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报设计:程璐
演出时间:2017年9月9日 19:30
演出地点:上海明当代美术馆,静安区永和东路436号,近平型关路
活动免费,无需预约
概念:张献
策划:张渊
表演:九块九(王萌、付彤)、组合嬲(张献、戴建勇、丁悉、木芫、尹希、张寻、主任)
当别人说话,我们不说话;
当别人不说话,我们开始说话。
《共享厨房》令组合嬲的剧场实验进入新阶段,嬲嫐们开始说话了。
嬲嫐们的沉默不是休克情境中的无语和失语,而是清醒并冷酷地拒绝使用世界此岸业已死亡的语言,她们的身体剧场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彼岸属于自己的语言,这语言仍是公共的、以情感充沛的形式流通的,要不然她们怎能做到素昧平生而长相厮守,相知相爱相杀至今,并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来滋养自己的灵肉?又怎能做到行脚天下被人辨识,被人用慈善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抚爱?
没有一个艺术领域会像剧场那样持之以恒地向你提供如此的痛苦:光鲜亮丽的外部形象总是由头脑简单不谙世事的演员扮演,台上与台下的“智愚差”永远不可弥合。生活中聪明的你永远上不了舞台,他们派出愚蠢的编剧,“下生活”采访你,写出愚蠢的剧本,由愚蠢的导演排练,最后让愚蠢的演员扮演你——为什么不能把这一切全部省略,你直接上台去演!因为你高于剧场,并且无法娱乐世界!
《共享厨房》就是一个嬲嫐们直接上台的现场,她们将直接说话,并构成现实。
仍然是无脚本、无排练、无预设任务的一场遭遇,一个既属于现实生活又属于人心造作的情境,一个即时剧场(instant theatre)、PNP剧场(Plug-and-Play即插即用)……她的好处是:不知道会说什么,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可一定是直接的和活生生的;既是即兴的,又不是习惯性的。台上的人大多相互不熟识,有的完全不认识,通过熟人介绍,临时走到一起,简单约定时序规则,就这样开始。
当然她们不是无缘无故相遇的,她们是gutsy,总是制造意外,让日常生活充满事故。无论如何,她是一种真实剧场(Theatre of the Real),从政治的、策略的意义上说,她是一种暗柜剧场(closet theatre),即相应包含出柜剧场、深柜剧场、换柜剧场的一个可经验的、甚至可介入的“机缘现实”(speculative reality)。
这就是嬲嫐。她们会证明,剧场中的身体不仅仅是一时的表现工具,同时是漫长人生的异常延伸,当嬲嫐们开始说话,世界的此岸与彼岸就开始融合,也就是与你交合。
文:张献
九块九=六块六+三块三
‘九块九'是一个用来给6.6和3.3合作所有作品的一个代号。
6.6
原名王萌,6.6是王萌在九块九中的代号,新媒体艺术工作者,放射能视觉工作室创始人。
生活工作于上海。
3.3
原名付彤,3.3是付彤在九块九中的代号,201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新媒体艺术工作者,生活工作于上海。
九块九按:“成人的食欲和 欲分别对应生存和繁衍...”
