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上篇)
文 | 国栋
三、“解构、重构”—— 苦心经营的简陋生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某些故事撕扯着你的心,重构是一种痛苦的艺术。”
在这种贫民窟似的环境里所有的生存必须的条件被一层层抽离,人们只能保障最简单的生活状态:一大家人,他们睡觉、煮饭、洗衣、用餐都在这个没有窗户的空间里,比起之前他们勉强生活的村庄,这个空间不但更拥挤,也更缺乏隐私。

《弹吉他的人》油彩布面艺术的前瞻性:20 世纪初立体派艺术家所极力寻求的一种艺术特点,即以一种更加富有哲理和趣味的画面去寻找未来生命的意义。
但就像立体派画家将原有的物象趣味打碎去重新建立规则一样,这些生存在“落脚城市”的人正打破着原有的人类定居观念和生活习惯,逐步建立起一派新的混乱和生机。这是他们精心设计的生活,又是他们不得不承担的责任。这里虽然肮脏、拥挤、生活困苦,但他们还是决定留下来做长期奋斗,因为他们认为在这里才有希望。大多数人都经历很长时间的自我否定和极度贫困的生活。所有人都不断盘算着自己的前途,一方面是乡下让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生活,另一方面是城市生活难以担负的沉重开支。“定居”或许不再是生活的目的,人们在“埃斯塔克的房子”中努力奋斗、供养家人、认真储蓄、规划未来、仔细盘算自己的每一步,最终实现阶级的上升后搬走,然后又有移民走进、适应、再离开。
布拉克的绘画是那么的轻松愉快,透露着巴黎绅士高贵的品质。他所发现的“解构”与“重构”成为画面秩序重建的必要手段。可生活不能依照艺术的法则去塑造,因为艺术排斥平淡中庸,艺术需要多姿多彩。但现实是,人们为了一个目标义无反顾地去改变生活的意义时,生存对其而言虽然充满无限可能性,但必定会经历一番苦涩和艰辛。就像诗人北岛所说的:“渴望光明,就是渴望燃烧。”

落脚城市:那些草草搭建而成的水泥建筑,看上去就像一个个素面的水泥立方块。
四、“蓝图”—— 艺术去“美”存真后的前瞻性
当我们从现实中挣扎出来,我们会发现,艺术对现实有一种令人着迷的预见。布拉克的绘画创作出了一种“并非总能与美学愉悦相等的感觉”,或者说,布拉克的绘画唤醒了人们麻醉在视觉愉悦里的理性思考。我们回到布拉克的这张《埃斯塔克的房子》的面前,从这幅依旧缺少美感的画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另外一个绘画艺术经常被忽视的问题——艺术的前瞻性。
这是20 世纪初立体派艺术家所极力寻求的一种艺术特点,即以一种更加富有哲理和趣味的画面去寻找未来生命的意义。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艺术家要抛开美感赖以生存的套路,在对社会现实充分理解的前提下用绘画语言代指出社会问题的某一方面,以理性的大脑去极力思考画面中各个要素之间是否可以以一种更新颖的方式重新组合。最后,艺术家的这种思考方式、处理手法、最终的画面呈现,都表现出生命演变真理的冰山一角。而这一切是那些用眼睛思考,用宣泄来画画的人永远难以达到的高度。

巴西贫民窟:一望无际的灰色与褐色方块在山坡上连绵而下,形成一团毫无章法的水晶解构,这种视觉奇观竟与布拉克中年之后的创作相得益彰。
我想用著名诗人林东威的《内心的雪景》来结束这篇文章。这首诗同样也告诉我有时候诗人和艺术家确是先知,而他所预见到的劣弊驱除良币的中国现实却是另一个故事:
因此天才注定要被内心更深的积雪掩埋
在世界的迟暮之年热爱一切虚构的事物
为了玫瑰的名字不惜隐瞒重大历史事件
诗囊饱满骑驴下山冷不防被市场经济毁于一旦
而究竟是谁在很险的韵脚中与你狭路相逢,殷勤问安
用一生的智慧细读你雪中肌肤,幽香暗掩
谁抛却了书卷谁才能与文字表里如一,互为遗憾
剩下万里江山在对一个冬天的回忆中
与敌共眠
END
一 日 ? 艺 品
★ 龙凤瓶(凤瓶)
材质:侩木


(以上所示物品美博艺品商店均有出售)
有意者可咨询公司电话或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

美 博 艺 品
美博艺术中心一直致力于促进架上艺术的普及化、生活化,探索高端艺术以衍生品的方式在实体生活中延展的可能性。
架 上 架 下,淹 会 贯 通
他 山 之 石,俱 为 今 用
水 磨 工 夫,匠 人 精 神
咨询电话:
021-64989189
联系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黎明路88号
到达公交路线:763、759、753、753(区间)、173、闵行8路
到达地铁路线:1号线(莘庄站下)、12号线(虹莘路站下)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