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梦·承泽 琴师 艾兵
▲ 视频丨琴师 艾兵
视频制作:魏耕
作为京剧主要伴奏乐器的京胡,除了有其独特的音色与演奏技法,它与京剧演员之间珠联璧合的配合也是京剧艺术的一大魅力。
北京京剧院京胡琴师艾兵说:琴音就是琴师的嗓子,演员用肉嗓子唱,琴师用他的乐器跟他一起演唱。
艾兵是京胡圣手燕守平先生的入室弟子,有人以“龙相”来形容艾兵的演奏:
不动时,缄默端重,稳如青松。
动时,撒然狂狷:右手运弓,娴熟飘逸;左手运指,灵巧坚实仿佛蛟龙戏水。
* 京胡泰斗徐兰沅曾用这样一段话评价操琴者:在众多能够真正称得上够份儿的琴师中,又根据其操琴特征可分为龙、虎、狗三品。
在这次“寻梦·承泽”11月即将演出的《乌盆记》排练现场,看艾兵老师与杜镇杰老师对唱腔就能感受到他们长久以来的默契。
自“寻梦·承泽”项目开始,艾兵就一直担任琴师,艾兵表示,一方面是因为与杜镇杰20年的“黄金搭档”关系,不仅在表演中能达到统一,在艺术追求上也非常契合。
另一方面是因为“寻梦·承泽”推广和发扬传统老戏的定位与自己的审美一致。

▲ 在“寻梦·承泽”演出中的艾兵
对于京胡与京剧演员的关系、京剧的传统与创新,以及对“寻梦·承泽”这一持续4年的系列演出,在艾兵作为琴师的视角里有他的理解和感想。
「京胡完全跟唱一模一样。」
艾兵认为,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各有特点,与京韵、单弦的套路不同,京胡完全跟唱一模一样。演员用肉嗓子唱,琴师用他的乐器跟他一起演唱,比如托、衬、垫……完全跟他同步,有时甚至比唱更为繁杂。对唱腔的理解必须与演员保持一致。京剧讲究的“一棵菜”其中也包括了乐队的精神,要达到高度统一。两人的想法一致,呈现出来的东西才能天衣无缝。
「与杜镇杰老师相识20多年,默契也来自于我们各自从老师那里传承的东西。」
琴师与京剧演员的组合一般是自由结合,很多京剧名家都有固定合作的琴师,如马连良与李慕良、张君秋与何顺信、裘盛戎与汪本贞、余叔岩与李佩卿等,他们在艺术表达上能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这样的配合也对京剧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谈到与演员培养默契的方法,艾兵表示首先要对唱腔谙熟于胸,并且对演员的演唱风格、节奏、习惯以及台上的即兴变化非常了解。这需要苦练和长期的磨合。在这一点上艾兵与杜镇杰的搭档关系有一些“自然天成”。艾兵说:“我跟杜老师已经认识20多年,他的岳父马长礼老师和我的老师燕守平先生,他们当年也是搭档,我们各自由老师传授的东西也自然地重合过来,有一种水到渠成的延续。”
在“寻梦·承泽”的舞台上,观众的掌声与喝彩声不只给演员,还有很多是给琴师。在与杜镇杰的配合中,常常有令人难忘的精彩时刻:
比如,在《文昭关》中有一段【慢板】一句是“一连几天我的眉不展”,一般人唱“眉”字都要把它唱满了,整个旋律都在唱这个字。杜叔唱的时候“眉”字就短短的一点,某几个字会空一点给艾兵老师发挥,艾兵老师也会在杜叔行腔的过程中把琴顿住,让杜叔自己把腔走完。杜叔这段唱的沉郁顿挫,艾兵老师也傍的严丝合缝。每次到这段的时候总能要下巴掌来。
—— 以上来自戏迷观后感

▲ 杜镇杰《伍子胥》剧照
2017“寻梦·承泽”演出
* 《文昭关》,又名《一夜须白》,讲述的是伍子胥的故事。关于伍子胥怎么过的昭关,京剧舞台上一直有两种呈现,打过昭关的叫《武昭关》,计过昭关的叫《文昭关》。
艾兵说与杜镇杰一起演出中这样双方都感到很尽兴的时刻经常有,“京剧在一定的规范程式以内有着高度的自由,这种自由就是魅力。就像相声,同样一段也许这个人说你就会乐,换一个人就没有反应,这要讲求一个度。他有什么想法,他的小暗示我得立刻懂,通过多年的合作,我会熟悉他的习惯和特点,他在演出中用怎样的语言来对我交代。”
「听故事越新越好,看京剧越老越美。」
对于京剧,艾兵有他的见解:
