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50 | Suzhou Creek | Soho | Loft
如果说香奈儿女士是赋予女性“自由”,那Yves Saint Laurent就是给予女性力量的人。1998年法国世界杯开幕式上,模特们身穿300多件YSL的经典设计霸屏绿茵场,这是法国给予设计师圣罗兰的最高肯定,YSL是法国的象征。不仅如此,Yves Saint Laurent也是唯一一位以设计师身份两次登上Elle France封面,法国人以大大的配文Merci(感谢)向这位设计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克里斯汀·迪奥先生在1957年的突然离世让人一片哗然,好在他去世前就已经培养了一名出色的接班人,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这一年,21岁的Yves成为了克里斯汀·迪奥品牌(Chrisitan Dior)的首席设计师。
圣罗兰为升任Dior创意总监后的第一场秀当日照片
在法国,姓氏中的"Saint"一般都彰显着显赫的家世,Yves Saint Laurent 正是男爵的后裔,并很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时装天赋。他4岁就能为母亲和女伴们提供时装建议,7岁为家中的娃娃制作舞台剧服装,9岁生日,作为贵族的子嗣,他的理想不是传承家业,而是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香榭丽舍大街的霓虹灯上。
资料 | 圣罗兰童年住所的航拍照片
但年幼的他也许未曾想到,日后他的名字将会成为法国时装的象征,永载史册。而命运也早已安排好了天使与魔鬼,他们将逐步登场,走进他的生命里。
a. Christian DIOR
五十年代初,圣罗兰连续两年参加了国际羊毛事务局举办的设计比赛,并在第二年的比赛中,认识了同样初出茅庐的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gerfeld),即现在的香奈儿品牌设计总监。
青涩时期的卡尔和圣罗兰在设计比赛中的珍贵同框
在比赛中,圣罗兰设计的不对称黑色鸡尾酒服获得了晚礼服组的冠军,时任Vogue主编对其颇为欣赏,不仅在杂志上刊登了他的设计草图,送他进巴黎时装工会学院深造,更将他推荐给了设计比赛的评委之一,克里斯汀·迪奥。这番机缘之下,1955年,19岁的圣罗兰加入了迪奥工作室。
另一边,同场在比赛外套组获得冠军的卡尔则被另一位比赛评委皮埃尔·巴尔曼先生(Pierre Balmin)相中,而两位老板的慧眼识才也为日后的时尚界造就了两个传奇。只可惜,曾经惺惺相惜的两位时装奇才,却因为后来的一场风波而形同陌路。
Yves St. Laurent and Karl Lagerfeld
圣罗兰在进入迪奥的公司后不久就开始挑大梁,担任主设计师,渐渐迪奥出品的时装有1/3出自他的设计。
举世闻名的时尚摄影作品《多维玛与大象》
模特身穿的迪奥晚礼服就是圣罗兰的早期作品
也是这番历练,让迪奥董事会在迪奥先生猝然离世的7天后,就钦点这位21岁的年轻人升任品牌首席设计师,并被媒体称为迪奥二世。
1957 | Yves St. Laurent on the day before the opening of his first collection for Dior
1958年,圣罗兰发布了自己在迪奥品牌的第一个春夏高定秀"Trapèze"(法语词,意为梯形)。这场秀赋予了迪奥时装更年轻生动的气息,迪奥先生所创立的突显女性古典优雅气质的New Look(新风尚)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小女孩一般天真灵巧的梯形轮廓。这场秀也让他收获了极高的知名度和掌声。
Yves Saint Laurent和身穿“Trapèze”系列服饰的模特
