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达军摄影作品展11月9日下午4.00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1月9日,著名摄影家王达军“道?道”摄影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与此同时,他的专著《问道》大型画册亦由四川美术出版社面向社会出版发行。
历经15年的研究和拍摄,王达军用影像记录和表现巴蜀民间道文 化场景、仪式和道人的生活形态,并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将道家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义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被称为一部生动、鲜活的影像版“巴蜀道教百科全书”。
在摄影界,王达军一直以其独树一帜的西部风光影像著称。他和摄影家袁学军、王建军一起纵横数万里的“三军进西部”,开拓了中国风光摄影的新领域与新气象,迄今仍是为人称道的壮举,并由此奠定了“三军”中国西部风光摄影领军者的地位。
01.
从文艺青年到杰出摄影家
1953年8月,王达军出生于重庆江津的一个中医家庭,受父母的影响,王达军从小极具艺术天赋。17岁,几经波折,王达军终于参军进入部队演出队,在从事航空摄影的哥哥王达源的影响下,开始对摄影产生浓厚的兴趣。
1988年,第一次投稿的王达军凭借8张《喜马拉雅之光》风光摄影作品,斩获第15届全国影展艺术风格奖;他的《大地系列》《通途》《田园》在1990年第16届全国影展中,分别获得了金奖、铜奖和优秀奖;1992年,他又以《西部风光》系列获第二届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同年,他和吴印咸、陈复礼、高帆、简庆福、钱万里、王苗等摄影名家一起,参加了《中日摄影名家20人联展》。
02.
三十多年来,从未间断的人文摄影
然而对于王达军来说,风光 并不是他摄影创作的禁锢。
从1993年开始,王达军从未间断过对不同题材的拍摄创作。他历时4年多用心血凝结的5本《中国石窟雕塑全集》西南部分的石窟雕像画册,填补了西南地区石窟雕塑艺术在图像上的空白;他深入近200座藏区寺庙和整个羌族地区拍摄的《四川藏地寺庙》和《飘逸的云朵·羌族服饰》画册,迄今仍是研究中国藏传佛教和古老羌族颇具代表性的图像文献。
而在他的众多作品中,耗时15年拍摄的巴蜀道文化系列影像,更让他的摄影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被业界称为有坚持又有创新的摄影家。
03.
历时15年巴蜀问道
作为中国唯一的原生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伴随着中国文明数千年历史进程,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巴蜀地区作为道教的发源地,目前仍较完好地保留着民间道文化形态,而在过去,却鲜有摄影师用图像来系统反映道教。
说起道文化系列的创作,王达军说自己的拍摄纯属偶然。
2003年,他在三台县郪江古镇巧遇一场城隍庙会,复杂神秘的仪式、庙会的规模和参与者的虔诚与投入深深吸引了他。
此后,王达军深入学习和研究道文化,在遍访川渝两省市近百个道观的基础上,对其中二十余个道观和十余处民间道文化特色比较浓厚的地方进行重点拍摄。在历时15年的持续拍摄中,王达军留下了许多如今已不多见的民间道文化场景、仪式,以及道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在创作过程中,王达军不断尝试通过各种摄影方式与技术的转变,去向人们诠释他心中所理解的“道”,也是对摄影之“道”的一种突破。通过既写实又写意的影像,恰到好处地展示了道文化的真实与超脱,用生动、鲜活、具象的方式充满艺术感地表现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理义和韵味,被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唐诚青称为:一部 影像版的“巴蜀道教百科全书”。
本次展出的作品,是从王达军历时15年拍摄的影像中精选出来,分“道观道人”、“道的仪式”、“道在民间”三个部分进行展示。道观是供奉、祭祀和朝拜神灵的场所,道人在道观中体道悟道,过着自然、朴素、内心平和而充实的修道生活,在坚持修持的同时,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道教斋醮科仪宏大的法坛仪式、细腻的科仪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现程式,令人叹为观止。而在巴蜀民间,特别是在一些乡村,城隍、土地、灶神、财神、药王、嫘祖和文昌帝君等道教俗神仍受到人们的尊崇,有些已经演变为传统的民俗活动,不断丰富着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关于展览的主题“道·道”,本次影展的策展人王庆松说:“前一个道,指东方哲学之道;后一个道,是王达军四十多年摄影艺术生涯的摄影之道及其人生之道,也是王达军‘问道’之旅摄影作品的总结和展示。”
从80年代开始涉猎风光摄影,到90年代崭露头角、2000年的硕果累累,到现在的影像汇集,王达军的每一个十年,都是一步新的阶梯。从风光、文献、到宗教,王达军一路“问道”,也一路“得道”。
名家点评
王达军把道文化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更多地融入他的摄影艺术创作之中,着力表现一种具有东方哲学的玄妙、隐逸美学和人文关怀的精神。
——当代摄影艺术家、策展人 王庆松
这么多年,王达军把摄影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既有坚持又追求创新。他这十几年默默做的道教题材,已经不是简单的记录与呈现,而是来自心灵、来自情感、来自他独一无二的艺术基因。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影像学者 陈小波
王达军以摄影方式寻道、问道,历时15年,由学术探索到摄影艺术表现,经历了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问道”与“问法”相互促进,最后形成了现在的道法合一的“道·道”影像作品。
——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李树峰
王达军无意造出一部虽然好看,却徒有其表的图像集子。他用中国人的方式为中国的宗教造像,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留影。他完成的不仅是一部摄影作品,也是中国人特有的心灵与生活写照。
——评论家、资深图片编辑 李楠
摄影家王达军从影像的角度入手,用镜头记录、捕捉和表现道教,为巴蜀道教文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影像。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唐诚青
