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家 王轶庶
编者语

王轶庶的照片探究了一些平凡场景中人类生存的可能性。他的照片通常不会指涉一个明确的含义或者叙事意图。其作品源于现实,却游离于现实;含义多样,却有着严谨的构图方式,在这种亦虚亦实之间:暧昧不定的场景,似是而非的群像,你难以界定在王轶庶的照片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Borderless | 2016-2017
王轶庶的摄影作品定然会让你停留、反复观看,然而最后却令你无迹可寻。从数百名身着红色制服的男人到奥威尔式的监视系统,王轶庶的作品令人惊叹而迷惘。

Borderless | 2016
他工作于乌镇 - 位于上海附近风景秀丽的小镇,在过去15年间,王轶庶已然是中国媒体界顶尖的新闻摄影记者。不论是记录大城市还是偏僻乡村,王轶庶的工作给予了他可以涉足中国各个角落的诸多机会。

Open-ending | 2009 - 2015

Borderless | 2016 - 2017
“很多观众告诉我,我的摄影同文学作品有着相似之处,因为这些画面似乎都具备故事情节。而实际上我在拍摄这些照片的时候,我并没有思考到叙事性。我只是倍感放松,并接受任何可能会发生在我身边的事。”

Open-ending | 2009 - 2015


Borderless | 2016 - 2017
作者的摄影态度是开放的:他并没有带着特定的目的去旅行,而是让自己的日常生活决定着其创作结果。“我认为摄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不论是实际拍摄还是题材选取上。我并不关心利用一个特定的‘题材’或是‘故事’来揭示现实。我所看到的一切都成为我的拍摄主体”。例如,王轶庶的作品《Borderless》(无国界)系列,就捕捉了他在中国和海外旅行时的偶然瞬间。这位艺术家从未想过《Borderless》会成为一种社会评论,他希望摄影能更加得“流动与开放”,而不是被固化在某一语境中。然而,大量的摄像头和朋友们身着雷同服饰的合影,正暗示了一个过度审查和同质化的世界。

Open-ending | 2009 - 2015
“我的经验是,一位摄影师应该顺应着他的直觉,自发地拍照。但我有时也会抽出时间仔细地构图。我一直都喜欢观赏画作。我喜欢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和许多其他的画家。”王轶庶凭着直觉拍照并不令人意外:他的作品含纳了由非传统角色所组成的难以捉摸的神秘场景。以这种方式他将观看的主权交给观者,让他们自行得出定论,对其作品的内容进行自由地展开与叙事。“一张照片是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我希望我的照片能被反复观看,并且观众每次都能从中提取出不同的东西”。

Open-ending | 2009 - 2015

Open-ending | 2009 - 2015

王轶庶。籍贯辽宁,1973年出生于甘肃。曾是中国顶尖的新闻摄影记者之一,其作品记录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可能性和转瞬即逝的时刻。现生活工作于浙江和上海。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当前展览
Current Exhibition
东行记:布莱恩·布瑞克和史蒂夫·麦凯瑞的亚洲摄影
Double Take: The Asia Photographs of Brian Brake
and Steve McCurry
2018.6.17-8.31


参观时间 10:30 - 17:30
周二至周日 Tuesday to Sunday
周一闭馆 Closed on Monday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1
(021) - 64289516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