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巴塞罗那 Sonar+D 艺术节上的一次跨界舞蹈演出中,日本艺术家真锅大度(Daito Manabe)所使用的新技术,看起来已经同《星球大战》中的 3D 全息投影非常接近了。
经由位于东京的工作室 Rhizomatiks Research,真锅大度已经创作了数件结合高科的技前卫舞蹈表演作品 。最近他在 Sonar+D 上又发布了两件新作,对这块领域再次作出探索。第一件装置名叫“phosphere”(幻闪现象),简单来说,是由一整套机器灯光系统、烟雾机器和视频投影仪和舞蹈表演者共同起舞的表演。另一件作品名为“border”(边界),是一件虚拟现实装置,一个巨大的白色球体悬浮在空中,跟随周围环境而变,将展出区域打造成一个高度沉浸的增强现实体验。
针对前者,真锅大度及 Rhizomatiks Research 工作室,联合编舞艺术家Mikko以及舞蹈团队 Elevenplay 共同打造了一种被艺术家称为“新舞种”的表演。作品试图超越增强现实,展示人类舞者和虚拟舞者在真实的 3D 空间中共同表演。
phosphere
“直到现在,大家在电影中看到的那种未来全息投影一落实到舞台上,都还是用一种古老的戏法模拟出来的,”艺术家对创想计划说。“而我想要来点儿真格的。尽管3D还处于初期阶段,在艺术概念表达上还比较原始,但我还是一头扎入其中,为作品“phosphere”开发了一整套新系统。”
在当前的新媒体舞蹈中,舞者们在舞台上的表演时,不得不同 2D 的投影画面保持一个距离。而phosphere系统则使工作室创造出 3D 图像,从而可以和舞者处于同一维度平面。这其中当然有一系列技术挑战。首先,正常的照相机是不足以拍摄舞者的,所以真锅大度结合了 3D扫描和动作捕捉技术 。最终,虚拟图像必须是完全3D的。因此,如果他们想要在舞者表演时照亮舞者的手指,系统就能使灯光实时聚焦到手指。
“原始表演的基础原则是:模糊舞台和观众的边界、现实和幻想的边界,”他继续说,并强调为了舞台上的10名参与者,表演需要8个引擎完成,“这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事情。”
至于《边界》这个作品,真锅大度发现,微软的 HoloLens 和其他的增强现实、或者说混合现实技术,都需要一个头戴设备,将虚拟图案或动画叠加于现实之上,不能完全把观众传送到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当中去。而另一面,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则只能提供纯粹虚拟的体验。真锅大度想要结合两种格式。
border
艺术家之前从未创造过完全虚拟的作品。而且,实际上他对虚拟和现实之间的边界更感兴趣。所以在作品“边界”和其他作品当中,他正在探索这个分水岭。 “今天的纯 VR 作品已经如同洪水泛滥,我希望能展出一件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来回穿越的作品,让观众们大吃一惊,”真锅大度说。
作者:DJ Pangburn
长按上图提取二维码下载 VICE 中国 客户端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