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横置手机浏览全图↓↓
3038
王振鹏(元)?渡海应真图
手卷?水墨纸本
题签:元王振鹏白描应真图卷神品。邦瑞我兄珍藏,吴湖帆鉴定。
题跋:
1.王振鹏渡海应真图。元王振鹏以善写宫殿,尝奉敇製图。余曾见元宫图及大明宫等图。皆有大长公主题字。又见揭缽图,与此堪伯仲。此卷宋笺洁白如新,笔如游丝,尤见精采。为真定梁氏旧物,今归邦瑞吾兄祕笈。庚辰(1940)春日,吴湖帆敬观并识。钤印:倩盦
2.邦瑞兄得此,装於元王振鹏真迹卷後,永充供养。倩菴又识。钤印:吴湖帆印、梅影书屋
3.唐人书莲花经真迹。敦煌石室发现本。
4.丙戌(1946)长夏敬观。勇年。钤印:心斋长物
鉴藏印:蕉林、河北梁清标鉴定印、湖帆读画、潜川胡生、吴绍浣鉴藏、歙计屯父游陇所得
说明:
1.吴湖帆题签、题跋,孙邦瑞旧藏。
2.孙邦瑞(1903—1972)江苏江阴人,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书画收藏家,海上实业家孙煜峰(1901—1967)胞弟。其一生收藏颇丰,一大批收藏精品被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沈阳博物馆等国内重要博物馆所珍藏,在上海博物馆的捐赠者名录墙上镌刻有孙邦瑞的名字。孙邦瑞兼有地产、企业,与吴湖帆有通家之谊,与吴门梅景书屋弟子相熟。其藏品多由吴氏鉴定、题跋,著名者有陈道复《红梨卷》、王翚佳品《仿大痴山水》、恽寿平《携尊踏雪图》卷等。孙邦瑞也是《醜簃日记》中提到的常客。 经常与吴湖帆讨论书画。潘静淑去世的那段日子,亦是孙邦瑞悉心陪伴,左右操持为之分忧。
3.吴绍浣(清),字秋岚,号杜邨,安徽歙县人。清乾隆四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河南汝光道。精於赏鉴,所藏法书、名画甚多,南唐画家王齐翰绘宋徽宗题《勘书图》即为之旧物,著名藏者毕沅等散出之精品多为吴氏购藏。当时如彭元瑞、董诰、王杰、刘长沙诸相国所贡图籍、书、画,必经杜邨品题而後奏进。
4.“歙许芚父游陇所得”、是徽州收藏大家许承尧的收藏印。许承尧,曾单名芚,字际唐、芚公,号疑庵、婆娑翰林,室名眠琴别圃、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等。安徽歙县人,方志学家、诗人、书法家、文物鉴赏家。曾随甘肃督军张广建入陇,任甘肃省府秘书长、甘凉道尹、兰州道尹、省政务厅长等职。
“歙许芚父游陇所得”。钤该印之写经在各大博物馆图书馆都是珍稀之品,如安徽博物馆镇馆之宝《二娘子家书》,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上博、台北中央图书馆等敦煌遗书。
WANG ZHENPENG?monks cross sea
Hand scroll; ink on paper
画心:26×100 cm.?10 1/4×39 3/8 in.?约2.3平尺
题跋:27×189 cm.?10 5/8×74 3/8 in.?约4.6平尺
RMB: 4,000,000-6,000,000
题签
此经全称应为《天地八阳神咒经》,又名《八阳神咒经》。首残尾全,尾有尾题一行“佛说八陽神咒经”。纸四十余行不等。首“佛说”二字是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著作。作者不祥。大正藏第85册有收录,记为“唐三藏法师义净奉诏译”。目前馆藏所见敦煌遗书中约有九十余件,分布於中国国家图书馆及英法等地。
经文内容主要讲述天地间只有人最胜最上,贵於一切万物。人之身心即是佛法器,亦是十二部大经卷。因此人应当识心见性,修善背恶,以求解脱。经中论及殡葬,认为无须择吉日,选墓穴。论及婚嫁,认为乃阴阳自然之理,天之常道。经中宣称持诵本经功德无量,谓“八阳”意为“明解”,即明解了别八识因缘。主张以八识为经,八阳为纬,经纬相交,以成经教。
