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宋佳益: 凿墙者|“叙述·并置”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宋佳益: 凿墙者|“叙述·并置”

宋佳益: 凿墙者|“叙述·并置”

宋佳益《崇高的客体》“叙述·并置”展览现场


艺术家宋佳益目前正在Tong Gallery+projects参加群展“叙述·并置”,展览由陈屹策划,参展艺术家还包括何伟、黄颖、刘晓辉、刘艺超、孙靖林、孙亚飞、陈屹,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18日。



 宋佳益 


1982年生于北京。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之后留学法国,旅居巴黎多年。2010年获得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 国家高等造型艺术表现文凭(DNSAP硕士)。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并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宋佳益: 凿墙者|“叙述·并置”

宋佳益《崇高的客体》组画  2015 布面油画 尺寸可变



“黑域是人精神结构中最深处的区域,是一个无色的场域与空间,它是可感知但不可说的“本质”,我们很难将这种体验物化,或描述这种精神的轮廓,但是我们可以把它用“墙”隔开,确认下它的存在,而这建构起的“墙”就是我所绘制白色的,或由白颜料涂抹出的“预示”,而这种白色之墙所勾勒,空出的黑色之域正是我要暗示的本体,这个本体是什么呢?我想是人类可体验的类似于可感知的精神性,艺术家就是用艺术的形式来揭示出,暗示出它的轮廓的存在,这构成我黑画系列最根本的意图,不再是简单的制造图像,而是在黑域前的白墙上制造划痕与窟窿,像个凿墙者,让我们感受到他后面的无限的区域。”


文/宋佳益



宋佳益: 凿墙者|“叙述·并置”

宋佳益《崇高的客体》2015 布面油画 162×113cm



 Q & A  

 Tong Gallery+projects × 宋佳益 


Q:是什么促使你创作《崇高的客体》系列作品的?

宋佳益:2011年我游历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看到了丁托莱托,戈雅和格列柯的大量成系统的作品,感受到一种更加深沉而又绝望的神秘主义力量并被这种力量所着迷,回巴黎后就开始构思黑画系列了,之前还是简单的黑白关系,之后就演变成寻找画面中的一种黑色的精神团块,并将它视觉化的实验了。



宋佳益: 凿墙者|“叙述·并置”

宋佳益《崇高的客体》2015 布面油画 30×40cm



Q:作品中出现的意象有何象征意义吗?

宋佳益:《崇高的客体》是关于对场域中崇高概念的颂歌,这些特殊的风景如山峰,墓地,云彩与几何体构成了精神结构的框架,一个令人精神向上升旋的超越于崇高感,超我而皈依到精神的绝对的秩序与美,这个神圣感的场域构建起人们内心中崇高的客体。


我的绘画是我个人思想与精神症候的体现,是一种意识的图像化的文本,是通向内部的外在物像。在使用这些形象时,我会引入历史,神话中的形象,从而在整个创作中搭建起一个“历史剧场”。



宋佳益: 凿墙者|“叙述·并置”

宋佳益《崇高的客体》2015 布面丙烯 70×90cm



宋佳益: 凿墙者|“叙述·并置”

宋佳益《崇高的客体》2015 布面丙烯 70×90cm


 

Q:2015-2016年创作的弗朗肯斯坦和马西亚斯系列,与黑画系列有着怎样的转变和关联?

宋佳益:弗朗肯斯坦和马西亚斯系列是黑画系列的延续,是我对带有“历史纵深感”的绘画的持续探讨,对生命,命运这些不可知力量与我们自身经验的探求,我希望建立一种图像系统,一方面指向现实,历史与经典图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则展露出我对潮流,前卫性这些标签的不信任,而是尝试基于图像自身存在系统合理性来展开我的创作。

 


宋佳益: 凿墙者|“叙述·并置”

宋佳益《马西亚斯1-2》2015 布面油画 200×138cm



宋佳益: 凿墙者|“叙述·并置”

宋佳益《弗兰肯斯坦3》2016 布面油画 200×149cm



关于艺术家 


宋佳益

1982年生于北京。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之后留学法国,旅居巴黎多年。2010年获得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 国家高等造型艺术表现文凭(DNSAP硕士)。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并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个展

2016 “被否定的脸”,Paris Horizon画廊,巴黎;2011 “图像的困境”,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2008 “动物肖像”,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

 

部分群展

2017 “叙述·并置”,Tong Gallery+projects,北京;2016 “天真的与感伤的小说家”,法国巴黎;第一届道滘艺术节,广州;“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奖”提名;2015 “南风”,天线空间;“伙伴”,桥舍画廊;2014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建院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你要去哪里? ”,艺术无国界空间,巴黎;2013 “世界粮食计划署抗击全球饥饿50周年” 纪念慈善拍卖艺术展,北京;2012 “身体的材质”,艺术无国界空间,巴黎;“年——Mezzanine第一回群展”,艺术无国界空间,巴黎;2011 第六十二届法国巴黎“五月沙龙”,巴黎;2010 “野兽与节日”, 法国巴黎Aroa 画廊;2009 第五十四届法国巴黎 Montrouge 沙龙(作品由 《世界报》当代艺术评论家Emmanuelle Lequeux 撰写评论);2008 ACAF NY 纽约亚洲艺术展,纽约;ShContemporary 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上海, 2008年。 KIAF Seoul Korea 首尔国际当代艺术展,首尔;“ 进程中的绘画”,法兰西大区 C.A.E.S 联合协会主办,法国;Art Cologne 科隆国际艺术展,德国科隆;CICE Beijing 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北京;Art HK 香港国际艺术展,香港。


获奖

2006 第十二届路易· 威登艺术基金会“青年艺术家”大奖。



- END -


宋佳益: 凿墙者|“叙述·并置”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电话  010-57626202

邮箱  tonggallery@vip.126.com

网站  www.tong-gallery.com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Tong Gallery+projects官网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