小径》

来自安徒生故乡的艺术家托马斯,主张人们回到童年,去做一个顽皮的孩子,回到森林里,感受自然的魅力。为此他用武隆的废旧木材制作了两个巨人,并将巨人藏在了森林和岩石的隐蔽处。这两个巨人是一对恋人,他们不能见到彼此,需要通过人们的帮助才能传递相互的爱恋。人们需要到现场根据艺术家的线索找到恋爱的两个人,经历一番森林探险,才有可能发现这两个巨人的踪影,并帮助他们。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心跳博物馆》

继日本丰岛的《心跳博物馆》之后,波尔坦斯基带着中国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心跳博物馆,永久落户懒坝。这所心跳博物馆分为三个区域,“心跳纪录房间”、“心跳搜索房间”以及可以感受心跳的大型装置“心室”。人们进入之后,首先可以纪录自己的心跳,成为心跳博物馆的“馆藏”;然后到安静的心室里去感受不同的人的心跳声;最后可以到搜索区去搜索自己或别人的心跳。在观众看来浪漫的作品,却有一个沉重的初衷。

生于1944年的法籍犹太裔波尔坦斯基,二战的阴影笼罩在他的青少年时期,艺术成为其自愈的一种方式。从2005年开始,出于对自己即将走向死亡的恐惧,波尔坦斯基开始将跳动的心跳声作为创作媒介。始于一次偶然的尝试,艺术家录下自己的心跳声音。“每一个人的心跳声都是最为独特却又是最为虚弱的,随时与死亡一同终结”,受感于心跳声和个体生命之间强烈的象征性联结,温情的《心跳博物馆》相继在日本丰岛和中国武隆落地。

这些作品中,波尔坦斯基的心跳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心跳博物馆,用心跳纪念每一个生命。浅井裕介的大地从天而降是他在中国完成的第一个作品,十五米穹顶的泥土绘画带来无穷生命宇宙。松本秋則从他发明的300多种竹子乐器中精选了30种100多件竹子,在50年老房子里完成了竹音剧院。托马斯?丹博收集武隆废旧木材,完成了他在世界上第51、52、53同时也是中国第1、2、3个“废材巨人”,吉尔斯也是首次在中国进行艺术创作,并将食材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于此同时,艺术季为作品特别订制了建筑空间,并邀请到知名建筑师、灯光师、室内建筑师针对作品进行设计,保证了最极致的观展空间。


卢克·杰拉姆《月球博物馆》

英国艺术家卢克·杰拉姆将会为武隆懒坝大地艺术季带来直径达7米的小月球——《月球博物馆》。《月球博物馆》是真实月球以1比500,000的比例压缩过后的迷你版。有别于真实月球由太阳光反射,《月球博物馆》本体即是光源。人们还可以360度观察现实生活中并不会自转的月球。此外,结合现场由各大奖项得主 Dan Jones 所设计的音效,人们将会体验到如诗如画的声光效果与月亮感官意象。

艺术季执委会总负责李娟在介绍这个版块时讲到:“艺术并不是和人距离遥远的东西,我们希望向大众展开最有诚意的邀请,让最好的作品最好的展陈打动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让艺术家和村民、志愿者最单纯的情感流露在作品中,让人们觉得,原来艺术其实这么有意思,原来这就是艺术。”


高孝午《宠神-狗》雕塑、不锈钢着色  340×187×425cm


陈文令 《别开异境》雕塑、综合材料 386×250×330cm

田禾 《水》 雕塑、不锈钢 100×100×120cm×4

展望《浮石》雕塑、不锈钢 410×209×280cm

戴丹丹《矩阵之祷告室》装置、弹力带 铁网 铝合金 300×300×300cm

景育民 《树影》风动装置、不锈钢镀钛 700×900×1000cm

《大地的声音》则汇聚了国内一线艺术大咖,拥有包括向京、展望、傅中望、景育民、于凡、高孝午等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大地的声音》板块雕塑部分艺术总监卢征远谈到:这些作品成为大地上的灵魂,随着山中霭霭的多维感知在云雾山林中化为艺术之声,声声交织回响,这便是武隆的“音”。


庞茂琨 《存在的样式No.3》雕塑、玻璃 电线 电子芯片、104×139×57cm

向京《异境——白银时代》雕塑、玻璃钢着色 205×590×290cm

为了体现“把艺术还给人民”的主题,除了有针对性的邀请制之外,主办方面向全球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等艺术工作者和爱好者,进行了公开征集,尝试做一个真正有亲民性、参与性和生长性的大地艺术季,力图传达“以艺术的方式,追求平等、分享与互利”,戴月悦、邓丹、樊俊言、胡人戈、龙艳芳&易兰星、罗舒宁、刘伟、斯蒂文斯·沃恩 (Stevens Vaughn)(美)、宋陈、王苡沫、许毅博团队、尹代波、张晓影、张钊瀛14组艺术家的15个方案在懒坝落地生长。