此本经文的内容与历代大藏经中收录的西晋竺法护译《八阳神咒经》义理全異。但《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二十八《伪妄乱真录》中所载《天地八阳经》一卷,应为此经。关於此经译者,日本《卍字续藏》中将此本收录其中,题唐义净译,但历代义净译经中均无此经。敦煌本题玄奘法师奉敕译,但历代经录中玄奘亦未译此经。又此经内容与儒道二家相通,故应为伪经之列。
“伪经”一词常与“疑经”并称为“疑伪经”,即为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人自行撰造的佛教经、律、论等。现存藏内的《出三藏记集》、《周书異记》、《法经录》、《仁寿录》、《静泰录》、《大唐内典录》、《大周勘定众经目录》、《开元释教录》等均有专门著录疑伪经的条目。
疑伪经较其它经文品类更为稀少,由於其为佛经流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故多结合了当地的人文气息,体现了时代特征,具有更高的历史文献价值,亦更有可读性。
此卷就所存部分而言,所用纸张长度属敦煌遗书中较长者,这种规格代表了造纸技术生产力水平相对唐早期更为成熟。全卷虽已装裱,但宽帘纹仍清晰可见。书法流畅,有一气呵成之感,应为熟练的经生所书。据查,馆藏此种敦煌写经有题记者分别为甲戌年、乙亥岁、同光四年、天福七年等。这些题记反映出该经在敦煌地区流传的年代。整体具有吐蕃后期及归义军时期的写本风格。
3033
朱?邦(明)?献寿图
镜心?设色绢本
题识:朱邦。
钤印:蓬山第一洞天仙长
朱邦,字正之,别号九龙山樵,亦称隐叟,又称酣齁道人,新安(今安徽歙县)人。
ZHU BANG?character
Mounted; ink on silk
192×96 cm.?75 5/8×37 3/4 in.?约16.6平尺
RMB: 3,000,000-5,000,000
本件拍卖标的处於保税状态下
The item is held under the bonded status
此作朱邦《献寿图》,应为道家人物故事,其所绘苍松之下三人,童仆披兽皮斗篷,双手捧桃奉予捻指带帽者;双丫髻旁立者拱手斜视,将画情引向画外,令人浮想不禁。此图写意中兼几工整,笔墨遒劲恣肆,运笔流畅劲健,绘製人物用线酣畅淋漓,老辣自然,灵动中不失沉稳气象;人物眼神、毛髮的绘製尤见神采,可谓栩栩如生,如在眼前,举手投足间,足见大家气象。以气韵观之,此图於墨韵淋漓中见粗犷豪放,意境深远,而无论是松叶、枝干,还是山石、走兽,都与张路的山水画风极为相似。
朱邦活跃於明代嘉靖时期,与汪肇、郑颠仙、张路等为浙派后期名家。朱邦字正之,一作近之,号九龙山樵、丰溪渔父、酣韵道人,亦称隐叟,安徽休宁人,一作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其比戴进、吴伟略晚,以山水、人物见长。《画史会要》称其“山水人物草草用笔,墨汁淋漓,与郑颠仙、张平山相仿佛”。从这件作品可以看出其与浙派画风的相近之处。可以说,朱邦是延续了吴伟、戴进以来的“浙派”画风,成为与张路等人并驾齐驱的浙派传承者。
朱邦 吕仙图 安徽省博物馆藏
朱邦传世作品极少,目前所知国内各大博物馆所藏仅有四幅,广东省博物馆所藏《松林兽迹图》、中国美术馆藏《采莲图》、安徽省博物馆藏《吕仙图》、《雪江买鱼图》,故而,是作尤显珍贵。
朱邦 采莲图 局部 中国美术馆藏
3032
华?嵒(1682-1756)?临流觅句图
立轴?设色绢本
题签:
1.华秋岳高士图,绢本立轴。
2.华嵒临流觅句图妙品。萧平属。钤印:萧平之作
题识:饮谷栖丘情所钟,嵚崎暂对浣尘容。痴人定说桃源杳,不信孤山杳万重。南阳山中樵子。
题跋:
1.秋岳画久为世所宝重,不待余言,兹图似绘古昔名人而未识实,无从臆指,然毫端自有飘然出尘之意。山木亦苍古明净,洵神品也。因识数语。
2.南阳山中樵者或樵子为华嵒早期别号,此图无年款,应是其五十年前所作妙品。己丑夏日萧平识。钤印:萧平
印文:华嵒(白文)、秋岳(白文)、奈何(白文)
鉴藏印:嵋阳苏氏(白文)、正气斋珍藏(朱文)
HUA YAN?scholar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silk
