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木画廊创始人乐睿昕(Rachel Lehmann)和慕德伟(David Maupin)。图片由立木画廊(香港、纽约及首尔)提供。
既拥有国际知名的重量级艺术大咖,也支持正在冉冉跃升的艺术新星,立木画廊(Lehmann Maupin)22年来一直保持着开放的艺术态度和不断创造新鲜艺术景观的活力。
除在纽约、香港及首尔均设有画廊空间之外,立木画廊又在纽约切尔西开设了全新的空间(纽约西24街501号)——这个空间毗邻纽约标志性的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 外观设计创新地与城市景观融合,并能创作展示特定场域艺术作品。新空间于9月6日举办了开幕展,全面呈现了艺术家丽莎·露(Liza Lou)近三年来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其中包括刚在第21届悉尼双年展上展出的大型创作The Clouds ——一件长达一百英尺的织物绘画作品。


立木画廊纽约西24街501号。图片由立木画廊(香港、纽约及首尔)提供。
立木画廊带来的展览不乏视觉与心灵的双重冲击。画廊尤其不遗余力地支持能够挑战视觉感官的突破性艺术创作,涉及议题包括身份认同、社会关系、政治与文化等等,作品类型和创作媒介多样,呈现出一件件观念与形式都令观者和藏家印象深刻的艺术作品。
而谈到选择合作艺术家的标准,画廊的两位共同创始人乐睿昕(Rachel Lehmann)和慕德伟(David Maupin)认为,“他们必须具备自己独一无二的视角,有着独特的利用媒材进行创作的方式,来传达完全属于他们自我的观点和思考。与我们合作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每一位艺术家都是真正的创新者,无论是他们的作品所选择的媒介形式,还是在这背后他们想要表达的理念。”
对话立木画廊创始人
乐睿昕(Rachel Lehmann)、慕德伟(David Maupin)
Q:立木画廊已经创立了22年,在这样一段相当长的历史中,什么是画廊最初与依然坚持的核心精神或理念?
Rachel: 我们建立立木画廊以来,一直抱持着以艺术家为中心的理念,从他们的角度来考量所有问题,并且在做出决策时非常注重艺术家的共同参与。比如说纽约刚刚开幕的新空间,在画廊设计的时候就征询了我们很多艺术家的意见。这样的做法从最初延续至今,我想这也是我们能够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David: 我们也始终致力于做国际性的策划项目,给我们的很多艺术家如徐道获(Do Ho Suh)、刘韡、翠西·艾敏(Tracey Emin)等提供了首次在纽约等国际重要艺术都市举办个展的机遇,这也给画廊发展带来很大的动力。现在我们已经将画廊拓展到中国香港和首尔,将国际重要的艺术家引入亚洲艺术视野,在中国香港空间,自2013年开设以来,立木画廊代理的艺术家如大卫·萨利(David Salle)、 嘉芙莲·奥比(Catherine Opie)、吉尔伯特与乔治(Gilbert & George)、亚莉克丝·普拉格尔(Alex Prager)等,目前香港空间正在展出美国知名艺术家玛丽莲·敏特(Marilyn Minter)个展。


 玛丽莲·敏特
玛丽莲·敏特
香港立木画廊展览现场
2018年8月30日至10月27日
摄影: Kitmin Lee
图片由艺术家及立木画廊(香港)及Salon 94画廊(纽约)提供
Q:立木画廊未来发展的愿景是什么?
David: 我们真的非常期待看到我们的艺术家会怎样在纽约这个新空间中展现他们的艺术才华。这就是一个纯粹为艺术服务的场域,空间的建造方式适合于呈现多重形式、媒介的艺术作品。新空间开幕展呈现了美国知名艺术家丽莎·露,除了艺术家以“玻璃珠”为媒介的绘画、装置创作,在新展中特别的呈现了一件艺术家以创作过程为灵感创作的影像作品。空间的特定场域性为艺术家在未来做出创新并富有趣味的试验可能。
Rachel: 我们同时也希望继续着力发展全球的艺术藏家和喜爱艺术的观众,亚洲的两个画廊空间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发展,我和David每个月都会至少来亚洲一次,进一步深入拓展这个市场。



丽莎·露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of Clouds展览现场
纽约立木画廊,2018年
摄影:Matthew Herrmann
图片由艺术家及立木画廊(纽约、香港及首尔)提供
Q:为什么会选择以丽莎·露的个展作为纽约切尔西新空间的开幕首展?
David: 1996年我第一次在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看到丽莎·露的作品,当时也是艺术家第一个展览,恰好也是我们成立立木画廊的年份。尽管我们从2016年才开始代理她的作品,但我已经关注她的创作20年了。我们知道她在过去三年中都在专注于创作一系列充满挑战和惊喜的作品,并想要在画廊新空间开幕时对其做尽可能充分的呈现。这是丽莎·露在纽约睽违十年之后的首次个展,也是加入立木画廊的重要亮相。个展中的作品囊括绘画、雕塑、影像等多种形态,这也是切尔西新空间就容纳布陈形式多元的作品做出的一次完美示范。
 丽莎·露
丽莎·露
Pyrocumulus,2018年
布面油性涂料,玻璃珠编织,141.6 x 142.9 x 7.6 厘米
摄影:Joshua White
图片由艺术家及立木画廊(香港、纽约及首尔)提供

丽莎·露
Pyrocumulus (细节),2018年
布面油性涂料,玻璃珠编织,141.6 x 142.9 x 7.6 厘米
摄影:Joshua White
图片由艺术家及立木画廊(香港、纽约及首尔)提供

丽莎·露
Pyrocumulus (细节),2018年
布面油性涂料,玻璃珠编织,141.6 x 142.9 x 7.6 厘米
摄影:Joshua White
图片由艺术家及立木画廊(香港、纽约及首尔)提供
Q:在如今,当代艺术对人们的生活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艺术最了不起的地方又是什么?
Rachel: 从立木画廊的角度来说,我们感兴趣的是对整个人类文化领域都会带来直接影响的艺术家,而不仅仅是在艺术界发生作用。比如丽莎·露,她在南非建立了工作室,与30多位手工艺者一同工作。卡德·阿提亚(Kader Attia)在殖民主义遗产方面做着重要研究工作,并在巴黎创立了自己的艺术空间来做一些有意义的研讨和展览。艺术家在反映人类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记录着我们在社会发展中正身处何处。而最了不起的地方,是艺术家有能力通过艺术作品展现出所有这些复杂的事物,以他们超越语言、品位和文化背景的表达方式为我们所见。

当前展览与展览预告




关于立木画廊
立木画廊( Lehmann Maupin )由乐睿昕( Rachel Lehmann )和慕德伟( David Maupin )于1996年共同创办,展出来自美国、欧洲、亚洲、非洲及中东地区等艺术家作品,曾为众多重量级艺术家和艺坛新贵举办其于美国纽约的首次 展览。画廊一直不遗馀力支持能够挑战视觉感官的突破性艺术创作,展出大量概念性的个人探索或自我表述作品,涉及议题包括:性别、阶级、宗教、历史、政治、全球化。立木画廊在纽约拥有两个展览空间,由于对海外艺术家以及新兴市场机遇的持续关注,于2013年在香港增设展览空间,其后于2017年在首尔增设另一展览空间。如欲了解更多立木画廊艺术家资讯,请联系hongkong@lehmannmaupin.com,或浏览立木画廊网页www.lehmannmaupin.com、Facebook网页、Instagram、Google+、Tumblr(@lehmannmaupin)获取更多资讯。
欢迎关注立木画廊微信公众帐号:
立木画廊Lehmann Maupin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