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大概
1055
字
读完共需
4
分钟
由中国书协主席沈鹏题写的"绘素澡心"——王小椿中国画之江阴春晓展在春意正浓的江阴立澄美术馆登场。王小椿父亲江苏,母亲黑龙江,是南北交融的"产物",所绘則是"宋人丘壑,元人笔墨"。他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居北京宋庄一个有着将近5万各色自由艺术家的悲欣交集的艺术部落,过着独立艺术家生活。
前年,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曾专程赴北京宋庄调研,倾听职业艺术家的所思所处,受到普遍好评。
郑刚 宋庄风景系列之二
58×78cm 2016年
事实上,开放多元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一批"放养"的艺术家蓬勃成长起来,有一部分丝毫不逊色"正统圈养"的优异才俊。这里无须对王小椿个人做过多宣传,而是他的古风浓郁,守旧如新,中国文化符号强烈又嵌以个人情感的绘画带给画坛启迪与意义。
长期以来,中国艺术界一直存在传统与现代,守旧与创新的冲突与调和。只要不违背,不妨碍艺术自身规律的左右进退,任何作法,任何说法都应该被允许。国画界的新文人画,书法界的流行书风,篆刻界的写意派均不是洪水猛兽,均可以大度看待。
但很奇怪,当那些非常有才华的年轻艺术家真的非常安静地沉浸中国艺术的传统宝库深入挖掘的时候,恰恰又会遭遇许多责难与谩骂,似乎一定要把书画篆刻引导到"金蛇狂舞"的丑八怪状态才算占据高地,才算才华横溢。
殊不知,中国艺术宝藏固然不缺乏怪力乱神者的经典,可其主流仍然是脉搏古今的和平丰赡气象,哪怕是汉唐艺术,哪个不正大光明而气结殷周!在古代,即使是那些偏向粗旷猛浪的艺术,其底子还是交织着不逾矩的经纬线,托起中国艺术万岁不败的神话。
赵佶 听琴图
绢本设色 147.2cm×51.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佶 梅花绣眼图
绢本设色 24.5×24.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晋唐书法,宋元绘画是书画界津津乐道的永恒话题。"复古"的旗号不惟中国有,意大利文艺复兴难道不是借古开今?强调复兴之路的当下,中国多少被忽略的"宜子孙永宝"的书画撷英应该好好继承光大。
复古入古之路非天才加勤奋有头脑者不能为也。历史上真正超一流的书画大家没有一人不首先走复古入古之路,并且直到他们的生命终结之前断不会放弃复古入古的旅程。
临帖读帖,临画读画,摹书写生,中国书画始终是形神一体,目击道存,一旦分离便伤精神体魄。宋元绘画之所以后世景仰,技巧与哲思两者的互相生发是不二高端,"皆笔墨之功,又超笔墨之外",气韵生动,恍然天成。
今天的学画者"言必宋元",而一细究,画坛能有几人在刻苦钻研?绝大多数学老师,或学近现代时流,再要么去寻找"歪门斜道",正本清源做学问的苦行僧式的学习反而遭遇疏远,徒效浮华,安得精笔妙墨!
中国人喜欢讲道,做人要厚道,为艺要重道。博大精深的中国艺术之道需要得道之人守望开道,"道可道,非常道",远芳侵古道,其艺道之谓乎!
王小椿作品
文 | 蔡树农
编辑 | 沛然
转载请注明出处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