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今年恰好有看过一个展览
那么你看到这熟悉的画风,
就一定能想起下面这位画家的名字
▼
Alphonse Maria Mucha
阿尔丰斯·穆夏
来自捷克“新艺术运动”的大师级艺术家,
凭借极具特色的个人作品而广受大众欢迎。
穆夏的创作经历几乎就是“新艺术运动”的一个缩影,他的创作涵盖了招贴画、油画、雕塑、书籍插图、建筑设计、室内装饰、首饰设计、彩色玻璃窗画等许多艺术领域,还包括家具和咖啡壶等日用品的设计以及大量的商品包装画。
而其中那些被他称为"穆夏风格"的招贴画展现了成熟的追求极端唯美的新艺术曲线装饰风格,几乎成为新艺术招贴画的同义词。
▼
《星座》Zodiac(又称《黄道十二宫》)
彩色版画,65.7cm x48.2cm,1896年
《星座》是穆夏设计的最广受欢迎的海报。画面描绘的是一位高贵的女子清晰而引人注目的轮廊,她佩戴着精美而繁复的珠宝,象征着画中女子尊贵的身份,象征黄道十二宫的星座该环绕着排列在圆形背景之中。这个设计最初是为尚普努瓦的公司所制的日历。其后,《羽毛》杂志的主编莱昂·德尚购买了该设计的经销权,并以日历形式进行销售。与此同时,设计还被《羽毛》杂志冠名,作为装饰面板出售。
《四季》,The Seasons,
彩色版画,54cmx103cm,1896年
这个设计描绘的是一个流行而经典的主题。穆夏将四季拟人化——用四个仿若仙女的女性形象分别表现,绘制出由四块装饰面板所组成的一个系列。每一个画面都以与各个季节相对应的季节性景观作为背景,同时捕捉到了属于各个季节的氛围——天真纯洁的春季、风情万种的夏季、硕果累累的秋季以及冷若冰霜的冬季。与此同时,四幅画面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表现自然界的和谐循环。该系列装饰面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们被改编成多种形式出售,其中包括将四幅画面同时印在一块面板中的装饰画。
“花”(The Flowers),1898年
在这个系列中,穆夏将四种花拟人化,通过描绘四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来表现花的视觉印象,并传达出每一种传统的“花的语言”的象征意义。
▼
穆夏的作品大多描绘女性的形象,这些极具诱惑、抚慰人心的女性形象被冠以“穆夏的女人”之名。而在这些作品当中,以他为著名女演员莎拉·伯恩哈特设计的那些鲜明、精美的海报尤为突出。
莎玛丽丹(La Samaritaine),1897年,彩色版画,173cm x 58.3cm
《莎玛丽丹》于1897年4月14日首演。该剧的主题借鉴了《圣经》中一个有关撒玛利亚妇人福蒂娜的桥段。海报中的伯恩哈特被描绘成福蒂娜的模样,手持一口大水缸,暗示着她与耶稣的相遇,以及她渴望成为耶稣的追随者中的一员的强烈意愿。在她身后靠头部的位置,有一道用希伯来字母装饰的光晕,以及用希伯来字体格式所写的“莎拉·伯恩哈特”,这些元素大大烘托了戏剧的氛围。
茶花女( La Dame aux Camelias)1896年,
彩色版画,207.3cm x 76.2cm
歌剧《茶花女》源于亚历山大·仲马的同名小说,并于1852年被搬上歌剧的舞台。伯恩哈特于1896年9月30日首次演出新的版本。这幅海报便是为这次首演准备的。穆夏将悲剧的女主角卡米尔描绘成一个身着精致礼服的现代巴黎女子。这幅海报不仅颠覆了本剧昔日的古板形象,还对当时的时尚潮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吉丝梦坦(Gismonda),1894年,彩色版画,216cm x 74.2cm
在这幅海报中,穆夏将伯恩哈特描绘成一个身着长衫、佩戴兰花头饰的散发着异域风情的拜占庭贵族妇女的形象,她的手中举着一束棕榈枝。这套戏服被用于本剧的最后一幕,也是该剧的高潮部分——吉丝梦坦加入了棕榈周日游行的队伍之中。就画面的构图而言,慕夏将真人大小的人物安置在一个拱形的平台之上,旨在刻画吉丝梦坦的尊严和个性之美,而非简单地表现其现实价值或是讲述个故事。
罗朗萨丘( Lorenzaccio),1896年,彩色版画,203.7cm×76cm