167×45 cm.?65 3/4×17 3/4 in.?约6.8平尺
RMB: 1,600,000-2,600,000
边跋
题签
华嵒於康熙四十一年至四十二年期间北上,前后寓居扬州鬻画十几年,为“扬州画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其早年绘画主要取自民间,师法恽南田花鸟画、山水兼法诸家,不拘一格,简略率脱。又寓居扬州时曾与金农、郑燮、许滨、程北熊、丁皋等人相交甚密,在画艺上互相交流切磋,诗画酬答,使其绘画修养得到多方面的拓展。张庚《国朝画徴录》尝评其曰:山水、花鸟、草虫,皆能脱去时习,而力追古法,不求妍媚,诚为近日空谷足音。清人秦祖永亦评:善画,工诗,书法六朝,擅三绝之胜。可见其笔墨之妙。
此轴水墨绢本,构图完整饱满,以一柱石作为画面主体,圆润厚重,皴笔繁而不杂。周围山石背景以湿笔写出,淋漓清雅,仿佛新雨之后,又几乎不参皴笔,来突出景物远近关系。枝叶重墨兼以夹叶,姿态肆意生於山石之中。画面下方一高士倚坐溪畔,临流远眺,一小童扶杖立於身旁,人物用笔线条细劲流畅,行笔飘逸,意趣高古。与图中人物相互衬托,显示出一定的虚实变化。整体可观本作笔墨是华嵒此类作品的典型用笔方法,水墨淋漓尽显天真之意。本作虽无年款,但落款的“南阳山中樵子”为其早年的别号,由此可判断本作是为新罗山人早年精品之作。本作钤嵋阳苏氏(白文)、正气斋珍藏(朱文)藏印二枚,可知曾为民国时期著名书画藏家苏伯安旧藏。
3015
河东君小像
手卷?设色纸本
题签:河东君柳如是小影图卷。戊寅元月,王闻善署。钤印:王闻善印
引首:风流佳丽。摘河东君本传中语。乙巳七月几望,俊卿客沪上。钤印:仓硕
题跋:
1.《河东君传》(文略)。毅斋沈志祖书。钤印:志·祖
2.(文略)。古梅花源木又菴白牛道者书。
3.(文略)。超达道人苇江氏题。钤印:我思古人
4.柳,堂开半野烟霞薮,哭文章,肠断今番又。调寄十六字令,辛未小春,南金题。
5.零落蘼芜七十春,画中依旧见丰神。坠楼一样能轻死,肯负多情石季伦。尚书为尔轻高节,肠断风流放诞时。身後遗民作佳传,西方别有美人思。归愚沈德潜题。钤印:一味慵、德·潜
6.(文略)。右碧城仙馆题柳如是初访半野堂小影诗,为小长芦馆主人录。病腕拙弱,方家弗嗤。乙巳九月,沈卫同客海上。钤印:臣卫长寿
7.余旧藏田白石小章一,长径寸,袱纽製精绝,镌朱文四字,曰“柳是私印”,款为:崇祯辛巳秋中,顾苓。盖云美为河东君作也。壬辰九月,浙江里寓廔不戒於火,百物荡然,独此印未付灰烬,可谓历劫不磨矣。附印於此,俾与此卷同传不朽。筱舫先生以为何如。钤印:柳是私印
鉴藏印:绝代佳人、慈溪嚴氏小长芦馆鉴赏、王闻善藏、曾经我眼即我有、素心可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泉唐王蔼云鉴赏印、小书画舫祕玩
著录:
1.沈德潜《归愚诗钞》,卷二十,1749年(乾隆十四年)刊本。(沈德潜题跋)
2.范锴(1765-1844)《花笑庼杂笔》卷一,道光刊本。(白牛道者、超达道人、沈德潜题跋)
3.《牧斋遗事》,不分卷,稿本,徐兆玮(1867-1940)。(白牛道者、超达道人、沈德潜题跋)
4.柳如是《我闻室梅花集句》,卷上,吴儁抄本,1866年(清同治五年)。(沈卫题跋“柳是私印”钤印)
5.刘嗣绾《尚絅堂诗集》,卷二十二,第四页,1826年(道光六年)大树园刊本。(沈卫题跋“柳是私印”钤印)
6.朱大可(1898-1978)《论印绝句》,稿本。(沈卫题跋“柳是私印”钤印)
7.朱大可(1898-1978)《耽寂宧自选诗存》,稿本。(沈卫题跋“柳是私印”钤印)
8.张曜孙《谨言慎好之居诗集》,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沈卫题跋“柳是私印”钤印)
9.玉梅词隐《说部撷华》卷五,上澣嬛福书庄石印本,1912年。(白牛道者、超达道人、沈德潜题跋)
10.沈涛《十经斋遗集》,建德周氏自庄严堪刻本,1936年。(沈卫题跋“柳是私印”钤印)
11.葛昌楣(1886-1964)《蘼芜纪闻拾遗》,稿本,无页次。(超达道人题跋)。
12.沈涛《十经斋遗集》,艺文印书馆,1973年。(沈卫题跋“柳是私印”钤印)
