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中国抽象艺术多媒介研究的展览“界面效应Becoming” 于2018年11月4日至2018年11月27日期间今日美术馆3号馆展出。
今日美术馆推出“展览及艺术家介绍”特辑,本期分享展览介绍视频,并推介艺术家杨熹、陈彧凡、马秋莎、杨心广、陶都罕、刘文涛、张增增、梁远苇。

展览介绍视频
1
杨熹 | Yang Xi
出生、工作、生活于上海
2007-2011年 本科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2012-2013年 研究生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伦敦大学 金匠

无题 | Untitled
2017
织物,绳,塑料,钢 | textile, string, plastic & steel
100x80x40cm
作品来源于个人的感受、记忆、情感等感性的世界,以直觉来捕捉和归纳抽象的形态。 我为这种语言的转化过程着迷,如同每天个人化的情绪新成代谢的过程,充满未知且具有表现力。探究艺术语言本质中的感性表现是我热衷的领域;不可名状的造型,是抽象的,有温度的。然而塑造的过程却是缓慢地结累与拼接,不断的修正,投射着个人化的经验、审美以及充满冒险的直觉判断。
2
陈彧凡 | Chen YuFan
1973年 出生于福建莆田
1997年 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2007年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研究生班
现居中国,上海

边界| Boundaries
2017-2018
布面丙烯,厚铁板,工业霓虹灯 | Acrylic on canvas, thick iron plate, industrial neon lamp
200x150cmx2;200x16x6cm
《边界》这件作品的创作来源于我的三次以色列之旅,深深体会到不同形态的政治、宗教的不可调和性。在《边界》这件作品中我希望这个"边界"是广意的并不仅仅指国与国之间的"边界",可能涉及到,人与人之间、宗教、政治、艺术、伦理、人与人工智能等种种的"边界"。个人的经验和困惑是我创作的来源。在叙事的同时完成抽象过程,尽可能探及事物的本质,将一件看似孤立的偶发事件和人不可逃脱的命运关联起来!
3
马秋莎 | Ma Qiusha
1982年 生于中国北京
2005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
2008年 毕业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综合艺术专业
现生活在北京

沃德兰-舍宾肉 | Wonderland - Shaping Flesh
2016
水泥板、尼龙袜、木板、树脂、铁 | cement, nylon stocking, plywood, resin, steel
123 x 245 x 5.5 cm
“沃德兰”是上世纪90年代在北京昌平斥巨资建造、但最终烂尾荒废被拆除的一家巨型游乐园的名字。在这件作品里,除了碎裂的砖块,还有另一个与“被禁止”、“被废弃”有关的元素——尼龙袜。小时候妈妈骑车送我去托儿所,路上遇到红灯,所有骑车人都会停下来,你会发现自己能看到的全部都是妈妈们包裹在厚厚尼龙袜里的大腿。虽然尼龙袜的颜色不同,但你看不到她们真实的皮肤,感觉特别奇怪。 可是,当你坐在自行车上能够特别近距离观察那些腿时,你会发现通过尼龙袜上的洞可以看到人的皮肤。这些洞让腿有了生气,变的特别鲜活、不再是假腿,小洞就像一个入口,让我获得了心里上极大的安全感。
4
杨心广 | Yang Xinguang
1980年 生于湖南
2007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现生活与工作于北京

剩余体积 | Residual volume
2014 | wood
木
220 x 57 x 90cm
在杨心广看来,网络与人工智能的兴起使人类经历着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在此之前,人们对于纯天然的自然空间的感知是实在的,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而高科技使人类被植入到一种由电子数据组成的虚拟空间之中,这种生存空间较以往相比是割裂的,使人们沦于半人半电子的生存状态中。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享受的同时,又在无形中冲击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艺术家对于这种科技侵入带来的结果无从批判,但又通过强化观者的感官感受,以表达对于真实与虚幻模棱两可、共同充斥人类生存环境的复杂心情。
5
陶都罕 | Tao Duhan
1979年 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2016年 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

