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木格堂摄影工坊」

是一个集合实践创作、编辑出版、展览呈现的全流程学习平台

目前开设有留学作品集、创作研修、展览呈现等工作坊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 木格堂工作室 2019



 招生对象 


有一定专业基础,有意向考取欧洲、北美、亚洲地区摄影相关专业的高中生和大学生。



  STUDIO教学模式  


源自欧美成熟教学体系,将传统的单向被动式教学,转化为互动、主动学习,建立多维系统的学习模式。在了解摄影、艺术史的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学习图像创作的全流程的思考、实践、编辑、呈现。通过3-12个月时间实践训练,一对一量身打造学习计划,帮助并指导有意向考取海外摄影相关方向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学位的学员,掌握学习作品创作的方法,并制作一份高水平的艺术作品集。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 木格老师工作坊花絮



  产生一条未来可研究方向的主线,围绕主线的主要三个作品  


作品集需要体现学生对于所表达的领域有自身擅长的理论研究、实践操作、创造性思维突破等等。是否拥有研究性的学习能力是欧美优质高校判断学生能否胜任学习的重要标准。整个学习期间,在导师的引领下,学生会结合自身研究兴趣点产生一条未来可研究方向的主线,体现学员对某一个创作方向的持续关注,并显示出足够的创作研究潜力。


贯穿摄影史的学习资料和教程,摄影史原作和画册赏析,帮助学员弥补知识体系差异,提高思想认识,系统进阶学习理论实践课程体系;进而能做出更符合当代摄影视野下的思路与审美的作品集,提前适应今后的海外学习。


一对一的面授,全程指导作品集的创作,边学习边创作边评述,掌握和了解个人所擅长的研学能力,突破创作瓶颈,完成自我表达。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 张克纯老师工作坊花絮



  在地项目的个人摄影书  


这会是一次在地创作项目,导师会与不同创作风格的3-4名学员一起前往某个预定的地域,在10-15天时间里,通过不同的创作方案,边上课边创作边讲解,从方案的确定到创作实践结束。根据各自的作品再由专业的设计师编辑设计成册的摄影集。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 陈萧伊老师工作坊花絮



  MUGE ART SPACE的个人展览  


2019年MUGE ART SPACE全新开放,这是一个集分享、展览于一体,聚焦艺术家的创造、试验的艺术空间。学员们在导师的带领下,边授课边实践,在一周的时间里和导师一起用一个具体的展览来呈现学习期间的收获,这不仅对学员是一个鞭策,对工作坊的教育成果也是一次检验,同期我们会邀请不同艺术家、策展人、机构负责人、媒体等各行业专业人员前来参与。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 程音和老师工作坊花絮




  联系方式  


课程咨询报名


微信:mugetang2017



  艺术家教学团队  


由知名艺术家、海归导师、知名设计师组成专业化多元化的教学团队,作品集辅导方向覆盖艺术全部科系。


- 木格 -


木格(1979年出生于重庆,现居住在成都),木格堂创始人,木格的作品得到广泛展出,包括纽约Katonah艺术博物馆,德国波恩当代艺术基金会,英国QUAD艺术中心,澳大利亚莫纳什艺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摄影中心以及纽约Anastasia画廊等 。


他的作品刊登评论于众多出版物,如《纽约时报》《纽约客》《华尔街时报》《PDN》,法国 《Le Monde》,荷兰《Eyemazing》,《英国摄影》,日本《IMA》以及《中国摄影》《生活月刊》 等。


木格曾获得2013年度美国PDN摄影界新闻杂志《PDN”30》年度摄影师奖,日本IMA杂志评选的16 位值得关注的70-80代摄影师,美国HeyHotShot摄影师奖,美国DAYLIGHT评审委员奖以及2012年中国大理最佳摄影奖等奖项,他的作品被众多机构和私人收藏,包括荷兰OBC银行,加拿大中国资料馆,上海摄影中心等。


