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贝多芬,相信有很多人都会想起他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也会想起他是一位失聪的音乐家,或许还会想起他那张戴着“红领巾”目光坚定望向前方的画像。但其实,“乐圣”还有一部不得不提的交响作品,这就是《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
贝多芬从小就天资聪颖、热爱音乐,在高强度的练习下,他在十三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宫廷乐队的风琴式和古钢琴师,被称作“第二个莫扎特”。当时的贝多芬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但现实是残酷的,贝多芬在母亲逝世后发现自己的耳朵出现了问题。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失聪了就像天塌下来般可怕。
但贝多芬却仍然坚持着自己的音乐创作。《第三交响曲》正是贝多芬饱受耳疾折磨,痛苦不堪的时候创作的。在苦痛中,深受启蒙思想的他开始对人与社会进行严肃的思考,同时也渴望着民主和自由。关于这部交响曲的名字,还有小故事:
当看到拿破仑领导冲破封建束缚向往自由的战争时,贝多芬对拿破仑的钦佩油然而生,在他心中成为了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当法国驻维也纳大使馆邀请贝多芬为拿破仑写作时,他便用音乐谱出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英雄!
当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时,他在手稿的封面写上了:
大交响曲
拿破仑?波拿巴
1804年8月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第三交响曲 作品55
贝多芬准备好了一个抄本,上面写着献给拿破仑的题词,正将由法国大使送往巴黎的时候,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得知这个消息后,贝多芬大怒:“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他走向桌子,抓住标题页的上端把它一分为二,扔在地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
很久之后,贝多芬才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第三交响曲》1804年4月才在维也纳第一次上演,1806年总谱出版发行,而这部曾经是为拿破仑“夺身定做”的交响曲标题也被改为了“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后来有人分析说,虽然拿破仑不再是贝多芬心中的“神”,但是在某些方面贝多芬依然尊重他。
英雄交响曲
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虽然这部作品最初是为拿破仑而作,但是乐曲中到处洋溢着贝多芬向往自由,向往革命的精神。这部长达40多分钟的作品最终成为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富于革新的精神,乐句感情奔放、乐章篇幅巨大、和声节奏新颖自由,将“英雄”的主题和对自由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贝多芬本人也曾表示,这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交响乐。
5月16日,来自大洋彼岸的墨尔本交响乐团将在指挥家安德鲁·戴维斯爵士的带领下,为你献上这部古典乐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一起来感受一下“英雄”的魅力吧!
演出信息
院庆演出季
安德鲁·戴维斯爵士与吕思清
墨尔本交响乐团2018年中国巡演-广州站
时间:2018年5月16日(周三)19:30
地点:歌剧厅
票价:80 180 380 480 680 880VIP
戳二维码选座购票
演出曲目
卡尔·瓦因:五 (2002)
Carl Vine:“Five” (2002)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26号
Max Bruch: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G minor, Op. 26
小提琴:吕思清
——中场休息——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 “英雄”,作品55号
Beethoven: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 “Eroica”, Op.55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