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大师化身成斗牛勇士
毕加索(Pablo Picasso)《斗牛士》
将首次登上拍场
自画家1973年辞世之传奇展览后首度面世
巴布罗·毕加索《斗牛士》
油彩画布
146 x 114公分
1970年10月23日作
估价:14,000,000-18,000,000英镑
此幅扣人心弦的肖像杰作充分体现毕加索晚年的创作力量,展现其一生的创作狂热,彰显个中的极致巅峰。毕加索以斗牛为题探索生与死、创造与破坏、天与地的主题,并将自身投放于壮观场面的中心。蘇富比很高兴能于同一拍卖呈献两幅毕加索最优秀的绝佳典例──《斗牛士》以及《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玛莉·德雷莎·沃特)》,见证画家创作历程中不同的关键时期。
——蘇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
环球联主管及蘇富比欧洲区主席
Helena Newman
拍卖详情
伦敦蘇富比
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
2月28日 晚上7时
伦敦预展:2月22日至28日
斗牛被视为最公开展示的暴力、勇气与力量表现,当中蕴涵温雅与横蛮、娱乐与悲剧,以至面对生与死的强大矛盾,尤为吸引毕加索的注目。相较画家较早期的大部分同类创作,本作独特展现以往缺少的人性角度,斗牛士的容貌别具个性,其双目睁大,流露脆弱的一面,表达生命无常的感悟,反映画家对自身的关注。
纵观此时期的其他斗牛士作品,毕加索多将人物置于简约的单色背景,本作则尤见别树一格,斗牛士身穿耀目的华丽服饰,并糅合竞技场的精心细节。下半部背景代表斗牛竞技场的沙地,而上半部则代表场内的数百名观众。
毕加索在八岁时曾在父亲的带领下到访斗牛竞技场,自此为他带来深刻印象。他的第一幅画作题为《穿黄衣的小斗牛骑士》,描绘竞技场上的斗牛骑士与其后方的观众。他在晚年呼应年轻时的创作,重新演绎这个著名的绘画题材,描绘自小观看的斗牛场景。纵然毕加索少时已离开西班牙并移居巴黎,他依然保存西班牙的身份特质,而斗牛士正是重要的人物,让他聚焦自身的传统根源。十九世纪末,毕加索曾留居马德里,于普拉多美术馆(The Prado)临摹古典大师名作,当中戈雅的斗牛画作无疑为他带来影响。毕加索的个人记忆与其艺术传承密切交织,从其最后的斗牛士肖像系列,清晰可见戈雅的强烈影子。
毕加索于1973年辞世不久后,其妻贾桂琳(Jacqueline)于亚维侬教皇宫(the Palaisdes Papes in Avignon)为他举办最后杰作大展,《斗牛士》正是当中的作品之一。在这座欧洲最重要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之中,他的终结时期创作在历史悠久的古墙上呈现人前。
如欲了解更多此作详情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长按下图
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
以开启网上图录

相关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
参考更多有关《斗牛士》的详情
*估价不包括买家佣金;成交价包括落槌价与买家佣金,并扣除买家因作出「不可撤销投标」承诺并成功竞投而获得的报酬补偿。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