导师作品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了解更多导师木格的资料

木格|他们的忧愁

木格|向内安抚

木格 | 尘久也



- 黎朗 -


1969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现在成都工作生活。黎朗参加过的主要展览:1974, 连州摄影博物馆,连州,中国 (2018) / 混合的公共性与私密性, 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 ,北镇,辽宁,中国 (2018) /成都 · 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 ,东郊记忆,成都,中国 (2018) / 中国律动, 集美x 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集美,中国 (2018)  / 摄寻千里 · 十见天地,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上海, 中国 (2018) /中国新影像:2010年以来的新态度,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安仁,中国 (2018)/ “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A4美术馆,中国成都(2017)/ 今日之往昔:安仁双年展,中国安仁(2017)/ 我们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大邱摄影双年展,韩国大邱(2016)/颗粒到像素——摄影在中国,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中国上海 (2015)/30219天:黎朗个展,千高原艺术空间,中国成都(2014)灵光与后灵光: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中国北京(2013)/成都纵目摄影双年展,中国成都 (2013)/ “崛起的巨龙:中国当代摄影”, Katonah美术馆,美国Katonah (2012) / “这个世界存在吗!”,连州国际摄影节,中国连州(2010)/“摄影现在:中国、日本、韩国”,旧金山现代美术馆,美国旧金山(2009)/“在瓦伦西亚55天”中国当代艺术展   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西班牙瓦伦西亚(2008)/“来自中国的摄影,1934-2008”,第十二届休斯顿摄影双年展,美国休斯顿(2008)/“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广东美术馆,中国广州(2007)/“别样:一个特殊的现代实验空间”,广州三年展,中国广州(2005)等。黎朗曾获得过中国连州国际摄影连展评委会特别奖(2015)/美国琼斯母亲国际报道摄影最高奖 The Motherjones Medal of Excellence(1998)。他的作品曾被收藏的机构:美国旧金山现代美术馆、中国上海美术馆、西班牙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国广东美术馆等。


导师作品


?「父亲」,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父亲」




?「父亲」,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父亲」




?「父亲」,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父亲」




?「父亲」,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父亲」




?「父亲」,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父亲」




?「1974」,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1974」




?「1974」,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1974」




?「某年某月某日漫长的一天」,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某年某月某日漫长的一天」




?「彝人」,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彝人」




?「彝人」,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彝人」




?「彝人」,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彝人」



- 陈萧伊 -


陈萧伊(b.1992)生于中国四川,于2014年获得伦敦艺术大学纯艺术摄影硕士学位,目前工作生活于成都。她的作品以摄影为主并结合版画、手工书、影像等形式,着眼于自然作为中间介质,探讨面对精神性的直观体验。她的作品曾获得中国第七届三影堂摄影奖大奖,入选福布斯2017“30 UNDER 30(Art)”亚洲榜单,并参与诸多国内外展览,她的个展项目有“他乡异客:当我独自盛开时,世界还在沉睡”(瑞士The Crochetan剧院,2018),“One Giant Leap” (罗马Matèria Gallery,2017),“Never!”(成都千高原艺术空间,2017),“Art projects”(伦敦艺术博览会,2017),“The Inadequacy of Language”(罗马Matèria Gallery,2016),近期主要群展包括于“Extravaganza”(瑞士沃韦影像双年展,2018),“中国当代摄影四十年”(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深圳OCAT,2017-2018),十方:三影堂摄影奖十周年特展”(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8),“雅典摄影节:主单元-潜入自然”(雅典Benaki博物馆,2018),“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成都麓湖A4美术馆,2017),“Calling/re-Calling——东亚文化之都当代艺术展”(京都造型艺术大学,2017),“延绵的观念空间——状态与方法”(成都蓝顶美术馆,2016),“隐逸的灵境”(北京Tabula Rasa画廊,2016),“中国8:进程当中的摄影展”(德国Folkwang博物馆,2015)“房间里的大象”(上海视界艺术中心,2015)等。


导师作品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了解更多导师陈萧伊的资料

陈萧伊 |  “当我孤独盛开时,世界还在沉睡。”

