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劭雄:万事俱备》
中国文化出版社
2017年12月第1版
价格:378元
购买方式:PSA电铺内购买,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在线购买。
2016年夏,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了艺术家陈劭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个展——“万事俱备”,不仅梳理了他三十多年艺术生涯中的重要作品,还展出了其生前最后的创作——《景物》。目前,展览画册《陈劭雄:万事俱备》经历了近两年时间的筹备、编辑与出版,终于在万众期待之下上市了。这本画册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陈劭雄妻子罗庆珉女士共同编著,是陈劭雄迄今为止最完整、最全面的出版物。
《陈劭雄:万事俱备》
△《陈劭雄:万事俱备》画册内页,指尖左滑查看更多照片
在这本画册中,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述说了“万事俱备”展览的缘起、极具挑战性的实施过程以及她眼中的陈劭雄。展览策展人、陈劭雄多年好友及长期观察者侯瀚如则撰写了文章《“万事俱备”:陈劭雄作品,及2016年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举办的个展》,以多面向的角度向观者们介绍了陈劭雄的创作脉络。
陈劭雄的艺术创作主要由个人创作与合作两种形式展开。所以,画册也以这两条线索回看了他过往的作品。一方面,以艺术家自述串联了其横跨25年的个人作品。另一方面,通过时间线回溯了他过往的协作经历,囊括“大尾象”艺术小组时期的群体行动、“西京人”艺术小组时期的跨国创作,以及凝聚集体记忆的公众参与作品。
画册还特别收录了陈劭雄亲自讲述艺术创作的文章,通过第一视角展现其创作思路的发展,以及他围绕个体、周遭环境以及命运展开的哲思。
最近我在上海的个展上的新作品《景物》,我觉得就是我的一个新时期的开始。这个新时期就是我回到了一个更加古典更加古老的问题——宗教,也就是一个皈依的问题,就是生命和时间的问题,就是一个终极的问题,我们如何回到了这些思考?回到最简单、最原始的思考,我觉得这特别重要,因为我们一直都放弃掉,一直只去关注一些现实的问题,而宗教问题仍然存在,只要有生命和时间,我觉得存在和皈依、灵魂归宿的问题永远都存在。我觉得没有经历过像我这样命运的人,是难以想象的,是不坚定地去看待这样的问题,但我觉得生命和时间都存在这个极限中,我们永远都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而我们以为在古典时期,这些问题已经探讨过了,已经解决了,但只要科学解答不了这些终极问题,宗教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摘自《我的艺术创作》
陈劭雄口述,罗庆珉整理,2016年6月
此外,画册以大量精美的照片重现了“陈劭雄:万事俱备”的展览现场,让读者们可以身临其境,了解展览全貌,摩挲作品细节。
关于艺术家

陈劭雄
1962年出生于广东汕头,198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陈是九十年代广州观念艺术小组“大尾象”的成员。现在,他的工作一部分是独立创作,另一部分是合作项目,他是亚洲艺术合作“西京人”的成员,也是中国艺术家合作“没有空间的计划”项目成员。曾主在北京生活和工作。
作为中国过去数十年中最为杰出和多才的艺术家之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陈劭雄就已参与广州地下艺术及实验艺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陈劭雄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形态,包括影像、装置、摄影蒙太奇、绘画、表演、以及集体参与等,而主题也开始越来越关注中国社会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大挑战。与此同时,他对于历史表现形式的再创作也进入了其创作领域。同样令人折服的是其思想与行为领域已经变得非常开放。他邀请公众成员参与其部分作品的创作过程,用以激发和分享对于城市和社会变革的共同记忆与理想。
相关展览

陈劭雄:万事俱备
Chen Shaoxiong: Prepared
策展人:侯瀚如
展期:2016年6月11日至9月11日
主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于2016年6月11日至9月11日呈现陈劭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个人展览“陈劭雄:万事俱备”。本次展览将涵盖艺术家过去三十余年,尤其是近十五年来的主要作品,包括两件2016年的最新创作,涉及影像、装置、照片-蒙太奇、绘画、集体参与等多种艺术媒介。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在线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