13.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P4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白牛道者、超达道人题跋)。
14.郑逸梅《艺林散叶》,中华书局,1982年。(沈卫题跋“柳是私印”钤印)
15.黄裳《金陵五记》,金陵书画社,1982年。(白牛道者题跋)
16.《明史资料丛刊》第五辑P180-181,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9月。(白牛道者、超达道人、沈德潜题跋)
17.郑逸梅《郑逸梅选集第三卷》,黑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沈卫题跋“柳是私印”钤印)
18.高章采《官场诗客》,中华书局,1991年。(白牛道者题跋)
19.朱夏《朱夏诗词选集》,地质出版社,1993。(沈卫题跋“柳是私印”钤印)
20.郑逸梅《艺林散叶荟编》,中华书局,1995年。(沈卫题跋“柳是私印”钤印)
21.王元化《学术集林》卷十五,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白牛道者题跋)
22.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P41,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月。(白牛道者、超达道人题跋)。
23.范景中、周书田《柳如是事辑》P7-9、P63,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3月。(白牛道者、超达道人、沈德潜题跋,沈卫题跋“柳是私印”钤印)
24.高章采《官场诗客》,中华书局,2004年。(白牛道者题跋)
25.黄裳《白门秋柳》,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白牛道者题跋)
26.沈涛《十经斋遗集》,中国书店,2008年。(沈卫题跋“柳是私印”钤印)
27.黄裳《来燕榭少作五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白牛道者题跋)
28.《清代诗文集汇编》,第50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沈卫题跋“柳是私印”钤印)
说明:
1.严信厚、王商一递藏。
严信厚(1828-1906),字小舫,浙江慈溪人。恒子,官直隶候补道,赠内阁学士。工书、画,尤善仿边寿民芦雁,萧然有江湖之思。精鉴赏,蓄碑版、书、画之属甚多。辑有《小长芦馆集帖》。
王商一(1905-1972),广东中山人,早岁游学申江,服务於中央通讯社,师黄君璧,为香江山水画之名家。1964年移居美国,发扬书画艺术。
2.吴昌硕题引首。
3.沈志祖、白牛道者、超达道人、言南金、沈德潜、沈卫题跋。
沈志祖(清),字学基,号毅斋,又号咏楼、太瘦生。浙江湖州人,沈慰祖兄。乾隆十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御史。能诗词,善画人物、士女、花草,雅淡无作家气。书法亦有别趣。
言南金(1822-?),字鲁琛,一字卓林,号可亭,江苏常熟人。咸丰三年恩贡生,从军武昌,官安徽太湖同知。有《可亭诗稿》一卷,《曼陀罗馆消寒集》一卷。
沈德潜(1673-1769),字碻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
沈卫(1862-1945),字友霍,号淇泉,晚号兼巢老人,亦署红豆馆主,沈钧儒十一叔,浙江嘉兴人。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後任甘肃主考、陕西学政。善诗文,工书法,晚年寓居上海鬻字,名播江南,被推为翰苑巨擘。
ANONYMOUS?portrait by hedong
Hand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paper
