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上节所述,徽浙两派互生互荣,是印学史上两个主要篆刻流派,它们发展各有起伏,互相借鉴促进。浙派创始时,徽派纵横印坛近二百年已渐入低潮。丁敬突起,流风远播,派遂新开。有论者指丁敬刀法出自朱简,说白了也即丁敬风格传承朱简,对此沙孟海、罗叔子等都早已明指不确,认为刀法技法只是治印的一个方面,研究丁敬和浙派必须要有全面的了解,特别应重视对他们创作思想的分析把握,本书前几节已有简述。
丁敬学印初始,受吴门派、徽派诸家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印风要在五十岁后才逐渐确立。丁敬在他的时代,学习先贤力追秦汉优秀传统,是跨入印坛找准路子的第一步,但若仅止于此,印学史或许会是另一种写法了。因为丁敬成为始祖,浙派成为大流派,绝不是向谁学几招可蹴就的。
二百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来研究浙派的成因,更能透过局部的、错综交织的现象,以历史和全局的观点来综合考察,应该得出较客观的、理智的分析和结论。
浙派的形成主要是否有以下一些条件:
(一)以创始人丁敬为首的西泠八家。均是成就卓著的篆刻家。他们都有深厚的学养,都兼擅书画诗文和金石文字,时望很高,声名远播而从学者众。并且丁敬起几代人创作风格有鲜明的承续性,一灯相续,至今薪火不绝。
(二)丁敬接过先贤印宗秦汉的旗帜后,人群而能出群,以大师的气度和识见,提出了“思离群”这一卓越的印学主张,把握住了中华文化艺术发展的真谛。他和继承者依此为指南,创造出一个面目独特、个性强烈又深得秦汉乃至唐宋元印传统精髓的全新的印风。
(三)丁敬筚路蓝缕开创新风,又经过几代后继者的努力追求,一脉相承,发展完善,浙派印风才真正确立,形成了优秀而深厚的思想艺术传统,积聚起了巨大的艺术能量。印风辐射影响的范围,也随着历史的进程,从杭州扩大到浙江乃至整个印坛,为篆刻艺术的发展铺就了一条大道。
在印学史上,浙派影响的巨大和深远,可以说至今还没有一个群体能超越。浙派印学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学人但能取一翼,心悟而拓展之,即能生化。丁敬后七家和以后浙派的发展之路,以及近现代印史上诸多大家发轫于浙派的现象,即是最好的证明。
浙派的成因是个印学研究的大题目,限于篇幅,简述如上。
责任编辑:朱小雨、黄燕苹
您的转发与点赞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鼓励!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