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寒已过,春确实很近很近了,看似凋敝的植物枝干,已有新芽在酝酿。
今天就在冬末春初之际跟大家聊聊耐得住寒冷、经冬不败的“岁寒三友”,它们是松、竹、梅的合称,最早出自明朝的一首《渔樵闲话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清 乾隆《书画合璧四友图》局部
松美术馆往期展览
《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松"》展品
古人称其为“岁寒三友”,不仅因为它们对困境不服输的态度让人动容,而是其借助天地大美,赋予了生活永不失望的魅力。
岁寒三友不仅在中国文人墨客心中排第一位,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小编精心筛选了观赏“三友”的最佳地点,为你的假期添一抹文人香,娴静的享受这岁寒的清欢。
岁寒三友之首
松
孔子有一句名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指在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只有松柏挺拔、不落。它们像生命的守护者,就算悬崖峭壁,哪怕狂风暴雪,它们毅然地,安静地,生长着。
松,岁寒之首。它活着,就是为了告诉世人:不辜负自己,不辜负韶华,勇敢去做你想做的事,时光尚好,怕什么孤独终老。

最佳赏松地点 松美术馆
松美术馆,是一个有着199棵松树的美术馆。这个坐落于顺义温榆河畔的“世外桃源”,占地面积22000多平方米,有12个展厅,室内展览面积大约2200平方米。
冬季里高远的蓝天配上极简风格的尖顶白屋子,屋子的巨大玻璃中映衬出路边光秃秃的树枝,还有院子里形态各异的松树,好像一直和白墙上自己的影子在说悄悄话,美得那样不真实。
极简的建筑给中国的观众带来陌生感,可那199棵松树又给了我们似曾相识的感觉,再配上室内外随着时间推移每秒都在变换的光影,这样的对比和变换可能就是松美术馆独特的缘由。
君子当守节如竹
竹
松之坚毅,竹之气节。在大雪飘零的日子里,竹虽不能如松般岿然不动,但放眼望去仍旧一片翠绿,于竹来说,就算生不逢时也得不屈不挠的节节生长。
竹之爱,不过是按照你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无论风雨,不惧风雪,生活总不会亏待你。

最佳赏竹地点 根津美术馆
位于日本南青山的根津美术馆很可能是日本最美的私人美术馆,由隈研吾设计,隈研吾称其设计主旨是“从都心的喧闹到静寂的美的世界”,该建筑曾获 2010 年每日艺术赏,被称为是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之和谐的美术馆。
极简的线条、阴影、大面积玻璃墙面、竹林,隈研吾设计元素体现在根津美术馆方方面面。
傲然天地之间
梅
梅,岁寒三友最美的存在。走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独见一枝红梅凌寒怒放,就像在生命的绝望之境生出的希望,微小却灿烂。
爱梅,不仅爱它美丽的外表,更应该爱它不朽的灵魂。有诗有云:“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千百年来,我们因梅花的气韵习性而喜爱,可能是因为骨子里就有着同样的梅花魂,而这种热爱更深刻了这种魂魄,经久不衰。

最佳赏梅地点 北京故宫博物院
故宫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朱红宫墙,翠黄花骨,珠圆玉粒,玲珑若喜。于君子而言,犹如身上的环佩,于佳人而言,恰似依墙的容妆。阵阵暗香,悠悠袭来,透出深宫,飘至墙外,初见,如重逢,一眼,便千年。
凛冬时节,我们或许可以如岁寒三友一般,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在困境中,不急不躁地成长。
胡毅萍在《你不慌,世界不荒》中写道:
你不慌,世界就不荒;你美好,世界就美好。不争不抢,不卑不亢,不慌不忙,造一个小世界,即使在别人眼中微不足道,正是这种丰满而独立,成就了世界的美好。
未来路长,愿你我能如它们一般,
除了修身养性,更多几分淡定和从容,
回头观望来路时,坦然自信,笑靥如梅。
松美术馆 正在展出
本文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松,不止艺术!
Song Art,More than Art!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