京剧是演员的艺术,角儿的艺术,看的重点不是剧情,不是调度。这么多年演《玉堂春》,总是很多人爱看,剧情早已烂熟但他们看的是什么?对于老戏迷,听到《玉堂春》第一反应不是苏三,而是谁演这个戏、不同的演员会怎么处理……看的是人。
剧情不是完全不重要,它是一个载体,在这个载体中来设计唱腔,但重点是通过这个载体来展现演员的技艺。京剧难在技艺,因为这种技艺是要在正确的方法之下通过长期不断的锤炼才能掌握的。很多京剧艺术家甚至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塑造一个人物,除了用技艺还融入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和体悟。如果用京剧仅仅是讲故事就太委屈它了。它的剧本跟话剧不一样,京剧的剧本相对简单,主要用这个剧本将京剧程式的美装进去。京剧是“欣赏”,电影要说“欣赏”就不太准确了。生书熟戏,看京剧越熟越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味。
「艺术是相通的,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独特的美,大家各尽其美才是美的繁荣。」
在各类演出丰富多样的今天,京剧不如曾经繁荣,很多人认为京剧太陈旧,也有人呼吁京剧创新、跨界、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在艾兵看来什么东西都有它自己的特色,没必要为了迎合什么去改,什么时代流行什么东西,怎样的观众喜欢怎样的艺术形式,都应该存在,不能为了适合当代就去生硬的跨界,跨界可以,但真要把京剧骨子里的美、那种程式改了就是对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破坏了。
曾经是二胡神童现在成为著名京胡演奏家的艾兵有一个学钢琴的儿子,对于不同的乐器艾兵认为所有乐器和艺术手段都是相通的,不管是二胡还是京胡,钢琴还是提琴,达到目的就是美,就像演唱会、歌剧、话剧……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这种艺术的共通性可能会让你在看演唱会时突然联想到京剧某一场戏带来的感动。
“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美,你保留你的美,他保留他的美,大家各尽其美,才是良性的,这个世界的美就更加丰富,可供不同年龄和不同审美的观众选择的范围也更大。”艾兵这样说。
至今已走过4个年头的“寻梦·承泽”在戏迷心中已成为“传统老戏”的演出品牌,从4年前大量赠票到今天一票难求,“寻梦·承泽”让越来越多从不看京剧的年轻人走进京剧辉煌的文化中,用杜镇杰的话来说“京剧一旦喜欢了,就是一辈子。”
“寻梦·承泽”2018年收官演出
11月2日 长安大戏院
《金山寺·断桥·雷峰塔》
剧情简介:钱塘许仙与白素贞互生爱慕,后成婚。金山寺僧法海嫉妒二人,暗告许仙白乃蛇妖所变。许仙上金山寺进香多日不归。素贞偕小青至寺内找法海索夫,法海不允,素贞乃聚集水族水漫金山。法海也找来天兵天将。素贞因有孕体力不支败退下来,至断桥,许仙赶来。小青恨许仙负心,拔剑要斩,素贞因夫妻情深为许仙一再解脱,三人合好。后素贞产下一子,取名士林。法海于婴儿弥月之期,将素贞摄入金钵,压在雷峰塔下。士林长大成人,得中状元,至雷峰塔探母,母子重逢。
观看导赏:《金山寺·断桥·雷峰塔》这出戏唱、念、做、打并重,既有大段的唱腔,还有繁重复杂的打斗和优美的舞蹈动作,是对演员功夫的全面展示。《金山寺》一折,以武打为主,唱腔就是昆曲曲牌;《断桥》一折则是通过大段的西皮唱腔来表现白素贞对许仙的爱、怨、恨,情感挚烈。《雷峰塔》一折中也有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演员不仅要有深厚的基本功,还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让观众看到、感受到那种动人心魄的美感。