王达军简介
王达军,原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成都国际摄影文化交流协会执行主席。
王达军1972年学习摄影,数十年钟情于青藏高原和巴蜀大地,重点拍摄中国西部风光、蜀地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藏羌风情和巴蜀人文等题材,先后拍摄出版《安岳石窟艺术》《四川藏地寺庙》《飘逸的云朵?羌族服饰》《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问景》《问道》等20余部大型摄影画册,作品《大地系列》曾获第16届全国影展金牌奖,两次荣获中国摄影金像奖,是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家之一。
作为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视觉语言的摄影家,王达军以其雄奇壮美的西部风光影像著称于世,是中国西部风光摄影的实践者和探索者;他为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中国石窟雕塑全集》拍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西藏等地的石窟,用心血凝结了5卷大型画册,不仅为中国石窟雕塑艺术留下了珍贵的视觉文献,也填补了西南地区石窟雕塑艺术在图像上的空白;他所拍摄的四川藏地寺庙和羌族服饰等一系列人文画册,迄今仍是研究藏传佛教和古老羌族的图像文献;特别是他历时15年拍摄的巴蜀道文化系列影像,更让他的摄影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被业界称为有坚持又有创新的摄影家。
Brief Introduction to Wang Dajun
Wang Dajun, former vice chairman of the China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and former president and editor-in-chief of the Sichuan Pictorial Magazine, is an adviser to the China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chairman of the Sichuan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and executive chairman of the Chengdu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Culture Exchange Association.
Wang Dajun learned how to take photos in 1972. His lens has focused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Sichuan Province and Chongqing Municipality for decades, covering natural scenery in West China, UNESCO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Sichuan, Tibetan and Qiang customs and humanity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20 large photo albums, including“The Grotto Art in Anyue,”“Monasteries in Sichuan’s Tibetan Area,”“Wispy Clouds Qiang’s Clothing”and“Taoism.” His“Series of the Earth”(a group of photos) won the gold medal in the 16th National Photographic Exhibition and won the China Photography Art Gold Image Award twice. He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photographer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s a photographer with a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and unique visual language, Wang Dajun has been famous for his photos featuring magnificent scenery in West China. He is a practitioner and explorer of West China’s scenery photography. He took photos of grottoes in Sichuan, Chongqing, Yunnan Province, Guizhou Provinc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nd Tibet for“The Complete Works of Chinese Grotto Sculptures,”a national key publication project. The five large albums with his contribution not only keep valuable photos for Chinese grotto sculpture art but also fill in the blank in the photos of grotto sculpture art in Southwest China. Taking photos for a series of album such as “Monasteries in Sichuan’s Tibetan Areas”and“Wispy Clouds Qiang’s Clothing,”he deeply experienced the more profound exploration space of photography. He spent 15 years taking a series of images of the Taoist culture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making his photography art reach a new height. And he is called a persistent and innovative photographer by fellow photographers.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