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2}}
- {{eventsData.expenses}}
- {{eventsData.limit_numbers}}
- {{eventsData.opening_ceremony_time}}
- {{eventsData.start_time}} ~ {{eventsData.end_time}}
- {{eventsData.city}}
- {{eventsData.address}}{{eventsData.address_remark}}
2012年,旅法艺术家黄永砅的《千手观音》有缘成为红砖美术馆首件馆藏,这件高达十八米的作品,将观音的1000只手臂嫁接在马塞尔·杜尚作品《瓶架》的意象之上,佛手或拿或托着各种法器、动物、植物、日用品、废弃物,可谓包罗万象,呈现出对当代世界多元、复杂文化语境的审视及思辨,记录着当代艺术的时空坐标。《千手观音》由此开启了一座当代美术馆关于艺术收藏的思考,并逐渐形塑了红砖美术馆“收藏即传承、共享即教育”的价值取向。
2014年5月23日,红砖美术馆以开馆展“太平广记”呈现10位当代艺术家,拉开帷幕;作为美术馆五周年对成长记忆的回望,红砖将于7月18日推出馆藏展“千手观音”,以期通过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丹·格雷厄姆、何子彦、黄孙权、黄永砅、加藤泉、安德里亚斯·穆埃、劳拉·普罗沃斯特、邱志杰、安德烈斯·塞拉诺、沈远、里克力·提拉瓦尼、吴山专&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温普林、肖鲁、邢丹文,这17位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一次回顾与展望。
此次馆藏展特设馆藏文献图书区、公众借阅体验区。红砖美术馆艺术文献中心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对艺术家、当代艺术史文献的研究、发掘、整理和传播,馆藏文献主要来自于个人、机构、画廊、艺术媒体捐赠,包括东八时区、余德耀美术馆、泰康空间、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Artforum》杂志、《典藏》杂志,艺术家方力钧、王广义、汪建伟等。
作为国际当代艺术的平台与桥梁,五年来,红砖美术馆始终关注当代艺术的历史与现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切面呈现多场大型展览,如冰岛-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道隐无名”展;观照亚洲文化、哲学、政治与社会现实的“仪礼·兆与易”展览;将享有国际盛誉的法国“杜尚奖”通过“高压 - 杜尚奖·法国当代艺术现场”,全面介绍给中国观众;第一次将中国古家具以“设计”之名与欧洲丹麦家具设计大师的作品对话,举办了“识别区:中国·丹麦家具设计”展;黄永砅“蛇杖 II”大型国际巡展等展览,从不同视角建构起红砖美术馆对当代艺术多维度的思考。
*以上内容由所属艺客发布或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站不承担相应版权归属责任,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申诉或删除
{{item.img_title}}
-
{{item.publisher_name}} 发布了 {{item.images.length}}张图{{item.update_time}}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