许毅博团队(许毅博、郭长明、肖旬、刘音池)《内核》影像交互装置、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数字艺术伴随科技的不断涌现而快速更替,在2017年许毅博团队尝试在Mapping方式之上利用4K精度投射同时结合实时交互的方式来扩展传统增强现实的单一呈现标准,作品的核心内容围绕数字光球展开,在跨越实体与虚拟的维度中寻求一种视觉补偿。在谈到参展此次“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时,许毅博表示:“城市与乡村,工业与自然是两组看似对立的主题,而内在又处于相互平衡与转化的两极。我出生在沈阳这座工业城市,作品的审美品格由此而衍生。懒坝山水间的自然风貌形式上与我作品的彰显形式对立,这种对立反而成为以科技艺术为主线的创作之铺陈。当山水云雾间出现数字化工业化的影像装置元素,这种反差会更加使观众陷入思辨性碰撞并再次从新审视自然,同时也拓展了大地艺术的原始边界。”

 王苡沫 《金女的第三梦》实验动画4′21″

王苡沫的作品关注神话故事中的细腻情感和审美内涵,在《金女的第三梦》中,艺术家以长卷的形式演绎,契合了武隆懒坝“禅境”的寓意。场景营造成现实世界非常诡异的荒诞情节,反映了自然的繁衍与崩离现象,将分离分裂倾向的人与自然融合为一,并化解异质间的差异,由此来治愈和安慰我们现代人分裂僵化的内心,具有“林无静树,川无停流”自然意境的心理投射。 

张钊瀛 《懒坝的星期天下午》装置、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张钊瀛 《懒坝娃娃机》装置、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张钊瀛《懒坝的星期天下午》源于点彩画新印象主义代表画家乔治·修拉创作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画面内容与懒坝的安逸氛围不谋而合,这种“懒”文化是一种放松和脱俗的姿态,作品描写了人们在懒坝休息度假的情景:山间,树林间,人们在休憩、散步,垂钓,河面上隐约可见有人在划船,午后的阳光拉下人们长长的身影,正如一场美妙旅程的开始,人可以穿梭其中。

海南锦鸿集团董事长陈勇接受采访

“懒坝,是我希望和大家分享的一种生活方式,希望大家到这里,可以享受生活,回归自然。”海南锦鸿集团董事长陈勇在开幕式上表示,对于懒坝,他有三个关键词:生活、艺术、信仰。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主要场地在中国武隆·懒坝,每两年一届持续进行,以武隆懒坝为核心场地,逐渐覆盖周边村落至更为广阔的空间。艺术季将不断的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到武隆现场,依据武隆现场的文化,场域,以当地风貌为基底,用当地材料为素材,创作容易解读并具有专业高度的艺术作品,强调与当地的关联,更强调大众的参与和互动,连通国际,激活乡村。“文化和艺术绝不是一蹴而就,今后我们将把懒坝打造成亲民性、在地性、国际性的地方。”



懒坝国际禅境艺术度假区(懒坝LAB)位于重庆武隆仙女山南麓,规划控制范围17.6平方公里,是海南锦鸿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打造的国际艺术与禅修度假目的地。


度假区分为大地艺术区、佛文化体验区、康养度假区、山地运动区、户外探险区等功能组团,五大板块共同组成当代东方理想度假生活群,是一个融观光旅游、文化艺术、休闲度假、禅境康养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懒坝航拍 摄影/廖大聪聪


今后,懒坝国际禅境艺术度假区将以当代国际艺术、禅修康养文化、喀斯特地貌风光为游客营造独特的心、灵、身体验式度假旅程。此次懒坝度假区一期开放项目将国际艺术作品永久落户于懒坝度假区内,让国际艺术与传统文化在此生根发芽、碰撞交融。未来,懒坝度假区还将延伸户外探险、特色运动、景观农业、高山野营等旅游项目,深耕当代艺术、禅境康养产业链条,创建国际文旅项目品牌,共同助推懒坝成为都市人群避暑休闲、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 更多精彩阅读



强化古城内在文化特性   第二届平遥国际雕塑节隆重启幕 | 亚洲艺术


征集 | 新介质、新图式、新观念 ——首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展


一山:多维度艺术之路 | 亚洲艺术




关于亚洲艺术杂志
《Asia Art》由亞洲藝術基金會主辦,亞洲藝術文獻出版社聯合出版。它將以良好的媒體經驗,專業素養與人際關係加速當代藝術發展步伐,並引起藝術界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讓更多的藝術愛好者可以在第一時間瞭解亞洲藝術發展的新動向;強調優秀藝術家、策展人與評論家的發展潛力,實現學術研究與市場研究並行,重視媒體化與時效性,打造亞洲當代藝術的新的傳播平臺。

欢迎订阅,点击关注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