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位于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外,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红毯仪式正在进行。印有“古天乐”字样的各色应援牌和尖叫声,在粉丝群中独树一帜,呈现压倒性的气势。他们的偶像古天乐凭借电影《杀破狼?贪狼》,入围了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杀破狼?贪狼》剧照)
古天乐最终没有辜负粉丝的厚望,首次将最佳男主角奖收入囊中。自1993年入行以来,古天乐陪跑了25年,终于“熬”出头。
(印度演员阿米尔·汗给古天乐颁奖)
另一位“熬”出头的,是最佳女主角奖得主毛舜筠,她入行已经41年,这也是她首次获得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两人的获奖掀起了当晚金像奖的高潮,讨论度甚至超过了最佳影片《明月几时有》和最佳导演许鞍华的获奖——毕竟,这已经是她第6次获得“最佳导演”,创下了金像奖记录。
古天乐入行时,曾经请教过一位前辈,如何成为一个好演员,前辈告诉他,经验就是“每场戏、每句台词都不要放弃”。而这位前辈就是本届金像奖终生成就奖的得主,拍古龙戏拍得最多的香港导演楚原。
上台领奖时,楚原分享了自己人生的巅峰和滑坡,“我破过香港的卖座纪录,老板立刻跟我说工资加十倍,各个都说我是香港最幸运的导演。”他说的那部戏,是1973年由他执导的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这部影片获得560多万港币的票房,打破了数年来嘉禾公司凭李小龙电影垄断的卖座票房纪录。
但人生的“转弯”是,十年后,他的戏开始不卖钱了。“拍完几部扑街片,又想拍《天龙八部》,开机前,高层撕了通告不让拍,去了办公室问我:谁让你拍《天龙八部》的,亏本了你可以赔吗?楚原你根本不会拍电影!那时候都说我是邵氏公司最难堪的导演。”
(楚原除了做导演,也做演员,拍过不少TVB的电视剧,大家可有印象?)
楚原没有想到的是,更为“难堪”的,是数年后香港电影的集体衰落和香港金像奖的愈发冷清,而这早已是老生常谈。金像奖主席尔冬升将本届金像奖主题定为“青春常驻”,这包含着香港电影人对香港电影的期望,但他们恐怕要失望了。
金像奖颁奖典礼后台,媒体访问大厅内,除了古天乐和毛舜筠的获奖掀起了一些波澜,其它大多数时候,提问者寥寥,只有镁光灯闪个不停,摄影师指挥着获奖者们捧着奖杯摆出各种姿势,让画面看上去好看一些。
(记者在颁奖典礼现场拍摄的照片)
也许是知道关注度欠缺,金像奖格局也一退再退——访问大厅内,全程只有粤语提问、粤语作答,工作人员也只用粤语作通知,没有任何翻译,硬生生将非粤语人士挡在门外,将关注缩小到本土范围——要知道,这个本土是一个只有700万居民的香港市场。
陈可辛、叶伟信、林超贤……一批香港导演集体“北上”,拥抱受众更为巨大的大陆市场,制作符合大陆观众口味的商业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近年的“新现状”是,香港导演们还执导起主旋律影片。
先是徐克执导“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接着是彭顺执导的讲述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志愿者的电影《我的战争》、林超贤执导的《湄公河行动》,讲述中国警察进入湄公河三角洲调查13名中国公民的死亡事件。
(《湄公河行动》内地票房破十亿)
更为典型的,则是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上映的影片《建军大业》,该片出自香港导演刘伟强之手。
最新的例子,是林超贤2018年执导的《红海行动》,以也门撤侨事件为背景,讲述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中经历的惊险故事。影片得到了来自中国海军军方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红海行动》票房达到36亿)
许鞍华凭借《明月几时有》再次获得最佳导演奖时,把博纳影业老板于冬和他的夫人金巧巧请到了台上,并对他们致以感谢。
《明月几时有》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11项提名,看上去是本届金像奖最大的赢家,但更大的赢家实际上是来自大陆的资本——博纳影业出品的影片创纪录地获得了38项提名,而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五部影片中,有四部都是博纳出品。香港电影金像奖早期一度是本土大佬邵氏与嘉禾的角力,而如今,几乎每一部香港电影背后,都站着来自大陆的资本。
(博纳影业老板于冬上台领奖)
老一代香港导演集体“北上”,无意间给香港本土的年轻导演们带来了机会,他们在为打造一个更加关注本土问题、具有本土美学的电影世界、获得话语空间持续做着有益的尝试。
比如,本届金像奖新晋导演的获得者彭秀慧,她执导的故事片《29+1》获得最佳影片提名,讲的是即将进入而立之年的“港女”故事,并且由两位香港本土演员演员周秀娜、郑欣宜主演(她们分别获得了最佳女主与最佳女配的提名),《29+1》原本也是在香港卖座的舞台剧,电影具有浓厚的香港味道。
(《29+1》剧照,上图是周秀娜,下图为郑欣宜)
而把毛舜筠送上影后宝座的影片《黄金花》,是新导演陈大利的手笔,影片关注的是自闭症人群。
毛舜筠饰演妻子黄金花,她与吕良伟饰演的丈夫合力照顾自闭症儿子20年,辛苦重复的生活让家庭摇摇欲坠,不堪重负的丈夫终于出轨,背离了残破狼藉的家庭。黄金花产生了不计后果报复一切的想法,天真单纯的儿子成为她布局的关键点。影片对人物情绪细腻的拿捏,颇有当年《桃姐》的影子,成不了“爆款”,但小而美。
对于“香港”,年轻一代的香港导演还是有情结的。《喜欢你》的香港导演许宏宇提到2017年拍摄《喜欢你》时的一段往事。拍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金城武饰演的路总要离开了,离开上海往机场走。许宏宇想拍金城武在车上的感受。他在上海选了一座吊索桥,并坚持,“一定要在这座桥上拍”。制片劝他换个方案,原因第一,这无法申请,第二,这座桥根本不是上海往机场的方向。但许宏宇仍然坚持,他说:“我家的机场就是要经过一条吊索桥。我清楚记得我在这条往机场的路上伤心过、孤独过,也许哭过。”这个坚持,往后他才明白,原来是对香港的“乡愁”。
完整获奖名单在这里:
最佳电影:《明月几时有》
最佳导演:许鞍华《明月几时有》
最佳编剧:张艾嘉、游晓颖《相爱相亲》
最佳男主角:古天乐《杀破狼·贪狼》
最佳女主角:毛舜筠《黄金花》
最佳男配角:姜皓文《拆弹专家》
最佳女配角:叶德娴《明月几时有》
最佳新演员:凌文龙《黄金花》
最佳摄影:关智耀《追龙》
最佳剪接:李嘉荣《追龙》
最佳美术指导:文念中、利国林《明月几时有》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余家安、利碧君《西游伏妖篇》
最佳动作设计:洪金宝《杀破狼·贪狼》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久石让《明月几时有》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没听过的歌》出自《大乐师·为爱配乐》
最佳音响效果:曾景祥、李耀强《杀破狼·贪狼》
最佳视觉效果:黄智亨、徐建《悟空传》
新晋导演:彭秀慧《29+1》
最佳两岸华语电影:黄信尧《大佛普拉斯》
专业精神奖:杨容莲
终身成就奖:楚原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