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2}}
- {{eventsData.expenses}}
- {{eventsData.limit_numbers}}
- {{eventsData.opening_ceremony_time}}
- {{eventsData.start_time}} ~ {{eventsData.end_time}}
- {{eventsData.city}}
- {{eventsData.address}}{{eventsData.address_remark}}
前 言
“盒”是黄智俊作品中的标志性符号。
“盒”是其感知世界的全部,又是其期望突破的束缚,“盒”成为其表现无形束缚与自我觉醒的未知边界的符码。
“盒”为“HE”?
“HE”为“盒”?
黄智俊笔下的“盒”大致有三个维度:
其一,“安全”的有用性;
黄智俊出生于成都,成长于福州,在这两个充满惬意、诗意、散漫、甚至可以自由懒散舒展的慢节奏生活区,他如鱼得水。此时他所感知的“盒子”无疑是舒适的、安全的。
是真的“安全”?
还是人的眼界限制了想象?
其二,“无用”的束缚性;
2024年在智俊的画作中陆续出现了不规则的束缚性盒子。也许是一种源自个体对现实的感觉边界触摸之后的局限性认知,也许是个体成长之后心理及生理认知膨胀之后的不适性反应。“盒子”是真实的,它同时也是一种虚构性指代,指代艺术家所感知到的那种真实性束缚。此时盒子的“束缚性”正是源自于其“无用性”。
是真的“无用”?
还是人的格局影响了判断?
其三,“自醒”的挣脱性;
本次展览的作品,尽管盒子仍然是主角,却多了几分理性与思考。“火红的高跟鞋”与“闲散的太湖石”,显示出其在物象符号表达、物象空间组织、漆语言挖掘等方面均有突破。
物象是人之存在的物证,也是人之存在的预言,我们不由自问,是时空消解了人的存在,还是人的逃逸遗弃了存在着的空间?如果说在时空中消解意味着人的麻木与躺平,那么人的主动逃逸则可视为人的抗争与自醒。“自醒”与“挣脱”看似顺理成章。
是真的“挣脱”?
还是阶段性思考后的留痕?
当代人是具有自我认知和判断,又与时代保持一定距离的自醒者和旁观者。
以透视之境旁观世界,观看他人以确保足够的时空得以警醒,确保个体独立之灵魂。
在独处中,格人、格物、格世界。
这就是“HE”之惊醒的意义。
马俊营
艺术学博士
上海市美协漆画艺委会委员
华东师大美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策展人—
马俊营
艺术学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委员
上海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漆艺专委会委员
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委员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长期关注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研究,尤其关注中国当代青年漆画家的创作与成长研究。
曾策划:
2021’中国青年艺术家海上邀请展、绽放2021——上海.前哨湾当代艺术展、"未名状态"—2021上海当代艺术邀请展,青春﹒再现:2023青年漆艺术家海上邀请展等展览。
—艺术家—
黄智俊
1999年生于四川,福建人
现生活工作于上海
现艺术心理在职硕士研究生(在读)
曾参与上海、福州、厦门、江西等地的艺术项目,作品被多家美术馆及艺术中心收藏。
策展项目 Curatorial Project
《佛跳墙一“失控的美术馆现场》——桂湖美术馆 (福建福州) 2023年.5月
《打开盒子的方式》——资本画廊 (中国上海) 2023年6月
个 展 Personal Exhibition
梦之域黄智俊个展 (上海米奥艺术中心) 2024年3月 中国上海 (策展人: 马俊营)
“盒”之惊梦一黄智俊个展 (上海米奥艺术中心) 2024年12月 中国上海 (策展人: 马俊营)
*以上内容由所属艺客发布或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站不承担相应版权归属责任,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申诉或删除
{{item.img_title}}
-
{{item.publisher_name}} 发布了 {{item.images.length}}张图{{item.update_time}}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