洄流 |尖山计划第一季合作艺术家 陈萧伊



- 程音和 -


1992生于浙江,目前工作生活于宁波。2015年至今任职于假杂志,负责图片编辑及书籍设计师,参与策划出版艺术家摄影书。曾入围及获奖,2018 《实验性关系/Expermental Relationship vol.1》Aperture-Paris Photo 评委会特别奖, 《Borderless》入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 Author Book Award ,《实验性关系/Expermental Relationship vol.1》入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 Author Book Award ,《KOAN》10x10 Photobook:How We See: Photobooks by Women, 《白夜/White Night》入围法国“Aperture-Paris Photo:first book award”, 《虚构集/Ficciones》入围德国“Best Photobooks in Kassel fotobook Festival”  《来源不同的时间/Time From Different Sources》入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 Author Book Award等。


书籍设计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 张克纯 -


张克纯,1980年生于四川,现居住在成都。他的作品获得广泛认知,从2008年的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奖,2012年的三影堂摄影奖提名,到2012及13年索尼摄影奖提名,2014年法国汇丰银行摄影奖提名和2014年连州国际摄影节年度评委会特别奖。2014年,他获得美国DAYLIGHT摄影奖和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发现奖,2015年获法国Talents Contemporains当代艺术奖。他的作品曾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曾在《时代周刊》、BBC新闻、英国《电讯杂志》、北京《中国摄影》等媒体上刊载,被多家国际知名的博物馆以及个人收藏家收藏。


导师作品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了解更多导师张克纯的资料

张克纯 | 我试图用大尺寸的影像来展现出这个国家和个体的关系

张克纯 | 北流活活

洄流 |尖山计划第一季合作艺术家 张克纯



- 赵谦 -


赵谦现居中国。2019年获得“休斯顿摄影中心年度摄影奖”。个展曾于罗马001画廊,东京RPS画廊和连州国际摄影节展出。他的作品广泛展出于爱尔兰拉什法恩汉姆城堡、克罗地亚法国馆 Kala艺术中心、奥格登南方艺术美术馆、罗马当代艺术美术馆、浙江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和大连美术馆等。其作品还出现于荷兰Unseen摄影节、新加坡国际摄影节、雅典摄影节、哥本哈根摄影节和罗兹国际摄影节。赵谦曾获学术奖金赴牛棚工作室、佛蒙特艺术中心和卡拉艺术中心参加艺术家驻地项目。 2017年他的第一本书《边缘及边角料》在假杂志出版。


导师作品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了解更多导师赵谦的资料

赵谦 | 这些影像的发掘并非纯属偶然



- 林叶 -


林叶,独立策展人、译者、写作者。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东京。主要从事视觉文化的研究、策展与翻译工作,译作有杉本博司文集《艺术的起源》、《现象》、大竹昭子《日本摄影50年》,饭泽耕太郎《私摄影论》,选译《日本艺术摄影史》,策划私摄影研究专题:“私之向度”、日本摄影论专题:“日本摄影论选译”、报道摄影专题:“报道摄影·国家·社会”以及城市独立空间实践。策划展览:“我与我”、姚瑶同名个展、木格个展“尘”等。文章发表于《艺术当代》、ARTFORUM、《中国摄影》、瑞象视点、腾讯·谷雨、澎湃视觉、澎湃市政厅、《摄影之友》等媒体。策划书籍出版与理想国、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浦睿文化、微言文化、上海三联书店、中信出版社、楚尘文化等。



译文&策展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了解更多导师林叶的资料

林叶 | 姚瑶的自由自在

林叶 |《我的东京100》

林叶 | 对谈“尾仲浩二 不管多穷都要拍照”





 [学员眼中的木格堂] 