剧中人——扮演者
白素贞——张慧芳
许 仙——包 飞
小 青——慈海源
法 海——裘 识
许士林——周晓盟
小沙弥——孙世民
龟 帅——曹阳阳
琴 师:艾 兵
鼓 师:刘 洋
笛 子:万 鹏
舞台监督:刘书俊
11月3日 长安大戏院
《霸王别姬》《乌盆记》
剧情简介:
《霸王别姬》故事叙述西楚霸王项羽有勇无谋,刚愎自恃,亲率大军直入九里山,中韩信诱兵之计,被困垓下。项羽知大势已去,抚骓长叹;虞姬拔剑作舞。时汉军攻急,虞姬恐误其行,持剑自刎,以绝项羽恋念。
《乌盆记》 北宋时期,南阳绸商刘世昌结帐回家,与其家仆刘升行至定远县遇雨,借宿窑户赵大家。赵大夫妇,窥其行囊沉重,顿起不良,设计将刘世昌主仆药死,砍为肉酱,杂以泥土,烧成乌盆。事隔数年,毫无破绽。刘世昌冤魂经钟馗指点前去鸣冤。适有张别古至赵大处讨草鞋钱,赵大坚持不给钱,将此乌盆给了他。张别古取盆回来,忽有鬼声自盆出,诉冤甚苦。最终,张别古持盆至包拯处首告,包公准告,签提赵大,一鞠而服。
▲ 《霸王别姬》剧照(摄影:蔡佳钰)
▲《乌盆记》剧照(图片来自于网络)
观看导赏:
《霸王别姬》是梅兰芳先生最具代表性且常演不衰的一出经典剧目,也是梅(兰芳)派学员必学的戏。这出戏主要表现了项羽被困垓下后,虞姬与他诀别之前的一段情感戏。这出戏悲壮且悲凉,虞姬对霸王无比眷恋,但却为了不拖累项羽在无奈中选择了自刎。这一切的情感流动都用京剧的唱念做打、程式性来进行呈现。观众既能听到非常优美的唱段,又能欣赏到虞姬配合“夜深沉”曲牌表演的一段“舞剑”。“霸王项羽”的表演也非常难,需要对剧情、人物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让观众感受得到他和虞姬之间的深情。
《乌盆记》是一出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结局,符合观众情感诉求的戏。其中有一段以叙述为主的唱段,是刘世昌的鬼魂向张别古哭诉他被害过程的唱段,非常讲究用情,它通过旋律、内涵来体现刘世昌内心的委屈、悲苦,非常打动人。剧中也有幽默诙谐的地方,令观众捧腹。
经典唱段:“老丈不必胆怕惊”、“未曾开言泪满腮”等。
《霸王别姬》
剧中人——扮演者
虞 姬——张慧芳
项 羽——韩巨明
《乌盆记》
剧中人——扮演者
刘世昌——杜镇杰
张别古——黄柏雪
包 拯——方 旭
钟 馗——王博文
赵 大 ——孙 震
刘 升——孙世民
琴 师:艾 兵
鼓 师:刘 洋
舞台监督:刘书俊
11月4日 长安大戏院
《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
剧情简介:明初,皇帝驾崩,太子年幼,太子之母李艳妃暂理国事。李艳妃之父李良起意篡位,定下一计:约定暂代皇帝,等太子长大成人再还政。李艳妃欲从之,李良又命文武百官签字画押。老臣徐延昭识破奸计,出面阻止,并号召其他官员拒签,但只有兵部侍郎杨波支持徐延昭。朝堂上,徐杨二人力谏不可让位,李妃不从,将二人赶出朝堂,声明永不录用。李良原形毕露,将李艳妃打入冷宫。徐延昭夜探皇陵,在先王灵位前感慨万分。杨波数子领兵勤王。徐杨到冷宫救出李艳妃。
▲《大·探·二》剧照
观看导赏:《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这出戏是观众耳熟能详的传统经典剧目,讲述的是明朝的故事,剧中有许多历史典故。它是生、旦、净并重且各放异彩的剧目,其中一段生、旦、净三个角色的三重唱,一环扣一环,唱腔酣畅淋漓,观众听得也很过瘾。
经典唱段:“臣不奏前三皇后代五帝”、“千岁爷进寒宫休要慌忙”等。
剧中人——扮演者
杨 波——杜镇杰
李艳妃——张慧芳
徐延昭——方 旭
李 良——韩巨明
杨波(中)—裘 识
赵 飞——包 岩
四公子——周晓盟
琴师:艾兵、裘新
鼓 师:刘 洋
舞台监督:刘书俊
---------
演出时间:2018.11.2-11.4(每晚19:30)
演出地点:长安大戏院
*以上演出均可在大麦网购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