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调的和谐: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东亚艺术观察”,如展览副标题所示,将视野投向对于当代东亚而言具有强烈的转折意义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对于彼此紧邻的中国、日本、韩国及台湾四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不仅共享着冷战结束、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国际背景,还各自面临着内部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转变和由此带来的震荡和新契机。在此次展览中,我们各自通过呈现具体的展览和艺术事件的案例作为切片,来探究这个时期的复杂肌理,思考这个时期的艺术动态和思想对于今天的影响。从对这个历史时期的回望中,我们也再次看到东亚地区时刻彼此关照的现实。
从本周起,我们将在微信平台上推出“失调的和谐”展线上导览,每周一、三、五陆续推送展览涵纳的韩国、日本、台湾和中国的部分,分享展览中具体涉及的艺术实践和创作个案。
韩国部分:相关案例研究
《城记》是一部拍摄首尔一日生活(1994年6月9日)的作品,有720名参与者经手或被录音, 调用了25台电影摄像机、12台半专业录像机、大量家庭录像以及由专业人员和学生操作的350台静态摄像机。影片于当天花费了超过36千米的35毫米全幅画胶片,拍摄了约7万张照片,采访了大概300人。在影片发行的小册子上,李在容被称为导演,金允故是摄像导演,崔正化与吴汉昆是艺术总监,影片由ShinCine公司监制。在十年后的2004年,Arco艺术中心展示了拍摄的脚本和照片,同时也使该项目能够重新启动,更多艺术家、名流和相关人士参与进来。这次北京展览的图像均来自1994年的作品,它们在2016年的版本中被剪辑为8分钟版本。
《城记》是一个集结了包括电影工业从业人员、影像艺术家、摄影师、摄影专家、艺术家和其他公众在内共720人参与的项目,他们从1994年6月9日早5点到第二天早5 点整整24小时内,通过自己选择的媒介记录了首尔的一天。
李在容,城记,1994/2016年,高清视频,8分钟
“这是在数字媒体流行前拍摄出来的作品。”
李在容从1994年的一段采访中引用了一段话,这段话是他自问自答的内容:“如果有一千万人居住在首尔,那么首尔就是一千万个首尔,收集人们的视角,就可以组成首尔的马赛克??我的角色就是让许许多多的人都能发挥想象,这样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家。”
——录像中导演手记节选
李在容于1991年毕业于韩国电影艺术学院,同年拍摄的短片《Homo Videocus》令他一举成名。 他的首部长篇电影《情事》(1998年)大获成功,此片也促成了他两年后拍摄了一部日韩合作的电影《纯爱谱》(2000年)。他的古装剧《丑闻》(2003年)为他赢得了上海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和最佳音乐奖。这之后又拍摄了《多细胞少女》(2006年)、《女演员们》(2009年)和《镜头背后》(2012年),电影中他试图模糊虚构与非虚构的边界,这一新尝试广受好评。《我的忐忑人生》(2014年)和近期的《酒神小姐》(2016年)均在国际上受到好评。在韩国电影业中,李在容是最具代表性并极具个人风格的导演之一,他作品的涉猎广泛,在有控制的视觉美感和别致的观念表达之间自由穿梭。
在上世纪80年代晚期到90年代中期,“美术馆”小组是当时创立艺术小组风潮的先例。这是一个最初由7位弘益大学毕业艺术家组建的小组,包括包括高乐范、罗庆安、明慧京、钟成、李昢, 崔正化和洪成敏。1987年,在Kwanhoon美术馆的首次开幕展后,它是一个相对松散又可变的整体,之后其他艺术家也纷纷加入。小组诞生之时的1987年是一个重要年份,当民主和解放的洪流横扫韩国社会。MUSEUM小组当时也声称他们希望“使工作室变成形式的实验室”,同时以无明确目的的自由实验方式成为当时所谓新一代艺术家的领跑者。通过自我策划展览,他们攻击美术馆权威和艺术史传统,也试图脱离前辈和体制化的艺术文化。小组创始成员崔正化和李昢参加了1993年的“整形春天”展。到了90年代中期,艺术家自发组织小组的风潮走向终结。
姜希姃,巨人之书,2017年,硬纸盒上拼贴,尺寸可变
《巨人之书》作品局部
艺术家姜希姃从现存极少的档案中寻找这些小组运动的蛛丝马迹。她收集艺术空间的印刷品,用里面的文本和图片生成不同形式的书籍。这些书构成了她的个人实践资料库,以此回应数量庞杂的作品和其创作者。在北京“失调的和谐”展览中,艺术家并没有用这些真人做作品里角色的参照,她的新作《巨人之书》更倾向于引用80至90年代与韩国当代艺术有关的画册和印刷品。她就像《格列佛游记》中探索并讲述巨人国的主角一样,用收集的这些图像局部构筑了一本巨人之书。通过将她的个人记忆与当时小组运动的回忆录相结合,艺术家似乎在邀请今天的观众,与80年代年轻的艺术团体中的艺术家展开私人对话,而当时的他们,正梦想着通过艺术颠覆世界。
姜希姃(1979年出生于韩国济州)生活和工作于首尔。她曾在梨花女子大学学习绘画和版画,2012年在德国布伦瑞克造型艺术学院学习艺术。姜希姃收集艺术空间中陈列过的印刷品,从其中抽取文字和图像以不同形式制作书籍。她在首尔Vanziha B1?2F 空间举办过名为“浴缸前传”(2015年)的个展,也在科隆的塞巴斯蒂安 · 布朗德画廊举办个展“陌生人”(2012年)。她的作品在不同群展中展出过,例如在首尔HITE收藏会的展览“我爱你,我不爱你”(2017年),以及首尔Art Sonje艺术中心的“真正隔离区项目 2015”(2015年)。
敬请期待下期:“失调的和谐”展日本部分:“银座漫步艺术”(The Ginburart)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