引首:32×95 cm.?12 5/8×37 3/8 in.?约2.7平尺(每幅)
画心:32×133 cm.?12 5/8×52 3/8in.?约3.8平尺(每幅)
题跋:32×284 cm.?12 5/8×111 3/4 in.?约8.2平尺(每幅)
RMB: 1,800,000-2,800,000
艳名早冠章台曲
天下风流独有君
——《柳如是初访半野堂小影》考
柳如是与钱谦益
柳如是(1618-1664),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姓杨,名爱,初名隐。后改姓柳,名是,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有感,故取字如是,另有一字蘼芜,号“我闻居士”。又因常以儒衫道服示人,被戏称为“河东君”、“柳儒士”。著有诗集《戊寅草》、《柳如是诗》、《红豆村庄杂录》、《梅花集句》、《东山酬唱集》等。柳如是幼时家贫,卖身为婢,妙龄坠入章台,有“秦淮八艳”之称。后辗转於江浙金陵,以诗画立足於江南名士圈,获知交无数。柳如是虽名号众多,但她被世人熟知的,还是与明末清初文学家钱谦益的情感过往。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苏州府常熟县人。他是明末的东林党首领、清初的诗坛盟主,可谓博学多才,雅量通怀,在政界、学界都颇具影响力。柳如是与之相交甚为投契,儒装初访半野堂更是传为一时佳话。崇祯十四年,钱谦益以妻礼迎娶柳如是,二人同居“绛云楼”,后育一女。清军南下,柳如是欲与钱谦益投水殉国无果,见钱降清为官,便自留金陵拒不入京。她的言行深刻影响了钱谦益,使其不久便称病辞归。后来钱谦益因反清案牵连入狱,也全靠柳如是四处奔走才得以相救。之后二人移居常熟红豆山庄,重建“绛云楼”收藏古籍善本,暗地里则支持反清复明大业。康熙三年,钱谦益逝世,柳如是为保家产,也随之殉节,自此结束传奇的一生。
钱谦益像
历代《柳如是小像》考
柳如是虽为一介弱质,但因其嶒峻的风骨、绝伦的才华和传奇的经历,吸引了从明末到晚清的诸多画家、文人纷纷为其绘製小像并广徵题咏。这些柳如是小像,主要存世的有:
顾苓《河东君初访半野堂小影》轴(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吴焯《河东君像》轴(现藏美国哈佛大学);顾大昌《柳如是小像》(现藏南京博物院)轴;禹之鼎《河东君小像》轴;朱鹤年《柳如是小像》;余集《河东君初访半野堂小影》轴;余集、程庭鹭《柳如是像》册页;陈栻《河东君访半野堂小景》手卷;铁琴铜剑楼旧藏《河东君像》轴;沈宗骞《柳如是小像》手卷等。
余集画河东君初访半野堂小景
有文献记载而未见图者:
黄安节《画柳小像》;吕海山《钱牧斋柳如是东山倡和小像》;吴砚生《柳氏访半野堂小像》;张问陶《摹柳小像》;改琦《河东君小景卷》;陆漕容(女)《柳如是小像》;夏之勋《河东君初访半野堂小影》;柳如是像刻石等。兼有彭兆荪所见一卷;《牧斋遗事》录柳婿祭拜时携小影一张;陈寅恪以卧子题采莲图为河东君小像。近人有冯超然、高络園、夏承焘等临本,加上其他佚名所作,有三十本之多。
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
除了为柳如是写像唱和题诗以外,钱柳二人的传奇事迹也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众所周知,国学大家陈寅恪写《柳如是别传》,就是因为曾购得柳是故园中红豆一粒,所以著书以“温旧梦,寄遐思”。可以说,《别传》是陈寅恪先生蕴酿最久、写作时间最长、篇幅最大、体例最完备的一部著作。虽是为柳如是立传,但又笺诗证史、借传修史,如借本卷中超达道人、白牛道者的题跋,来论证河东君初访半野堂的史实。遥想跋中钱柳初见,再观画中已为钱妻的柳如是,不禁有一种时空穿越之感。如此一来,观画亦读史,实谓一举两得。
陈寅恪在广州中山大学写作《柳如是别传》时照
《柳如是初访半野堂小影》的多重价值
