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 览 信 息
景深
——王伊楚、赵爱华、颜海蓉、孙源
开幕:2018年3月24日,周六下午4:00
展期:2018年3月24日—4月24日
地址:秋水空间,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2937号2-3室
联系:info@awartspace.com |86-21-64470269
艺 术 评 述
孙源的群体寓言:无物之阵 的步伐
夏可君
现代都市带来的密集恐惧症,可以吞没一个个个体,但也可以使之混融其间,一旦不由自主地进入人群,跟随日常人群的步伐,一旦我们的步伐被一种无名的步调所触发,我们几乎就会迷失,就会失忆。
《群体的寓言no58》 75X51cm 水墨纸本 2017
现代性都市的艺术,都是对这种迷失的挑战与反思,在当代水墨中,年轻的女艺术家孙源是最为彻底反思了人群寓言的一个,而且是以水墨线条的书写方式,要扭转我们的步伐,消解之,反讽之,揭示了日常景观中人群混杂的虚无感以及个体的渺小与脆弱,书写出一个现代人群的寓言世界,一个现代政治景观的无物之阵。
《群体的寓言no56》 75X51cm 水墨纸本 2017
孙源基本上是以线条,无数细密的线条,来描绘行走的人群,但都把人群置于格子状的细密结构之中,这些网状与格子的线条象征无限又无形的囚笼,并且与人群的形体交织起来,这些会散步的线条却并不是走向自由,也并非走向深渊,而是走向一种不知所终的自我的陷阱之中。他们在密集的大街上,在蜂拥的广场上,迈步行走,但却奇怪地,无法走出去,似乎这是步伐在作茧自缚,这是最为直接的现代性寓言,孙源以其敏感,大胆地发现了我们现代人在都市中,在人群中,步伐的秘密:我们在行走,其实我们并没有自己的步伐,我们的步伐仅仅是盲从!
《群体的寓言no52》 75X51cm 水墨纸本 2017
孙源的线条书写,异常富有寓言的特征,把人物简化为线条,密集交织,似乎是晃动的线影,叠加中更显出现实的虚幻,似乎是经过镜头虚拟过的场景,他们人影空憧,如同影子军队或者幽灵军在箭步行走,但并不知道奔向何方,他们撞入到对方之中,重叠到对方之中,但又并无知觉,他们似乎是被幽灵操纵的机器人!这些线条确实具有某种机械重复的笔调,也带入了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只是更为悬浮,于是人群似乎行走在《一千零一夜》式的飞毯上,带有一种奇幻的意味,但其实只是现代人走钢丝式的危险处境的暗示,这更为加深了寓言的寓意性。
《群体的寓言no60》 75X51cm 2017年 水墨纸本
这种解剖的冷峻,这种黑色的漠然,以及画面在密集堆积与稀松空挡的明暗对比,线条叠加与稀松的对照,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无名的惊恐,似乎我们永远无法走出这“无物之阵”!是的,这是鲁迅先生所言的现代性都市的“无物之阵”,有一张天网在笼罩我们,这是盲从的步伐所塑造的囚笼,我们都走不出人群,因为我们走不出自身的步伐,我们无法告别,无法分离,我们并没有路,因为我们只是人群的幽灵。只有艺术可以发现它们,并且消解它们,肢解的线条于是也具有了一种解放的意味。
《群体的寓言no55》 75X51cm 水墨纸本 2017
孙源还别具匠心,以瓷板画再次描绘这种步伐,形式上更为陡峭,捕获了现代生活摇摇欲坠与走钢丝一般的险境,当然,艺术家总是带有一种寓意的反讽,乃至于玩笑。
《群体的寓言no57》 75X51cm 水墨纸本 2017
也许人群已经习惯了这种日常生活的险恶,却还能够自由游戏,也许这是艺术家对于日常生活的守护,我们谁也无法走出密集的日常生活,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的险峻中获得游戏的快乐,这正是艺术欢愉的寓言!细心而耐心的孙源发现了这个秘密,并且以迷人的形式准确而形象地呈现给了我们。
《群体的寓言no53》 75X51cm 2017年 水墨纸本
《群体的寓言no59》 75X51cm 2017年 水墨纸本
艺 术 家 自 述
我不想把世界的真相(如果真相存在的话)定格在远方,也许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在当下个体的境遇中,在群体的命运里。那是我们常态的生活,它美丽也并不美丽。它——繁闹、静谧、舒畅、束缚、琐碎、荒诞甚至残酷。它总是瞬息万变,而每个个体就行走在其中,无数的个体组成了庞大的群体,我们每个人便是这群体中的一员。这是一个消解了个人意志的群体,群体中的每一种情感和行动都具极强的感染力。而我的表达,希望观者可以在享受审美愉悦的时候能够得到个体的反思而不是集体的解放。因为一切的生活关联中,都逃不掉我和我们。
可以说集体无意识在当下的社会中是个非常凸显的社会问题,(我们先姑且不去看集体无意识为历史上的社会文明提供力量与进步的一面),在今天这个大众信仰普遍缺失的年代,高速度的繁华与发展带来的却是集体式的迷幻与空虚。无论是纸本水墨、绢本水墨还是瓷上作品的创作,我始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着当下社会的集体无意识问题。当然,不时地,我也无法避免的成为各种群体中的一员,或许我们谁都无一幸免。
艺 术 家 简 历
出生于内蒙古包头,
2004年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2007年硕士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作室,
