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看不懂抽象艺术?
抽象绘画为什么那么贵?
不熟悉抽象艺术没关系,
我们一起来看看抽象绘画史上
不得不提的10幅经典作品,
读懂了它们,你就是抽象艺术界的半个行家!
1
《玩纸牌者》 保罗·塞尚
在塞尚的一生中,常常就一个题材创作系列画作。他曾相继画过5幅以打牌为题材的作品,该系列均描绘了法国农夫玩牌的场景。此幅《玩纸牌者》大约完成于1893年。传闻曾于2011年被卡塔尔王室以1.6亿英镑的天价购得,创下了艺术品出售史上的最高纪录。
画面左边玩牌者的上衣是紫蓝色,右边玩牌者的上衣是黄色的阴影,两者形象对比十分和谐,而肤色的肉红调子、桌面的棕黄色调子也构成了一种和谐对比。作品通过各种色调的运用,造成了形象刻画的立体感,突显了人物的性格。
2
《交换》 威廉·德·库宁
《交换》(Interchange)是德·库宁的一副抽象画,在同行艺术家弗兰兹·克莱恩的影响下,他的风格发生了变化。该画完成于1955年,德库宁在1950年代早期集中了大部分时间,重新开始了他在1948年创作的女性形象的抽象人物研究作品。
正如德·库宁所说的那样,在这段时间里,他喜欢命名自己的油画作品,“我觉得在纽约市中心居住的更多,我会觉得......住在公园大道,这没有任何社会评论。我的意思是你什么都找不到,也许跟我的养育有关系,我不知道,但是我在一般人看来,我不会上去我的工作室在凯迪拉克“。他对油画名称的偏好似乎与当时在纽约市中心居住的邻居有关,例如《交换》。2016年,美国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肯尼斯·C·格里芬(Kenneth C. Griffin)分别以3亿及2亿美元的价格向大卫·格芬基金会购入美国画家德库宁的《交换》及波洛克的《17A号》。
3
《橙、红、黄》 马克·罗斯科
对于20世纪最著名的色域绘画抽象大师罗斯科的作品,有业内人士认为他的艺术注重精神内涵的表达,他力图通过有限的色彩和极少的形状来反映深刻的象征意义。罗斯科本人在著作中说:“许多人能在我的画前悲极而泣的事实表明,我传达出了人类的基本感情,能在我的画前落泪的人会有和我在作画时所具有的同样的宗教体验。如果你只是被画上的色彩关系感动的话,你就没有抓住我的艺术的核心。”马克·罗斯科的这些画作就好像人类的情感开关,直接触发你的情绪,人再通过梳理这些情绪,认识自己,获得升华。
4
《黑板》 塞·汤伯利
美国抽象艺术大师塞.汤伯利试图让艺术回归日常,回归平民化,回到艺术最原初的那种“玩性”状态,从而引发人们对越来越脱离当代现实的现代绘画的一种反思。汤伯利这幅作品中看似毫无技术的随性“涂鸦”,也并不是随意就能连续画出,连续画大幅面的六连画而不停顿断线有不小的难度,他表现的是一种书写与绘画艺术间的无隙衔接、几近融合的状态。
5
《安娜的光》巴尼特·纽曼
美国艺术家巴尼特·纽曼,20世纪最激进、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抽象表现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色域绘画流派的先锋。极简的外形、未标示的主题、去物质化的表现形式, 就是这么简单的几笔,纽曼得花上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去画,他不用尺子作画,也不套用任何格式,来测度出这些图案,凭借的是他几十年来,艺术实践所积累下来的判断力。
6
《第17号A》杰克森·波洛克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杰克森·波洛克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创造了在帆布上随意地泼溅颜料、洒出流线的技法,画板上滴满稠密的棕黄色、白色、栗色和黑色颜料,形成了鸟巢状的外观,看起来有些杂乱无章。他的滴洒法绘画在随意之间隐藏着戏剧性的偶然效果,激情四射而且充满了色彩的自由、张力和狂野,作品有难以忘怀的自然品质,融合了抽象主义、表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特点。他创作于1948年的作品《第17号A》曾被拍出2亿美元的成交价。
7
《至上主义构成》 马列维奇
俄国抽象派艺术大师卡基米尔·马勒维奇,至上主义的创始人。在先锋艺术运动中,他绝对是一位先锋。在他的画中,人们常常能看到色块在膨胀的宇宙中延展。这就是马勒维奇试图表达的凌驾于时空之上的“至上纯粹”世界。至上主义是一种强调基本几何形体(如圆、方、线条等),并注重使用有限集中颜色的艺术运动。
8
《桥》 罗伯特·雷曼
