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t 1785
1889年喜敦版“广东七三反版”库平七钱三分银币样币(PCGS SP66+)
纪录:
1986年9月5日The Money Company第五届香港国际钱币拍卖会,拍卖品第864号
1995年2月23日新加坡TAISEI-BALDWIN-GILLIO钱币拍卖会,拍卖品第41号
1996年11月25日英国SPINK公司香港钱币拍卖会,封面拍卖品第507号
此币正面点圈内为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外圈以英文环绕,以便与外商交易;背面蟠龙居中,上下镌“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三分”字样。因英文置于字面,又称“广东七三反版”,是中国近代机制银币的开山之作。币模由英国著名雕刻师艾伦·韦恩(Allan Wyon)设计雕刻,原模刻妥后,伯明翰喜敦造币厂铸有少量镜面状态的银质样币用于存档,币模转交广东钱局量产。
设计生产七钱三分银币的本意是“与洋银一同行用”以抵制之,故比市面流通的墨西哥鹰洋重一分。但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实下,广东钱局铸造的七钱三分系列银币,因分量稍重反被囤积私毁,亏耗严重,只短暂生产,实际制成的数量有限,同时因含银较多,大半被回炉改制,故整体存世量不多,早已成为业界趋之若鹜的名珍。而喜敦造币厂原铸的镜面版精制样币,存世寥寥可数,历来被藏家奉为近代机制币顶级珍品。
此枚即为喜敦原厂所铸,精整度明显高于广东版,工艺精湛,品相臻于完美,SP66+之评分雄霸PCGS榜单首位,具有不可估量的机制币收藏与货币史料价值。
19世纪末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
Lot 1786
1890年“广东七二反版”库平七钱二分(PCGS SP62)、三钱六分(PCGS SP62)、一钱四分四厘(PCGS SP62)、七分二厘(PCGS SP62+)、三分六厘(PCGS SP55)银币样币全套五枚
来源:香港著名钱币收藏家黄华枢(Wa She Wong)旧藏
纪录:2010年12月3日美国邦地尼奥(Ponterio)公司香港“黄华枢中国钱币集藏”专场拍卖会,拍卖品第220号
出版:七钱二分银币样币为张璜编著《中国银圆及银两币目录补遗》第16页图177号原物
1889年,在七钱三分系列银币发行不畅的情况下,两广总督张之洞采纳英国汇丰银行建议,将“壹圆”主币的重量由七钱三分减至七钱二分,其余面额依序递减。广东钱局在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提供的模具基础之上加以修改,正面中间仍为满汉文 “光绪元宝”四字,外圈以英文环绕;背面蟠龙上下镌“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二分”,部分面额的模具在蟠龙两侧各添加一花星。由于洋文与汉字同列一面的设计与其他省份银币相反,当局认为不合体例,遂未量产。广东钱局遂将“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二分”改列正面,英文镌其背后,于1890年5月大量铸造流通。因此,“七二反版”系列是第一套真正在中国制模并铸造的机制银币,在中国近代铸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由于“七二反版”仅压印少量样币,每种面值均凤毛麟角,本场全套五枚样币同时震撼登场,且“系出名门”,于内地公开拍卖绝无仅有,堪称中国近代机制银币殿堂级珍品。目前已知由私人藏家秘藏的“七二反版”全套样币,仅有二个整套,此套即为其中之一。每枚样币均呈类镜面,雕刻精美,铸工精湛,其中三钱六分、三分六厘为PCGS公司评级纪录第二名,其余三枚均冠居该公司评级榜单之魁首。自2010年香港“黄华枢中国钱币集藏”专场拍卖会以后,此套珍罕样币再度华丽现身,无疑将成为奠定藏家收藏地位的重器,拥有可成大家。
刊于1888年5月19日伦敦《Graphic》杂志的广东钱局厂景素描图,其厂房规模长约200米,宽约130米,有造币机器90台,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造币厂
更多精彩内容....
诚轩18秋拍·现当代艺术丨“另类”伤痕:张晓刚的《血缘系列》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