2013年开始举办不同工作坊以来,我们工作坊学员已经近百人,其中还邀请了陈萧伊老师、林叶老师、程音和老师、张克纯老师、冯立老师以及骆丹老师担当了工作坊的嘉宾导师,学员的身份和地域也是有趣丰富。对于摄影教育,我们看中的是每一位学员思考和执行的能力,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现的过程。而学员不是孤立的,他们与木格堂共生,这里的学习结束只是建立自身系统拍摄的开始。工作坊结束后,我们对其进行跟踪观察,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回看、梳理、总结,得以帮助参与教育计划者从模糊的创作初期进一步的理清思路,这就是木格堂理解的共生关系。由此我们设置了一个栏目:共生系列




   王婧懿       

时间与记忆是一个永恒无解的话题


王婧懿,本科毕业于Bard College(巴德学院)电影专业。上学期间及毕业后分别在James Cohen Gallery、VICE China以及Japan Society实习。近日拿到了斯莱德美术学院(UCL)、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CA)以及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SAIC)MFA offer.


木老师给了我很多信心,指引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因为我不是摄影专业,在拍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技术上的建议,蛮一针见血的。在创作过程中,老师强调不要一味的追求创意,建议我去做忠于自己内心的东西,这个对我帮助挺大的。而且在最后文本课程和作品集设计课程上,陈萧伊老师、程音和老师两位老师也给予了我很多实质性的帮助。



    安溯

所有的不安与祈祷,在自我命题中和解


本科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广播电视新闻系,于2017年秋季在台湾国立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交换学习。今年被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摄影系,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摄影实践及艺术哲学研究系,爱丁堡大学当代艺术系,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摄影系,威斯敏斯特大学当代摄影艺术系录取。


木格堂是一个很纯粹的艺术工作坊,木格老师很注重理论研究和艺术史的梳理。我认为木格堂并不仅仅在要求我产出几份作品去升学拿到offer,而是帮助我完成一个阶段的提升。老师会根据我的想法和兴趣来调整对我的指导,木格堂的存在更像是,帮助我完成想完成的项目,作品集只是最后的一个实质结果,我用它拿去申请研究生,但是作品的意义远远超过于此,它是我对当代艺术一次新的理解和探索的见证,木格堂陪伴我并支持我完成了这一次探索。


除了木格老师,音和和萧伊给我带来的帮助也很大,他们使我明白,理论研究到拍摄,再到图片编辑和策展,其实每一步都是一个新作品的产出。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发现了这个学科更大的可能性,也更有信心了。




    郝浩然       

《摄影不再是单纯的照相了》


毕业于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Maryland Institute College of Art 简称MICA)研究生。近几年拍摄了《Northwest》《323》以及正在进行的系列作品。他对摄影的理解和拍照方式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变的丰富和深入,现在正在做的作品是关于图像概念在理解上的变化。


大一刚接触了摄影,起了兴趣,但拍照没什么条理,对摄影这个行为的概念也了解得很少。大二在木格老师的工作坊学习,我记得我们做了很多的训练,然后听木老师是怎么解读一张照片的,我学到了很多,也影响了我后来拍照的方式。也就是在那个时期开始构架了自己摄影的观看取景拍摄的这些模式方法。

当时有一个训练作业,是拍关于在交通工具上对世界观看的方式,我就是从那时开始拍摄了一组公交车,断断续续拍到了大学毕业。这个作品让我学会了对摄影的“控制”。脑海中建立起了一种拍照模式,比如对边框的控制、瞬间性、拍摄对象的选择,在我看完木老师的《回家》后,开始对如何在一瞬间把人物的情绪提取出来或者赋予给人物产生了兴趣。



李冰玉       

《我的作品就像一个容器一样》


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The glasgow school of art )研究生。她对摄影的理解在于从作品中看到真实的感受,在和摄影依然存在距离感的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更好地学会如何填补这种距离感。



首先是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能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和了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试图在其中能实现什么。但这个思维确实是从上课做训练的时候就能对你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凡事都要问为什么。

