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剧场
粤 剧
霸王别姬
︵
新
编
︶
粤剧在北京舞台比较罕见,本月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即将上演的小剧场粤剧《霸王别姬》保留了粤剧传统特色,而在不同段落的配器和粤曲调式调性上做了改编。故事情节上将舞剑放置在了虞姬自刎以后。
[ 演出信息请见文末]
戏曲的灵魂是声腔,因为每个剧种的区别性就体现在声腔上。京昆大戏是中国戏曲的大成,地方剧种多学京昆,但是也只是在程式技巧和服装道具上的借鉴。如果失去了独立的声腔,那么也就不能成为独立剧种。粤剧声腔是大声腔系统和地方时调小曲的结合,这也是很多地方剧种声腔的形成状态。关于粤剧声腔中“梆簧”的来源,有诸多说法,有京剧同源说,有徽班说,也有汉调说。于我们看戏来说,这些并不重要,但我们可以知道跨过中间状态,远源基本上是弋阳腔。明清昆弋进入广东地界,和当地曲调融合形成了“广腔”,可知“广腔中”有昆腔,也有弋腔。随着梆子系统和徽调系统的发展兴盛,广东地界逐渐削弱了“广腔”,而大量吸收梆子和徽调的营养,逐渐形成了以“梆簧”为大声腔系统的格局。在整个演变过程中,地方时调小曲始终伴随,成为最忠诚的声腔构成。
小剧场粤剧《霸王别姬》中,我们能听到遗留的“广腔”,能听到“梆簧”,也能听到南音等地方说唱曲调。对于没听过粤剧的人来讲,可能分不清这些有什么区别。但是当我们略作了解以后,就会发现粤剧声腔的丰富性,这种丰富性表现在旋律的多样和格调的变化,有梆簧的旷远,也有时调小曲的亲切。声腔的简洁在这部剧中也很突出,首先是配合情绪的选择。描绘战争则用“梆簧”大腔,而楚歌四起时则用了南音。这种区别性选择,使声腔和情绪高度融合,干净凝练。
打击乐的使用也是造成舞台观感简洁的重要因素。粤剧使用“广家伙”,是和京昆所用的“苏家伙”相对而言的。广家伙有两个明显的表象特点,第一是乐器,有大筛、大铙、大钹等,增加了厚重、低沉、旷远的声音效果。第二是“锣鼓经”,配合表演动作情绪更加繁密,使动作节奏在锣鼓经的配合下更具有顿挫感,增加情绪的渲染点。该剧中锣鼓经运用得沉雄爽利,更多的是配合演员每一个带有明确意义的动作和每一处需要抑扬的情绪。配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能力问题,更多的是态度问题,这体现出这部剧的真诚。
小剧场粤剧《霸王别姬》有罕见的真诚。
上文摘编自《这出粤剧《<霸王别姬>有罕见的真诚》
作者:迟刚
原文刊载于《北京青年报》
虞姬自刎以后……
小剧场粤剧《霸王别姬》分为两场四节,剧本与京剧《霸王别姬》没有本质变化,但将舞剑安排在虞姬自刎以后。
绝境中项羽默许了虞姬自杀之举,
虞姬死后化作江边亡魂,
受到虞姬亡魂感召的霸王意欲偷生,
可一旁的将士反诘“有何颜面再见江东父老”,
断了他的念想,最终自刎。
生与死的宏大命题,
是历史过往的一瞬,
在当事者岂能真的只是一念之间?
内心的纠结于挣扎,
在生死边缘的游移与彷徨,
让人看到一个叱咤而又可信的真霸王。
小剧场粤剧《霸王别姬》唱词欣赏
举旗八千在吴中,破釜沉舟起兵戎,
战场七十无一败,英雄盖世挽强弓。
八千随孤同起义,难保虞姬在身边,
江山美人难相守,枉生人世再流连。
夜雨罡风折毁并蒂花,骤听忍心抛弃说话,十载风沙幻变不怕,风雨同忧甘伴驾,宁愿一剑死泉下,谁愿独自风雨中回衙,我今生永伴郎无复嫁,死也难再弄琵琶。
万马千军四方浴血洒,败煞西楚风雨满城下,玉砌金雕破落皆虚化,碧玉成灰俱败瓦,从前事,请爱卿忘罢,无负花样年华,叹青春已走十年,来伴驾,怎忍见明花葬落霞。
「霸王别姬」其中有「三别」
小剧场粤剧《霸王别姬》演后谈
(于“第四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演出后)
观后丨香港受英国影响有很深厚的戏剧传统,这一点在他们的戏曲中也有所表现。此次他们带来的粤剧《霸王别姬》是一个非常精巧的诗剧,笔墨极简,却达到了悲剧的效果。共分两幕,第一幕是我们众所周知的情节,楚霸王打了败仗回到营帐,见过虞姬,听到四面楚歌声,知道大势已去,随后虞姬拔剑自刎。第二幕乌江自刎是新增内容,添得好,深化了主题思想。先是一段漂亮的即兴音乐,以鼓声为主,既表现了战鼓雷动的场景,同时也营造出悲壮的气氛。项羽唱道:“八千随孤同起义,难保虞姬在身边,江山美人难相守,枉生人世再流连。”临死前,虞姬的灵魂出现在乌江岸,像是一个引渡者,引领楚霸王摆脱战争之苦,走向彼岸。
—— 二姐(来源于《北京青年报》)
创作意图及理念
小剧场粤剧 《霸王别姬》(新编)以传统粤剧作为切入,逐渐演变至近代粤剧的演出风格, 向观众呈现粤剧的流变与发展。
全剧以传统粤剧表演程式「走四门」、「跳大架」作为序幕,并以「中州韵」(又称桂林官话)演绎, 配合粤剧锣鼓,保留传统精髓,显示年轻戏曲演员锐意创新而又不忘传统的态度;在项羽入帐与虞姬对饮的情节中,编者逐渐糅合当代粤剧特色,如梆黄交替、小曲牌子穿插运用,并以广州话作为唱念基础;及后的〈乌骓〉及〈乌江自刎〉两节,不仅加强霸王项羽、虞姬及士兵的心理刻划,更透过创作新曲,尝试在传统旋律上加以推进。
粤剧吸纳了其他剧种的表演元素,本身亦不乏优点;创作团队改编经典老戏,结合传统与创 新意念,更在坚固的传统上再创新点子,展现粤剧多姿多彩的特性,以实验性、青春式尝试,为戏曲发展探索全新路向。
小剧场粤剧《霸王别姬》(新编)
演出信息
2018年4月20/21日 19:30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小剧场
演出时长:70分钟(无中场休息)
演出票价:280/180/80
购票电话:400-635-3355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票 ]
团队名单
监制 锺珍珍*
艺术团队
编剧/导演/编曲 黎耀威、黄宝萱
演员 黎耀威、黄宝萱、吴立熙
音乐领导 李迪伦
击乐领导 陈定邦
乐师(按姓氏笔划序) 司徒蔚雪、何卓晋、李国墇、陈一凡、茹健朗、梁淑研、黎家维
监制助理 / 字幕控制 李嘉隆*
制作团队
舞台设计 黄逸君
音响设计 温新康
灯光设计 萧健邦
服装设计 谭嘉仪
技术总监 胡伟聪*
制作经理 蔡皓敏*
舞台监督 吴紫灵
助理舞台监督 陈泽君
电机师 王君君
服装整理 李美颐、赵笑珍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职员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票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