此卷《柳如是初访半野堂小影》手卷经由清末严信厚、民国王闻善递藏,书画大家吴昌硕题卷首,拖尾有清书法家沈志祖、白牛道者、超达道人、清太湖同知言南金、清内阁学士沈德潜、清翰苑巨擘沈卫题跋,是面世小像中题跋著录最多、唯一钤有“柳是私印”,且年份最早、最为重要的柳如是彩色场景画像。
这件长约六米的纸本长卷,卷前有王闻善题签:“河东君柳如是小影图卷”,卷中有严信厚鉴藏印章数枚。卷首吴昌硕以金石力道写“风流佳丽”,随后跋中记其摘自顾苓《河东君小传》,这便点出全卷的精神核心。顾苓是明末清初的篆刻家,同时也是钱谦益的得意门生,他亲眼见证了钱谦益与柳如是的过往。由他绘製的《河东君初访半野堂小像》并题跋的《河东君小传》,忠实还原和记录了柳如是的外貌形象与生平事迹,不但确立了其儒装小影绘製和题跋顺序的范本模式,还为后世研究柳如是提供了充足的文献资料,史学价值极高。
此次面世的《柳如是初访半野堂小影》图中,就有三段题跋自来顾苓的《河东君初访半野堂小像》。据清文学家范锴《花笑庼杂笔》记载,这三段题跋分别是超达道人苇江氏跋、古梅华源木义庵白牛道者跋和沈德潜七言绝句两首。同时,题跋亦见於《说部撷华》、《柳如是别传》、《柳如是事辑》、《归愚诗钞》等著录。另据葛昌楣《蘼芜纪闻拾遗》载,清乾隆画家余集自题重摹河东君像跋,前半段内容与超达道人跋毫无二致。白牛道者曾隐晦提及自身所处康熙朝,照题跋顺序,超达道人应年份相近。这也就从侧面印证了余集见原作时曾有超达道人题跋。到罗振玉收藏顾苓《河东君初访半野堂小像》时,这三段题跋却已不在。再面世时,三段题跋顺序虽稍作改动,但观其书写状态,墨色变化和印泥颜色,依旧保持原有风貌。次序的变化,不过是后世藏家为追求顾苓版小影的题跋模式而做出的调整。
此卷另一个重要看点,是沈卫题跋所钤的“柳是私印”。这枚小印是顾苓为柳如是所作,历经“绛云楼”大火而幸存,先被沈卫收藏,后传族子沈蔚文。郑逸梅《艺林散叶》记载,此印后为王蘧常所藏。朱大可《论印绝句》、《绛云楼印拓本题辞》之朱善旂诗、张曜孙《念奴娇》、刘嗣绾《柳如是小印歌》、陶樑《柳如是小印为沈西雍作》都是围绕这枚传奇印章所作的诗文,著录不亚於三段题跋。另外,“柳是私印”的印迹,除吴儁抄本《我闻室梅花集句》外,仅有本幅画作尚能见到。且以此印押尾呼应画心、题跋,更增添手卷的历史感。不得不说,“柳是私印”可与本幅画像同传不朽。
画心部分虽未有款识,但从衣饰、布景来看明显是清代早期仕女画高手所作,其笔墨、设色、神韵都达到了最高艺术水准,可以称之为市场发现唯一的年份最早、画面最精的柳如是彩色画像。卷中柳如是执卷安坐,一侍送笔,一侍打扇,这种多人场景式构图,在面世河东君小像中尚属首例。而观柳如是面部细节,不难看出她已是中年,据其年谱推断,此时的柳如是所处之地为红豆山庄,这就又为画卷增加了传奇色彩。
柳如是小像历来是收藏家们热衷的拍品,虽面世不多,往往价格精贵,尺幅不大的手卷亦曾拍出高价,可见市场潜力之大。此幅《河东君柳如是小影图》集艺术价值、史学价值和传奇性、独有性为一体,实属难得精品,颇值宝藏。
3012
任伯年(1840-1895)?画稿册
册页(八开)?水墨纸本
题签:任伯年画稿册。荫千兄属,赵叔孺题。铃印:赵叔孺
题识:
1.莫言萱草忘忧,此花亦能消恨。钤印:任伯年、任颐印
2.钤印:任颐之印
3.蟋蟀哥哥,倘後夜暗风凄雨,再休来小窗悲诉。光绪乙酉(1885)春,山阴任伯年。钤印:任颐之印
4.画罗裙,能解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蜀主王衍幸成都山上清宫,宫人皆衣画云霄道服,衍自製此曲与宫人唱和。伯年。钤印:任颐之印
5.席上蠏瓜初萼,就南田翁写生法,然南田有神韵,余不果相象而已。如何如何?光绪乙酉初春,山阴任颐并记。钤印:任颐印
6.钤印:任颐之印
7.元夕画葡桃,写来百十圆。计算今夜月,如许共婵娟。元宵邇月作此,伯年。钤印:任颐之印
8.近日西郊外,香车宝马正驰骤,余也率二子柴车劣马学个少年游,作画报之,伯年。钤印:任伯年、任颐之印
鉴藏印:暖凉审定
说明∶张光宇旧藏,赵叔孺题签。
REN BONIAN?rough sketch
Album; ink on paper
30×18 cm.×8?11 3/4×7 1/8 in.×8?约0.5平尺(每幅)
RMB: 800,000-1,200,000
题签
3013