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近五年展览:
2018年:海上80——上海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城市创意空间 上海)
2017年:海上延伸:——2017年上海艺术家联合大展(中华艺术宫 上海)
2017年:帷幕——上海青年水墨年度展(tongspace 上海)
2017年:第九届上海美术大展 (中华艺术宫 上海)
2017年:开放的视域 (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 上海)
2017年:“修之于乡”(逸轩美术馆 郑州)
2017年:皮层——上海艺术家联展(SEE ART 台北)
2017年:学院新方阵十年展(今日美术馆 北京)
2017年:“点、山石、线——王劼音、陈心懋、孙源作品展”(秋水空间 上海)
2017年:“惠风和畅”上海高校女性艺术家联展(沪江美术馆 上海)
2017年:2017LASHOW洛杉矶博览会(洛杉矶 美国)
2017年:“2017年上海水墨缘贺岁展”(美博艺术中心上海)
2016年:“同时代人——中国水墨艺术邀请展”(山水美术馆 北京)
2016年:“水墨新干线——后海派2016年度提名展”(朱屺瞻美术馆 上海)
2016年:“新水墨邀请展(上海第20届艺术博览会 上海展览中心)
”2016年:“时域·共生 当代艺术十人展 (大韵堂美术馆 上海)”
2016年:“都市寓言——集中与分解、孙源、刘永涛双个展”(可艺术空间 上海)
2016年:“水墨中的人物”(南京师大美术学院美术馆 南京)
2016年:“样貌”:上海青年水墨的十三个个案(朱屺瞻美术馆 上海)
2016年:上海高校女性教师联展(沪江美术馆 上海)
2016年:La Art Show2016 (洛杉矶会议中心 美国)
2016年:“2016年上海水墨缘贺岁展 (美博艺术中心 上海)”
2016年:八零八零 当代中国画八零后艺术家提名展(中国政协文史馆 北京)
2015年:重庆国际青年美术大展(罗中立美术馆 重庆)
2015年:海上繁花——上海当代艺术30年(松江当代艺术中心 上海)
2015年:学院新方阵(天大云华美术馆 北京)
2015年:CYAP 2014水墨评选公示展(炎黄美术馆 北京)
2015年:CYAP 驻地汇报展(方圆美术馆 北京)
2015年:2015 国际青年艺术展(时代美术馆 北京)
2015年:第二届南京国际美术大展(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南京)
2015年: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展(中间美术馆 北京)
2015年:优秀艺术家作品邀请展(188艺术空间 上海)
2015年:临时关系(德滋画廊 北京)
2015年:后海派第一回(上海2015年当代艺术水墨艺术家提名展(半壁山房艺术空间 上海)
2015年:新青年·新水墨艺术展(团城艺术馆 北京)
2015年:“入场式-80后女性艺术家邀请展”(天大云华美术馆 北京)
2015年:“五朵金花” 阎盈汐、王金峰、刘芳、孙源、张艳作品展 (亨嘉堂 北京)
2014年:在路上·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 (关山月美术馆 深圳)
2014年:2104当代水墨艺术展(中欧美术馆 上海)
2014年:南京国际美术大展(南京)
2014年:“Ta”(沪江美术馆 上海)
2014年:2014艺术北京(华府艺术空间 北京农业展览馆)
2013年: “生长——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中华艺术宫 上海)
2013年:第七届上海美术大展(中华艺术宫 上海)
2013年 :“2013第二届北京798艺术节艺术家推介展”(金属库 北京)
获奖情况:
2015年《群体的寓言no28》第二届南京国际美展 银奖
2014 年《失忆之八》首届南京国际美术大展 银奖2013年《失忆组画之一》上海美术大展 沈柔坚艺术奖2007年《隔 之间》美苑杯优秀奖2006年《临街的理发馆》获“华艺时空”首届中国中青年绘画大赛铜奖入选2014“CYAP”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
发表 :《美术》《美术天地》《书画世界》《美术界》《艺术状态》《库艺术》《中国画市场》《收藏与投资》《享悦艺术》等
收藏: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 | 南京国际美展 | 关山月美术馆 | 北京时代美术馆 | 北京团城美术馆 | 华府艺术空间
秋水空间
定位于“东方美学、国际视野、文人生活、传承创新”,
以当代水墨为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
致力于当代水墨名家及新秀的研究、收藏、展览和推广,
旨在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艺术平台。
地址: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2937号2-3室
电话:86-021-64470269
邮箱:info@awartspace.com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秋水空间 官方微信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