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瑟沃斯很高兴与爱艺术的你携手共同走过2018,让我们一同回顾这一年的精彩瞬间。
相关阅读:豪瑟沃斯: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
自1992年豪瑟沃斯画廊创办以来,我们不断拓展地域及创意的边界。从一个位于苏黎世的小公寓房出发,我们踏上了一场遍布全球的难忘旅程。如今,全球已达九大画廊空间,将持续为爱艺术的你带来精彩展览。
在此,我们要由衷感谢我们的艺术家们,他们就像北极星,引领着我们在艺术世界中的漫漫旅程。同时,我们也想对画廊的藏家们、画廊的关注者们以及每一个热爱艺术的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感激之情。我们愿带着这份欣喜与感激继续前行,与您一同分享、感受、发现更多艺术的魅力。
豪瑟沃斯香港空间正式开幕
▲ 豪瑟沃斯香港团队,2018。从左至右:豪瑟沃斯香港资深运营总监杜丽(Doreen Merkel)女士,豪瑟沃斯亚洲区资深总监郭慊慊女士,豪瑟沃斯副总裁及合伙人马克·佩约特(Marc Payot),豪瑟沃斯总裁暨联合创始人伊万及曼努埃拉·沃斯夫妇(Iwan and Manuela Wirth),豪瑟沃斯香港资深总监蔡荔馨女士。摄影:JJYPHOTO,图片:豪瑟沃斯
2018年3月,豪瑟沃斯与香港的画廊空间正式开幕,开启了亚洲的新篇章。空间位于香港中环的全新艺术地标H Queen’s第15与16层,空间总计一万平尺。自1996年起就与豪瑟沃斯展开密切合作的建筑师安娜贝尔·塞尔多夫(Annabelle Selldorf),再次成为新空间的主设计师。2018年,举办了马克·布拉德福特、菲利普·加斯顿、曾梵志以及罗妮·霍恩个展。
相关阅读:艺术三月:豪瑟沃斯画廊在香港
豪瑟沃斯代理冈瑟·弗格艺术资产
▲冈瑟·弗格(Günther F?rg)肖像照,? Wilhelm Schürmann, 德国Herzogenrath。图片:豪瑟沃斯
2018年6月,豪瑟沃斯宣布在全球范围内独家代理冈瑟·弗格艺术资产(the Estate Günther F?rg)。弗格出生于德国菲森,他作为一名多产的画家、雕塑家、平面设计师和摄影师,其大胆的概念作品结合并评判了当时正在蔓延的现代主义运动(Modernism)的特征。
2019年1月,豪瑟沃斯将参展首届台北当代艺博会,展出冈瑟·弗格个展。
珍妮·霍尔泽
伦敦泰特美术馆个展
▲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2018年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举行的「艺术家房间:珍妮·霍尔泽」展览现场图 ? 2018 珍妮·霍尔泽,艺术家权利社会(ARS)成员,纽约。摄影:Jack Hems,图片:伦敦泰特美术馆
2018年7月,美国艺术家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的大型个展「艺术家房间」于伦敦泰特美术馆展出,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7月31日。
无论是在街道上或是在画廊里,珍妮·霍尔泽的作品总让我们去审视周围的词语和信息。她的作品形式包括石椅、指示牌、投射、海报、绘画、织物和牌匾。词语是她的作品的核心——无论是贴在墙上、闪烁在电子指示牌上、刻于花岗岩上,抑或缝在羊毛中。在霍泽尔的艺术生涯早期,她用海报和T恤传达讯息。这样,讯息就更容易在寻常的地方被看到,而不一定要在博物馆和画廊里。她的作品探讨信息过度和多元视角,以抒情、柔缓或张扬、夺目的方式,邀请观者给出自己的解读。
张恩利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驻留项目
▲ 张恩利。摄影:A J Levy,图片:豪瑟沃斯
2018年9月,K11艺术基金会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首次携手合作推出“艺术家驻留交换项目”,知名中国当代艺术家张恩利成为了首位受邀参与的艺术家。
从周围熟悉的日常事物,到上海街道上的市政建筑,张恩利的作品为观看不同寻常的细节提供了新的视角。他的装置作品常纳入流畅而画意的墙壁、地板及天花板,作为作品的重要部分,既能令观者完全沉浸其中,又强调了一种空虚感。在为期一个月的驻留中,张恩利创作了一系列全新绘画作品和一件场域特定装置作品,以此呼应了所处的人体素描室独特的历史和艺术家的个人历史。