但1960年,他以"垮掉的一代”为灵感创造了Beat系列,鳄鱼皮夹克、运动剪裁的迷你裙、和黑色大外套受到了许多迪奥老顾客的抵制,她们诟病新设计丧失了迪奥的高贵古典美,激进派的设计风格也让设计师与品牌逐步产生隔阂,此外,随着1960年家乡阿尔及利亚爆发战争,圣罗兰应召入伍,也让迪奥品牌最终放弃了他。
残酷的军旅生活让原本就性格内向,身体孱弱的圣罗兰精神失常,后被关进了巴黎的精神病院。治疗期间,部队医生大量使用镇静剂来阻止他逃跑,他的体重也一度下降到只有80磅。虽然后来获准出院,但从此以后抑郁症伴随他一生,而他再也离不开毒品、麻醉药、兴奋剂和酒精。
b. Pierre Berge
如果圣罗兰与生所俱来的天赋让他注定是一场火焰,那在人生这段黑暗里,他等来了另一半海水的救赎,那就是他此生最忠诚的伙伴的皮埃尔·贝杰(Pierre Berge)。
他在认识圣罗兰之前是一名艺术品商人,并且已经有了一位同性画家伴侣。在迪奥先生去世的那一年,同样热爱艺术的两人一见如故,互相吸引,从那时开始皮埃尔就一直陪伴在圣罗兰身边,看着他发布人生第一场时装秀,更陪伴他度过入伍后精神崩溃的日子。
截图出自电影《Yves Saint Laurent》
圣罗兰在退伍后,迪奥公司只给他一个副手的职位,于是他对皮埃尔说:“现在我们可以做的事就是共同创立一个服装工作室。” 只此一句话,皮埃尔就变卖了自己的公寓和几幅名画,又从一个美国金融家那筹措了70万美元,把所有的资本都压在了圣洛兰的天赋上。1961年两人携手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创立了YSL时装屋,共同刻画属于他们的时尚版图。
1962年1月29日圣罗兰以个人品牌的身份发表了第一个时装发布会,以他名字命名的Logo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截图出自电影《Yves Saint Laurent》
在YSL的疆域里,圣罗兰撤底释放了反叛激进,他的创作理念就是“时尚不仅仅是把女人打扮得更漂亮,而是要让她们做回自己,像男性一样充满自信。”
Victoire不仅是Dior的御用模特还是当时法国的国民美女
她在在YSL品牌创立初期给了他巨大的支持
在电影《Yves Saint Laurent》中,Victoire的扮演者Charlotte Lebon也是超级惊艳
60-70年代是圣罗兰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期,也是他与伴侣皮埃尔相处最亲密的时期。两人虽然性格相差迥异,一个冷静专制,有控制欲望,一个性格脆弱、不善言辞,但也正是这样的反差促成了这对商人和艺术家的完美组合。
圣罗兰常年精神不稳定,在生活方面几乎无法自理。他在创作时会不吃不睡,一直处于癫狂状态。每当创作灵感停滞时就把“没救了,我要自杀”当口头禅,皮埃尔就一直在旁鞭策他,并照料他的日常起居。与圣罗兰私交甚密的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曾专门为他创作了一组肖像画,将他神经质化的忧郁和紧张感捕捉的非常到位。
但在这个时期,他的设计无可比拟,为女性服装突破了性别的界线,释放了女人的天性:
截图出自电影《Yves Saint Laurent》
1962年
以海军制服为灵感
推出“THE PEA COAT”
Yves Saint Laurent at Couture Spring 2002.
同年
以一战二战英国军官的“雨披”为灵感
设计出“The TRENCH COAT”
1966年
“LE SMOKING”
横空出世
代表着年轻,自我解放的新女性形象
Yves Saint Laurent at Couture Spring 2002.
1968年
“THE SAFARI COAT”
把非洲丛林带回巴黎
Yves Saint Laurent at Couture Spring 2002.
1969年
也许是收到当时太空潮的感召
以宇航员和飞行员制服为灵感
“THE JUMPSUIT"
Yves Saint Laurent at Couture Spring 2002.
