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写:孟京辉戏剧工作室 丁小真
“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构?也许虚构本身也是现实,现实本身也存在虚构的部分,其实虚构本身就是真实的,也是构建的。这就像照镜子无限循环一样。我在努力搭建一个‘楚门的世界’,‘求仙学道’的人在戏剧里面生活,他们是真的生活,但观众也知道都是假的。”
——苏小刚谈《求仙学道》
以崂山道士的隐喻探讨关于梦想的本质,打通剧场幻象的无限可能,讲王生不甘每天都过着平凡的生活,梦想着一步登天式的成功故事,但这个故事又只是这出戏剧的冰山一角。
《求仙学道》排练场 摄影:丁小真
《求仙学道》的排练设在青蓝剧院,有些“工业风”的十几平米的排练场里有几面偌大的窗户,阳光总伴着风声悄然不觉的揉入室内的空气中,忽明忽暗,与排练中的哲学“报告”、戏曲唱白、舞蹈肢体一起“喜怒哀乐”,有节奏的变化着它的心情。而戏剧本身在排练中渐渐显出它迷人的侧影,每个演员都成了戏外孜孜求取的“王生”。戏剧在这里是自由的。
目前为止,我有幸和剧组见过四次,但说是见证了整出戏剧的托生过程似乎还不太准确,它的“舞台即兴创作”形式在国内并不常见,以致每次排练都有新的碰撞。而若要演出完整,演员、剧场、观众断然是是缺一不可,真正的悬念和惊喜最终还在剧场。
《求仙学道》排练场 摄影:丁小真
排练场的时光与舞台上的绽放不能同日而语。故事里的王生求仙学道非一日能功成,戏剧排练亦是如此,而其中喜乐,唯有参与者自知。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写下的诗句:All the world's a stage.如果世界是一座剧场,戏剧容纳了世间的一切——而苏小刚与他的《求仙学道》也浸没其中。
苏小刚
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独立戏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青年联合会委员,1、2、3戏剧联盟邀请计划发起人、艺术总监。出演作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青春禁忌游戏》《爱情归宿》《镜花水月》《艳遇》《僵尸公园》《都市囧人》《微连接》《蚂蚁没问题》《巴巴妈妈》《活着》《暴风雪》《公牛》《人生天地间》《临川四梦》。
导演作品:《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剧中剧》参与导演工作:《活着》《临川四梦》。
参演影片:《致命一击》《作证》《刑警队长》《李查德的完美情人》《一个勺子》《过火》。
配音作品:《保持通话》《财神客栈》《嫁个100分男人》《笑功震武林》。
“当代戏剧最厉害的就是模糊背景、时代,模糊一切,唯有你构建的“楚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的戏剧才是存在的。我不是在做纪录片,也不是在说问题,国外还有一种叫社会问题剧,就跟咱们的纪录片法制进行时似的,但是那个是最难的。”
“台词是这个社会上对话剧的认知,而台词和语言的发明其实是一种倒退,语言的发明让人彼此交流的方式更单调了。其实舞台上大部分出现的语言是不需要的。因为艺术本身就是精华,它不是一个纯自然的东西,而是某种提炼,语言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如何把它提炼出来,提炼之后我又怎样把这中间的所有东西融合。”
导演个人照
访谈收录:
Q. 您的《求仙学道》的创作灵感来源是什么?
苏小刚:就是聊斋里崂山道士的故事。
Q. 您是会在每部戏的排练前都带着演员做肢体训练吗?还是只是在这部戏?
苏小刚:每部戏都会,肢体训练本身不是肢体训练,而是相互熟悉,进入状态。
Q. 《求仙学道》的演员来自于不同行业,准确的说都不是学戏剧出身的,学音乐的、戏曲的、还有学哲学的,演员短期的表现力变化很惊人,他们这是短期的训练成果还是之前就有表演经验呢?
苏小刚:每个人都能通过短期训练激发出来,这是人的天性,你在生活中也会有喜怒哀乐,也会扮演角色。
Q.您为什么想排《求仙学道》,这个戏跟时代有什么关系吗?
苏小刚:太有关系了,这个时代很多人都追求结果,急于求成、一步登天,并不去体会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Q.如果给《求仙学道》设定一个词或一个意象,您会如何去解释它?
苏小刚:应该是“楚门的世界”。年轻人都看过《楚门的世界》,楚门活着一个虚构的世界里。那你说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构?也许虚构本身也是现实,现实本身也存在虚构的部分,其实虚构本身就是真实的,也是构建的。这就像照镜子无限循环一样。我在努力搭建一个‘楚门的世界’,‘求仙学道’的人在里面生活,他们是真的生活,但观众也知道都是假的。
Q.能简单谈谈这次创作吗?
苏小刚:我觉得文本只是文本,现在的原创非常难,谁能写得过名著呢?写不过。经过长时间的验证,名著最大的魅力是举一反三。名著本身不重要,好比它就是一个代名词,好比我们吃水果,你爱吃苹果、他爱吃梨、橙子,但统一都叫水果。这就是名著的关系,你从水果列举了很多类,但它都是水果。
Q.所以您现在的创作是倾向文本和二度创作同步进行吗?有了个大概方向、框架之后,下地排练,一起推进?
苏小刚:对。因为戏剧本身不是文学,我不是学文学出身的。戏剧有一半儿是排练出来的。
Q.咱们这个戏里会有融合很多肢体表现元素吗?
苏小刚:我觉得不是肢体,我觉得说肢体就狭窄了,有一个词叫行为,人在社会上的行为。演员在舞台上受的限制太多了,文本的限制,规范的限制,学派的限制。而现在,越来越自由了,训练方式也很多,没有一样可以说是绝对正确的。就是因为多了丰富了,戏剧本来的形式就多了。
Q:您是想通过戏剧解决什么问题吗?又如何看待实验戏剧和先锋戏剧?
苏小刚:戏剧不能解决问题,它得提出问题,如果戏剧失去了提问题的这个功能,那你可以不把它当艺术,就叫娱乐了。戏剧必然是是实验的,就连传统都是实验的,如果非要说传统是一成不变的话,那传统必然被淘汰。不要把实验变成变成先锋,先锋和实验是两回事儿。
演出时间
9月15日 19:30 9月16日 14:30
地点
国话先锋剧场
咨询、投稿、转载或商务合作请添加小编:NB-dog
↓ 点击原文 立即购票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