豪瑟沃斯苏黎世、伦敦、香港
曾梵志个展
▲曾梵志
继2018年3月豪瑟沃斯宣布于全球范围内代理中国艺术家曾梵志之后,2018年9月,苏黎世、伦敦和香港三地空间共同呈现曾梵志大型综合性个展「曾梵志」。三地空间围绕同一主题,展现艺术家在当代语境下对绘画的可能性的探究,并通过曾梵志在近年所创作的不同作品类别,反映其多元的创作方法。在展览环境中,艺术家以抽象与具象兼具的形式对话历史和文化,由此揭示出其创作实践的核心。
路易丝·布尔乔亚
龙美术馆大型回顾展
▲ 路易丝·布尔乔亚,《母亲》,1999,钢,大理石,927.1×891.5×1023.6厘米。泰特美术馆收藏,艺术家2008年提供。图片版权?伊斯顿基金会/VAGA(ARS),纽约。摄影: Jiaxi & zhe。龙美术馆(西岸馆),2018年。
2018年11月3日至2019年2月24日,龙美术馆(西岸馆)将举办展览「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这是法裔美国籍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在中国的首个大型回顾展。布尔乔亚被认为是20世纪和21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以融合了深层心理暗示和高度形态创造而享有盛名。此次展览展示了艺术家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系列作品,包括1940年代末期的“人物”系列雕塑,90年代的“细胞”系列装置艺术,还有她生命最后十年的以纺织物为创作核心的作品,以及最为宏伟的、纪念碑式的巨型雕塑——蜘蛛“母亲”系列。本次展览由龙美术馆(西岸馆)与路易斯·布尔乔亚工作室合作,结束展出后,明年3月将前往北京松美术馆继续巡展之旅。
豪瑟沃斯研究院成立
▲ 弗朗茨·克莱恩,《沃纳梅克色块》(Wanamaker Block),1955,? 2018 弗朗茨·克莱恩艺术资产/纽约ARS
2018年11月,豪瑟沃斯总裁伊万·沃斯(Iwan Wirth)、联合创始人曼努埃拉·沃斯(Manuela Wirth)与合伙人及副总裁马克·佩约特(Mark Payot)宣布成立独立非营利组织豪瑟沃斯研究院(Hauser & Wirth Institute),致力于通过向公众开放艺术档案,支持艺术史研究和现当代艺术家的资产保护与推广。
为实现这一目标,豪瑟沃斯研究院将成立负责原始研究资料保护、编目和数字化的研究中心,让公众能够直接学习并在线免费接触到这些资源。研究院将联合艺术资产、基金会和教育机构,设立研究资金,以鼓励艺术史研究领域的创新。研究院的另一项核心任务为推出线上艺术家作品全集和纸质出版物,从而提高学术标准并巩固现当代艺术史这一学术领域。研究院还将举办一系列公教活动,包括档案资料展览,以及学者、档案工作者、艺术家、收藏家、策展人、资产管理者、画廊主与公众之间关于档案管理的义务与机遇的交流论坛。
相关阅读:H&W新闻:豪瑟沃斯研究院成立
豪瑟沃斯全新艺术季刊面世
2018年12月,豪瑟沃斯全新创刊的艺术季刊《Ursula》杂志第一期正式面世。这本艺术季刊汇聚了全球最具启发性的作者和艺术家,为读者呈现一系列精彩的专题、人物描写、访谈、原创作品选辑和摄影等内容。
季刊名“Ursula”一词取自画廊的联合创始人乌苏拉·豪瑟(Ursula Hauser)的名字,她同时也是一位享誉全球的赞助人、收藏家、导师和艺术世界领头人。为了反映1992年她在苏黎世参与创立画廊所强调的包容价值和开阔视野,《Ursula》杂志不仅将呈现豪瑟沃斯所代理的艺术家和艺术资产中的优秀作品,也将充分地展示二十和二十一世纪国际艺术世界丰富而波澜壮阔的发展。
豪瑟沃斯于瑞士圣莫里茨开设新空间
▲ 豪瑟沃斯瑞士圣莫里茨空间效果图。? Badrutt's Palace Hotel,图片:豪瑟沃斯
2018年12月,豪瑟沃斯于瑞士恩加丁山谷(Engadin Valley)的中心圣莫里茨(St. Moritz)开设新空间,首展呈献已故知名法裔美籍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作品个展。位于圣莫里茨的全新豪瑟沃斯空间,是画廊在瑞士本土的自然延伸。这将是豪瑟沃斯在瑞士的第三个空间,也是全球第九个空间。
豪瑟沃斯香港从即日起闭馆
2019年1月2日重新开放
罗妮·霍恩个展将持续至3月2日
▼ 点击图片识别微信二维码,关注画廊最新动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