九块九成作品店集中售卖成欲望非卖品,来店顾客能够享受到食欲和欲在精神层上的纵情释放或全面压抑。
我们将用怪诞,黑色幽默,充满低科技感的视觉和听觉塞满顾客的感官细胞,把现代成年男女的现实,理想粗暴地剖开打碎再重新拼凑,构筑一份九块九化的欲望世界重组—九块九成 作品店。
九块九是一家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成作品店,创建于2017,专注于创造具有传统中国特 的成 作品。其作品以其转欲望嫁接为中心思想发酵,不断吸收最新时代衍生关键词,为产品更新换代提供肥沃的土壤。
组合嬲简介
“组合嬲”2005年成立于上海,是一个独立艺术家创作联合体,致力于中国剧场国际化和当代化的实验,把“剧场”与“展场”、“黑匣子”与“白匣子”统一在新型的表演艺术中,并通过组织不断向素人延伸的节日化平台,扎根社会生活。其成员最初以“新舞蹈”演员为主,联合当代艺术领域的视听艺术家、新媒体艺术家灵活组合创作,渐渐吸引生活艺术和社会实验艺术家、行为表演艺术家、诗人、作家、学者乃至各阶层劳动者,实现了艺术剧场和社会剧场、日常生活和集体节日的交汇融合。“组合嬲”主要剧场作品和社会协作项目《舌头对家园的记忆》、《左脸》、《陪我过夜》、《红楼梦》、《病房》系列、《大力伤害》系列、《我们抱歉地通知你》系列、《真黑匣子》系列、《小风景》系列、《Dance Deco》系列以及《集体舞》、《舞蹈共和》、《天堂向下》、《嬲嫐现场》、《嬲林匹克》、《Instant》、《成年厨房》等等,不仅在许多舞蹈剧场、实验剧场进行演出,也频繁受到艺术节、艺术机构、教育机构的邀请进行演讲报告和工作坊,行迹遍布欧洲、亚洲各大城市如柏林、罗马、巴黎、阿姆斯特丹、奥斯陆、萨尔茨堡、杜塞尔多夫、德累斯顿、苏黎世、都柏林、爱丁堡、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深圳等等。
张献
剧作家、剧场导演、社会编舞家、临界情境主义者、生活艺术和异质现实制造者。他是后毛泽东时代中国最早的独立戏剧家,从艰难的地下艺术创作与实践中求得生存与发展,长期从事报刊杂志、舞台戏剧与电影的写作、编辑和策划,发起组织、主持多个民间艺术团体及剧场空间。作为舞台剧编剧、导演和制作人,其十几部戏剧、舞蹈作品上演于中国各地,以及欧洲和美国,他执导的舞蹈剧场作品《舌头对家园的记忆》获2006苏黎世艺术节ZKB大奖。作为电影剧作家,其主要作品《留守女士》获第十六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茉莉花开》获第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作为策划人、组织人,先后参与建立戏剧、舞蹈表演团体“Z”和“组合嬲”、全国首创的民营“真汉”咖啡剧场、上海第一家非营利表演艺术基地“下河迷仓”、上海第一批独立艺术节“越界艺术节”、“概念艺术节”、“自由电影节”等。近年更以“生活艺术”为号召,组织建构了大量融合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创作”,与一代代青年在一起,共同实现“社会剧场”和“每日生活节日”的理想。
戴建勇
木芫
艺术创作者。比起行为的制造与呈现,她更看重它如何结束。创作更多关注人性界分及关系透析。
丁悉
过去10年间长期切换于多重平行身份,进行各自的生活/工作/创作。2015年,以作品《回到晨光》为起点,尝试将她们有机结合,并据此发展出以探索感知与意识为主题的创作线索。同时关注当下社会中个体和群体的交织性与独立性。创作涉及行为、装置、文本、影像等媒介。相对于作品在某日某地“展出”,更希望在生活中随时进入。
尹希
1994年出生于上海,中国。现居住于上海。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
穿梭于诗歌,记忆和非叙事性童话,用相关于行为的方式创造一个美丽且让人不适的空间或平面,涉及时间、空间和维度的持续去刺激观众是贯穿她作品的概念。
从个人和合作的项目中使用绘画,行为,摄影,声音,装置,写作,雕塑和视频作为媒介。她感兴趣于通过诗意身体的表现形式探索各个媒介自身的语言以及其极限,同时干扰和解构它们。
张寻
主要生活于上海,做一点剧场与行为艺术,关注观念、权力、人。
张寻感兴趣于社会构造、人的生存、艺术与行动的互相制造。她的创作时常带有参与性、行动性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关照。
张寻常用的媒介为身体,也使用影像和数字媒体。近期的工作主题为社会化压抑与人的异化。
摄影:吴吃吃
主任
缺
当前展览
Current Exhibition
就地起舞 : 日常空间中的舞与影
On Site Impromptus: Dance and Moving Images in Daily Space
地址:明当代美术馆|上海市静安区永和东路436号
Venue: No.436 East Yonghe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展期:2017年6月17日-2017年9月24日
Duration: June 17, 2017 - Sep 24, 2017
主办:明园集团、上海明当代美术馆
Organizator: Mingyuan Group, Ming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出品人: 李松坚、凌菲菲
Producer: Li Songjian, Ling Feifei
学术顾问:加布里埃尔·布兰德施泰特、萨拉·默勒
Academic Consultants:Gabriele Brandstetter & Sarah M?ller
策展人:蔡昀庭
Curator: Tsai Yun-Ting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