佚?名?水浒三十六人物像
册页(三十六开)?水墨纸本
题签:水浒三十六人图像。乙卯十月,正宇为苗子题。钤印:肖形
题耑:梁山泺三十六人图象。苗子藏,燕铭题,一九七五年十月。钤印:齐燕铭
钤印:十州
题跋:梁山泺三十六人名字始见於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其次《宣和遗事》载:宋江在九天玄女处得卅六将,名单两处名字与水浒传石碣所列各有不同,大致两处,晁盖俱列名其中,惟龚赞有宋江、解珍、解宝而无公孙胜、林冲。《宣和遗事》则有林冲、公孙胜、杜迁而无解珍、解宝。至宋江则列在三十六人之外而为统帅。黄苗子同志得三十六人图象,无作者名氏,无题跋,中有“十洲”小印,审其风格恐是假托仇英之笔。然其所绘冠服甲胄兵丁皆元明大制,与陈老莲所作兀同,较之後世小说图象受京剧装束影响者迥不相类,盖亦别有所本云。龚赞与宣和遗事名字中均无女将,此作有女将一人,又李、鲁、武三人於诸人中别具特色。此中亦无和尚行者与板斧之象,款本作一百零八人图象,此卅六幅特其残本而已。所见不知当否,书之以质诸苗子同志。一九七五年十月,齐燕铭。钤印:燕铭
鉴藏印:黄苗子郁风所藏、四壁画离骚草堂
出版:《回风宧过眼录》第二辑,《梁山泊三十六人图像、陈老莲手写诗页》第2-38页,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出版。
说明:黄苗子旧藏。
参阅:明陈洪绶绘《水浒叶子》,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出版。
ANONYMOUS?portraits by The Water Margin
Album; ink on paper
27×28 cm.×36?10 5/8×11 in.×36?约0.7平尺(每幅)
RMB: 800,000-1,200,000
题签
POLY AUCTION
春拍各部门咨询热线
重大项目可致电 (86-10) 64083363 联系公司管理层
E-mail:sh@polyauction.com
北京保利拍卖总部:
电话: (86-10) 64083188(转各部门)
近现代书画部总经理 殷华杰
联系电话: (86-10) 64083366 /3388/3325/3371
E-mail:sh@polyauction.com
古代书画部总经理 尚颢
联系电话:(86-10) 64083360ù4
E-mail:gdsh@polyauction.com
古董珍玩部总经理 李移舟
联系电话:(86-10) 64083090
E-mail:gd@polyauction.com
现当代艺术部总经理 常天鹄
联系电话:(86-10) 64083337
E-mail:ddyh@polyauction.com
当代水墨部·紫砂及现代工艺品部
总经理 安蓓
联系电话:(86-10) 64083321
E-mail:ddsh@polyauction.com
珠宝钟表尚品部总经理 于文浩
联系电话:(86-10) 64083392
E-mail:zb@polyauction.com
古籍文献部总经理 孟 楠
联系电话:(86-10) 64083311
E-mail:gj@polyauction.com
邮品钱币部总经理 桑贯宇
联系电话:(86-10) 64083036
E-mail:johnnysang@polyauction.com
中国书画季拍部总经理 罗汉松
联系电话:(86-10) 64083301
E-mail:sj@polyauction.com
古董珍玩季拍部总经理 李 屾
联系电话:(86-10) 64083098
E-mail:gd@polyauction.com
保利拍卖欢迎您参观新北京十大建筑之一
新保利大厦
长
按
关
注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官网:www.polypm.com.cn
微博:北京保利拍卖
微信:北京保利拍卖
中国拍卖行业概念股
● 保利文化 HK3636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