能让你清楚地认识到拍照这件事没办法投机。大家都说一个好的艺术家是情绪化的,但木格老师他给你的感觉就是一个好的艺术家其实是自律的,在做艺术这件事上自律特别重要。



白令海       

《我觉得比起可塑的形体,摄影更像那把刀》


毕业于美国Hampshire College,自由摄影师,现居贵州贵阳,个人作品《2016-2017》《精致的无趣》《家物》《Last Flowers 》。

个人网站 

www.bai-linghai.com


可能是因为有一个宏观的文化背景差异存在的缘故,我能从木格老师的言谈与作品中学到很细致的,如何作为一个艺术实践者的身份去思考摄影,而不是默认我是一张白纸,然后把摄影史写我脸上般的灌输。这算是最大的一点收获。

应该说是我过去没有从‘艺术家’这个身份考虑过摄影,这个身份包含了更严谨也更苛刻的审美角度,同时也暗示着一些商业角度。学会带着身份思考之后,再抛开这个身份,看到的艺术是不同的景观。这个身份本身并不难获取,但是所需的千差万别的经验和体悟,是我那时在美国无法从学校获得的。



赵禹龙


《有时候我觉得“熊孩子”反而是需要的,因为他在自由支配自己的行为》


1997年出生于山东青岛,2017年入围马格南AbigailCohen纪实摄影奖学金,同年获得杭州KPKP十佳学员;参展包括宁波国际摄影周,平遥国际摄影展,丽水国际摄影节,上海abc艺术书展等,现就读于四川传媒学院摄影系,木格堂工作坊第一期学员。


木老师在工作坊时往往会根据每个人的状态,每个人拍照的方式,去选择一些摄影师的案例,分析,让你去尝试不同的拍照方式,引导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更好地去表达你想表达的东西,所以学员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木格堂的学习教会我如何去实现我所想要的东西,去完成一个作品,因为会拍照和做作品是有区别的,对于我而言,这其中有一个未知的区域,木老师刚好帮我填补了这片空白。




黑子、陈没、美杉


《三个好朋友,同时来到木格堂学习》



黑子:木格老师的教学方式对我受益匪浅,从审美和知识积累开始,以前从未意识到这是如此重要,之前思维太过于局限。了解研究摄影史和各种艺术家,学习他人的创作思维和成果有利于拓宽自己的思维,并养成了学习的习惯,无论是摄影,还是其他方面。在创作时,也不断逼迫自己去拍摄实践。


木格老师让我不要依赖于外界事物的刺激干扰,将自己身体局限在一个房间里,把思绪打开,这对我影响是最为深远的。在此学会主动思考并学习是十分重要的。非常感谢木格老师的教学,让我掌握了许多知识与方法,不再像之前盲目地拍摄,也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拍摄方式与风格。在木格堂的学习非常开心,以后也会继续努力加油的,此主题的作品也会持续拍摄下去。


陈没:我在学习过程中做了很多尝试,老师教给我的并非一味告诉我哪张拍的好的原因,而是有时他会说“这张不是你的东西”。就像是在旅游之前,有一个人在旁边看你打包行李时告诉你哪些东西是不必要携带的,它们也许会成为你路途中的累赘,这是很重要的。木格老师对待事物的态度让人感受得到他是用心的。


我们维护自身独有性进行创作同时需要有让别人能触碰到的点,就是留给观众进入的切口,有共同可以感受到的地方。不能一味以主观见解独断,否则会一个人越陷越深。如果只有你自己理解认可你的作品,我觉得那是没有意义的。这是我在学习后比较受益的。这好像也不仅限于摄影,任何艺术的创作甚至于日常的生活,我们都要时常为他人考虑。



美杉:所有的创作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了很多不同的摄影师,不同的拍摄方式和思想,可以从一个事物中跳脱出来。木老师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能量的积蓄,随后我才开始慢慢的拍摄一些自己的东西。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 木格堂工作坊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摄影工坊 | 留学作品集工作坊,工作坊,作品集,工坊,成都,学员,木格堂,陈萧伊,双年展,张克纯,法国

  • 木格堂工作室 2019


 联系方式  


课程咨询报名


微信:mugetang2017


* * *

?木格堂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