斐波那契坛城 | Fibonacci Castle
2017
装置 | Installation
尺寸可变 | Dimensions Variable
有数就有一些数列,数列更复杂一些,有一些像学绘画的大家都熟知的黄金分割就是斐波那契数列。或者是植物,任何东西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或者是分形这些东西,由1生2、2生4、4生16等等这样,它自己有一个逻辑和规矩,我不用赋予它什么东西,我只需要设定一个规则按照这个规则走就行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样,当然我用的是比较女性的,缝的方式。最后我发现这个东西是一开始很简单,最后又变成一个特别庞大和复杂的一个系统。
6
刘文涛 | Liu Wentao
1973年 出生于青岛
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和麻省州立大学自由绘画系

无题 | Untitled
2017
布面铅笔 | Pencil on canvas
200x200cm
刘文涛的绘画,由铅笔绘制的错综复杂、交叉相织、疏密开合、相近相远的细密直线所构成,初始令人讶异于它不同于常规的绘画经验;而后却耐人寻味于艺术家不可思议的耐性和极致的视觉呈现。单纯的直线在平面中交织出物质性的叠加,由铅质折射出来的光感又与多样立体的几何画框相互作用,以极简的方式呈现出光与空间的交互变化。
7
张增增 | Zhang Zengzeng
1987年 生于安徽省
现工作、生活于重庆
2010年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2013年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

造物 | Creator
2016
脑电波意念控制器,屏幕,摄像头,墙体,玻璃钢 |
Brainwave ideas controller, screen, camera, wall & FRP
尺寸可变 | Dimensions Variable
在作品《造物》中,观者站在窗前,带上脑电波意念控制器即可透过屏幕做的“窗户”看到,自己的脑电波在地上塑造生成一个三维立体的雕塑,他的形体变化,生长速度以及最终的形态取决于观者当时的脑电波变化。然后保存三维数据,用3D打印机打出小稿,用传统的泥塑放大手法把他放大至三米左右。
8
梁远苇 | Liang Yuanwei

2017.18
2017
亚麻布上油画 | oil on linen
200 x 250 cm
梁远苇的2017.18 从中国与西方古代经典绘画及湿壁画中持续地提取经验与灵感,颜料的大量运用使得作品中的植物与几何图案的雕刻感更加清晰,作品纹络得附加填充,彰显出类似绸缎的质感与色调。她的作品通过精湛的绘画技巧捕捉到织物的特点与质感。
更多精彩内容
界面效应

【主办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承办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今日美术馆
【项目主持】
刘燕
【评议人】
刘礼宾、刘燕、盛葳、晏燕、周翊
【参展艺术家】
陈锦潮、陈彧凡、董大为、邓悦君、洪启乐、花形、李涛、刘文涛、梁远苇、李消非、马秋莎、任远、陶都罕、谭天、唐骁、吴梦诗、吴鼎、王智一、杨心广、杨熹、闫博、张帆、周钦珊、张增增&未琢文化
【展览时间】
2018年11月4日-11月27日
(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今日美术馆3号馆
福利时间
看花园奇境有惊喜!在11月23日-12月2日期间,参观“妮基·圣法勒——二十世纪传奇女艺术家及她的花园奇境”大展,即可获得精美伴手礼一份。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快来看展吧!(周二至周五每天限量50个,周六周日每天限量100个)

1,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转发到朋友圈与大家一起分享!
2,你可以在微信上查找公共账号,搜索“今日美术馆”,加入我们的行列!
3,关注今日美术馆,你可以获得更多展讯,有趣的活动信息,很多都是免费的哦!
4,你还可以回复“0”,进行自助查询!
5,今日美术馆开馆时间:10:00-18:00,每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全天开放欢迎大家!
今日美术馆网:HTTP://www.todayartmuseum.com
今日美术馆官方微博:@今日美术馆
官方微信号:today_art_museum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