《罗朗萨丘》是由阿尔弗雷德·德·缪塞于1834年写下的著名戏剧,背景设定为16世纪的佛罗伦萨。伯恩哈特于1896年12月3日首次演出该剧。这一次伯恩哈特扮演的是一个男性角色——伟大的罗朗萨丘。罗朗萨丘刺杀了亚历山大·德·梅迪西——佛罗伦萨的暴君公爵和他的表亲。为了体现罗朗萨丘风流倜傥的公子形象,穆夏用拱形的窗户作为背景,映衬和烘托出罗朗萨丘“S”形的优雅身体曲线,并同时着重刻画伯恩哈特的面部表情,以此勾勒出这位正在沉思和酝酿一场谋杀的英雄的形象。
▼
与别的艺术家不同,穆夏不只是位画家,同时也是一位摄影师,他利用摄影技术来辅助他的创作。他让模特儿摆出他所需要的姿势后拍成照片,然后以照片为基础,在画面上对服饰和头发进行整理加工,经过特别的构图再加上花卉及植物花纹的装饰,最后完成他的创作。
他的很多招贴画的素材都来源于照片,他为伯恩哈特所画的许多海报也是来自艺术家的剧照或画家本人为她拍的照片。
模特在穆夏的工作室里摆姿势
(Model posing in Mucha's studio), 巴黎,1900
模特在穆夏的工作室里摆姿势,
(Model posing in Mucha's studio) 巴黎,1899-1900
▼
‘’
“我希望能成为一名为人民作画的画家,
而非一位纯粹追求艺术本身的艺术家”
穆夏的一生都在为自己国家的独立与和平而奋斗,为此他还创作构思了“斯拉夫史诗"(The Slav Epic)这一系列里程碑式的作品。
这一宏篇巨制描绘了包括捷克在内的斯拉夫民族从史前到十九世纪的漫长历史进程的有纪念意义的场面,整个主题包括二十幅尺寸巨大(610╳810cm)的油画作品。
▼
穆夏参加“斯拉夫史诗”(The Slav Epic)系列作品的首次展览,1919年
“斯拉夫史诗” (The Slav Epic)1928,彩色版画,123cm x 81.2cm(局部图)
“斯拉夫史诗”系列之03:斯拉夫礼拜仪式的介绍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lavonic Liturgy)
“斯拉夫史诗”系列之20:斯拉夫人的崇拜:仁爱之斯拉夫民族
(Slavs for Humanity)
▼
穆夏语录
①
著名市民会馆里的,市长大厅内部设计都是由穆夏打造
“ 我坚信,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
只有深深扎根于自己的民族根本,不间断地、
有序地稳步壮大,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②
为布拉格圣维特大教堂设计的彩色玻璃窗
“艺术家必须始终忠于自己和他的民族根基。”
③
《梦》,彩色版画,1897年
“人类与动物的身体、线条的乐感,
以及那些从花朵、树叶和果实中散发出的色彩,
构成一首奇妙的诗歌,
成为我们的双眼和品味无可争议的导师。”
④
拜占庭发饰:金发(The Buzantine Heads:Blonde)
1897年,彩色版画,34.5cm x 28cm
“ 艺术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感受,一种精神的诉求。”
书籍推荐
①
慕夏 Mucha【TASCHEN Basic Art系列】
穆夏是捷克艺术家。通过他对装饰艺术形式的认知,他定义了“世纪末”的艺术文化。本书以艺术时间为线索,从初次去摩拉维亚的旅行开始,以叙事讲解和艺术鉴赏相结合的方式介绍艺术发展的历程和穆夏对艺术的见解。
②
穆夏的世界 The World of Mucha
旅居巴黎与捷克两处梦幻国度的画家──穆夏的豪华作品集,由评论家海野弘撰写解说。
阿尔丰斯·穆夏(1860-1939)以「新艺术主义」风格,创造出优美的装饰艺术作品。他经历巴黎的美好年代之后前往美国,而后回到心爱的祖国。本书以印刷精致的画作,搭配解说及穆夏生平介绍,收录370幅图画,包括边缘有华丽装饰的画作、海报设计、书籍与杂志插画,巨作《斯拉夫史诗》等。跟一般的名画欣赏书文图并列不同,以整页呈现画作,不让文字干扰欣赏。封面并印上银箔,呈现美丽的效果
③
阿尔丰斯.穆夏原版画册
Alphonse Mucha:Masterworks
阿尔丰斯·穆夏是一位很有极具的艺术家,他是新艺术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因其在众多绘画、海报、广告设计中展示的创作才华而深受人们喜爱。
在这本原版画册中,作者用简洁的文字赞美了他的全部作品。
扫描文中二维码,即可购买以上推荐书籍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