而更具他个人特色第一种创新,是将艺术与高级时装完美融合。
Yves Saint Laurent Vogue US - November 1980
圣罗兰热爱艺术,1965年,他将荷兰画家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三色块抽象画《红黄蓝的构成》印在裙子上,设计出举世瞩目的“蒙德里安裙(Robe Mondrian)”。
截图出自电影《Yves Saint Laurent》
七八十年代,他推出了多场向大师致敬系列,从毕加索立体主义和标志性的和平鸽、梵高的《向日葵》和《鸢尾花》、到野兽派色彩主义大师马蒂斯、安迪·沃霍尔、达利等都是他灵感的源泉。
1988 | Yves Saint Laurent couture show
The Van Gogh "Tournesol" & "Iris" Suits
尽管如此,无比合拍的两人还是于1976年分手,但皮埃尔仍然选择住在圣罗兰周边,并将一生奉献给品牌YSL。2008年,圣罗兰离世,皮埃尔将两人珍藏的大量珍贵历史文物及艺术藏品拍卖,被媒体称为“世纪拍卖”,他说“无法独自拥有两人共同收藏的艺术回忆。”
c. Jacques de Bascher
皮埃尔和圣罗兰的关系变化,源于1973年,他们生活里闯入的一位不速之客,法国贵族美男子雅克·德·巴谢尔 (Jacques de Bascher)。这位极具魅力的社交界“贵公子”除了拥有花容月貌,其他一无是处,没有学识,无品位,也不懂时尚。然而他就像鸦片一样侵入圣罗兰的精神世界,将他再一次拖入了深渊。
Jacques de Bascher
在认识圣罗兰之前,雅克早已“名草有主”,他属于卡尔·拉格菲尔德。正值盛年的的“老佛爷”对这位俊美的法国男人非常迷恋,为他提供物质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但也是通过卡尔,23岁的雅克认识了37岁的圣罗兰,两个不羁的灵魂一相遇就擦出了火花。1973年,在卡尔的生日晚会上,雅克公然穿着圣罗兰穿过的衣服赴宴,公开两人关系。
Jacques de Bascher and Karl Lagerfeld
随后,生性放荡的雅克离开了过度理性的卡尔,精神脆弱无法自制的圣罗兰背叛了时刻提醒他不要过度放纵的皮埃尔。两人互投怀抱后,雅克鼓励圣罗兰尽情地吸毒、嗑药和酗酒,圣罗兰彻底地释放了欲望,找到了快感,但随之而来的是垮掉的身体、停滞的事业和无尽地失落。
截图出自电影《Yves Saint Laurent》,左为Pierre Niney所饰演的圣罗兰
可是,如妖精一般的雅克并没有忠于圣罗兰,而是和卡尔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暧昧。这使圣罗兰的精神状况再次陷入低谷,抑郁症也加重,甚至多次出现自杀倾向,一度退出公众视线。
而圣罗兰和卡尔之间的友情也因为这段三角恋而灰飞烟灭,芥蒂长久存在,即使在圈内见面也只是“逢场作秀”。1989年,雅克去世,圣罗兰精神彻底奔溃,每日沉溺于药品和酒精无法自拔,90年代的时装秀,有好几次需要昔日伴侣皮埃尔将他一步步推上天桥才能谢幕。
截图出自电影《Yves Saint Laurent》
| YSL's FAREWELL TO COUTURE |
走 向 结 尾
1999年,鉴于圣罗兰的身体状况他将Yves Saint Laurant品牌卖给了Gucci集团2002年1月,圣罗兰在巴黎的蓬皮中心举办了自己的告别时装秀,这场秀将他40年来设计的经典作品和精华元素都汇聚在了一起。圣罗兰在阔别时尚界时感叹:“高级定制已死,昔日的隆重、矜贵、豪华,被眼下的荒谬、怪诞所取代。”
愿
时尚易逝
但风格永存
Yves Saint Laurent
< E N J O Y >
定位于艺术生活服务商的M50,旗下拥有M50品牌园区以及M50品牌中心。作为上海文化艺术地标的M50与世界各地知名艺术机构保持长期合作,园区位于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的莫干山路50号,拥有自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50余幢,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工业建筑遗存。基于这项基础之上,M50品牌中心提供包括:轻艺术展览、空间运营、园区规划、商业咨询、创意设计以及艺术策划等文化服务项目。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
If you want to join us, please contact:
huangwei@m50.cn
Tel: 021 6266 2398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
摄影作者:APP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M50上海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