美国艺术家罗伯特·雷曼以有质感的白色颜料上色创作,略有蓝色和绿色的痕迹。雷曼被称为单色画、极简主义和观念主义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抽象与白色是雷曼绘画的标志。《桥》是一幅几乎全白的画。这幅看起来和“空白画”没多大差别的天价作品,引起了全面讨论。雷曼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他的白色绘画,并凭借他的实践在艺术界享有一席之地。雷曼被评论归类为极简主义,但他更喜欢被别人称为“现实主义”,因为他不热衷于创造幻想,只是在揭示材料的真实模样。
9
《红、黄、蓝的构成》 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是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
在蒙德里安的眼中,自然界的事物虽然变化万千,活泼任性,但都是以宇宙赋予的规律在运行。自然中相对应的各种元素,如积极与消极、男与女、黑暗与光明,等等,都可以简化为水平线和垂直线。这幅《红、黄、蓝的构成》是蒙德里安几何抽象风格的代表作,完成与1930年,组中的黑色线条控制着七个大小不同的矩形,形成非常简洁的结构,我们可以从画面中去体会蒙德里安的绘画哲学。
10
《黑色正方形》马列维奇
《黑色正方形》同样出自至上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列维奇。1913年,马列维奇画出了著名的《黑色正方形》这是至上主义的第一件作品,标志着至上主义的诞生。马列维奇在一张白纸上用直尺画上一个正方形,再用铅笔将之均匀涂黑。这一极其简约的几何抽象画,于1915年在彼得格勒的“0、10画展”展出,引起极大轰动。
马列维奇认为,长久以来艺术一直支离破碎地与诸多非艺术因素交织混杂在一起,而无法获得真正的纯粹造型。他要进行变革,把绘画从一切多余的及完全不相干的杂质中解放出来。这一变革的第一步,就是在画中寻找一种最朴素的元素,这一元素就是那个黑色的方块。
到这里,有朋友可能会说“哦,原来这些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和艺术家。但是......讲真我并没有觉得它们都很好看啊......”
是的,艺术欣赏本就是一件十分私密的事情,每个人来自艺术品的反射都和个人喜好、背景、知识构成,甚至是当下的情绪相关。而关于抽象艺术,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抽象艺术的本质是别样的思维方式,是创新,而抽象作品的的作用是启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的目光不仅停留在作品表面之上,而是深入其内涵。
很多抽象绘画作品既没有真实的物体,也没有具体的人物,有的只是各种线条、形状、颜色的不同组合,但这些由有意味的形式所构成的视觉品质,包裹着艺术家超前的思想和寓意,以更直接、尖锐的艺术表达帮我们接近了灵魂的真相和生活的本质。
1月27日,《抽象+| 抽象绘画在中国的新可能性》即将在原·美术馆开幕,展览将通过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来探讨抽象艺术立足中国本土实践而产生的新思考和新面貌。
关于艺术知识的累积,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读不懂上面10幅作品没关系,来展览现场,和原酱一起学习!
——————————
关于原·美术馆
原·美术馆由东原地产集团于2016年创办(馆长为国内著名观念艺术家、策展人-梁克刚先生),位于重庆市南滨路东原1891商业建筑群落中的滨江球体建筑,因其独特的造型,又被誉为“重庆眼”,是立于“长江岸,观世界”的先锋艺术场所。美术馆面积近2000平方米,并带有临江无敌观景的高空露台,是集个性化景观建筑、艺术专业场馆、艺术收藏品鉴、公共艺术教育、时尚潮流策动发布以及高端消费社群互动的跨界空间,可支持架上、雕塑、装置、多媒体等多种艺术、戏剧、舞蹈及音乐形式的呈现。
原·美术馆以“直抵人心,引领城市的艺术与美学教堂”为自身定位,并践行“做每一个人的美术馆”为宗旨,通过策划举办兼具学术性、先锋性、潮流性和话题性的艺术展览、文化公教及跨界时尚潮流活动,成为连接大众、提升大众审美与“艺商”的策源地。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10:00am - 21:00pm
(每周一闭馆)
地 址
重庆市南滨路东原1891中段
联系方式
电话:+86-23-86119778
邮箱:museum@dongyin.com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