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京都等古老城市的小道上,经常能看到被称作“舞子”的艺伎三两人从身边走过,她们背影中后颈上涂白的皮肤像一面面具,既显出一种日式的纯洁美,又特意留下几缕真实肉色,不禁给人留下一些余白,供人们遐想。
在日语中,这一特殊部位有个特殊叫法:“unaji”。专门指女性的后颈部位。据说,这个词原意为“鞠躬时露出的后颈”,或者还有一个更加形象的说法:“颈部小屁屁”。
17世纪日本进入江户时代,儒家学说此时被日本学者们改造,成为了当时日本社会的伦理道德指南,其中就包括了对穿着的各种规定。当时,女性的性感无法从胸部、臀部展示出来,沉重的和服和腰带将这两处身体部位包裹得严严实实,只有眉毛和颈部允许化妆。
于是,女性的后颈方寸处,成了当时女性展示性感唯一地方。现在看起来那裸露的含蓄之美,原本其实是儒家伦理学压制后的产物。
此时,城市中还出现了“町人”,即城市中的商人。有钱人需要娱乐,于是那个太平盛世也成为了普通人娱乐文化茁壮发展的时代,歌舞伎出现了。舞台上华丽的服装成了当时社会审美的活化石。
在歌舞伎剧目《助六由缘江戸樱》中,扮演江户吉原高级妓女的演员身上唯一露出皮肤的地方就是后颈,除此之外,演员浑身上下被重达40公斤的华丽服装所遮挡。
高傲的美——“粹”
“歌舞伎”三个字据说来自日文动词“倾斜”的谐音。在舞台上,女性角色的体态多数会将身体侧面向前方倾斜。一瞬间,脖颈连同后背的曲线会展示给观众,展示出一种性感。
歌舞伎演员坂东玉三郎饰演的女性角色(图片版权归松竹所有)
歌舞伎中穿着华丽的艺伎表现的并非是今天解决性欲的性工作者,她们所在的“吉原”,是当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进行娱乐消遣的地方。
江户吉原地区夜景
在歌舞伎《助六由缘江戸樱》中,女主人公“扬卷”钟情于男主角助六,对男人的选择非常挑剔。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当时庶民社会当中对儒家传统的轻视。
这种挑战和轻视和那美丽的后颈一样,形成了一种与当时日本关西地区不同的审美观和生活方式——“粹”(iki)。
在当时的游女身上,这种审美观就展现为一种意气高昂、通晓风雅、机敏明理、矜持自洁、乐在情中。
男人的“色气”
到了男性那里,这种“粹”就演化成了另一种形式。
今天我们熟知的日本传统审美观念,比如“寂”“侘”(sabi,wabi)等等,其实带着很多江户时代之前战国时代的审美精神,茶人门面对战乱,心生无常,在狭窄的茶室内,与茶香和一朵孤寂的花草相伴,渐渐酝酿出一种枯淡孤寂的审美哲学。
然而,江户时代的日本,天下太平,经济繁荣,前一个时代颇为“性冷淡”的时尚潮流却被急切希望放松身心的江户町人们视作无聊玩物。
针对民间的浮躁风气,幕府先后几次发布“奢侈禁止令”,从服装的面料、质地、甚至颜色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甚至红色、紫色被规定为禁止穿着的颜色。
当时和服内里的豪华装饰
这种荒唐的命令并没有被平民百姓,尤其是当时出现的商人阶级接受。他们想方设法在服装和生活方式领域以一种隐蔽的方式进行反抗并展示自己的个性。
歌舞伎剧目《助六由缘江戸樱》主人公助六的浮世绘画像。(图片来源: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浮世绘检索系统)
如上图所示,歌舞伎《助六由缘江戸樱》中的角色“助六”一登场,就穿着一件黑色小袖便袍,看似低调,但是从袖口处可以一窥其红色内里,隐约能感受到其反叛性格和不同于武士阶级的审美观念。
他头上绑着的紫色头带也是一种非常尊贵的颜色,游走在吉原的花街柳巷中,那白色面庞之上的一抹紫色突出了他不同于众人的不俗品味和高傲气质。
图片出自日文博客『歌舞伎のイラストレーション研究所!』
在舞台上,主人公助六有一段长达20多分钟的亮相,最引人注意的是角色服装的红色下摆。那鲜红的颜色和雪白的小腿呼应,透露出一种“江户子”(意味出生自江户地区的人)的潇洒个性和些许性感出来,日语中称作“色气”。
明治大正时期,日本学者九鬼周造曾这样归纳这种“粹”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为以下三点:
媚态
媚态并不是单单是性感的呈现,如同女性的后脖颈,它的表现是含蓄和低调的,当时花街柳巷中的女子和男性会保持一定距离,在异性关系当中产生一种既张扬而又收敛的效果,给人一种欲擒故纵的感觉。
图片来源:江户东京博物馆展览图册
歌舞伎中角色“助六”那服装和做派所表达出的也是一种含蓄的张扬,红色内衣和白色小腿的对比之中,显示出一种特有的美和性感。据说当时的人们最为推崇江户城里消防队员那种寒冬腊月里,只身披一条法被,脚穿白色袜子的造型。
达观
江户时期男性最为推崇一种傲世的达观态度。不同于前一时代略显消极的无常处世观,处于江户时代的男性大多并不执念于清心寡欲的生活,而是像歌舞伎中华丽的服装颜色一样,对生活更加充满了激情。
年轻气盛,花钱如流水的同时,又不屈服于强权的男子在当时是一种处事洒脱的理想式人物。这样的男子在恋爱上并不会对异性付出多余的情感,显得更加低调,因为他们心里明白:随着年龄渐长,激情会慢慢流逝,爱情也会逐渐枯竭,能够维持婚姻和情感关系的,往往要靠一颗出脱于浮躁的洗练真心。
气概
江户时代,商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是武士和农民阶级在经济上已经在走下坡路,在歌舞伎《助六由缘江戸樱》中,主人公让武士从自己胯下钻过的场景虽然滑稽无比,但是已经显露出当时的社会现状。
当时,有一句俗语叫“江户子不花隔夜钱”。这种视金钱为粪土的观念,对于奉行勤俭节约儒家观念的武士阶层来说是一种羞辱,也是一种反抗。
“粹”这一观念在如今的现代日本社会的表现已不多见,但在传统的表演艺术歌舞伎当中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今年3月18日开始,日本松竹歌舞伎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行多场传统歌舞伎的演出,在歌舞伎华丽的舞台和服装、以及演员的精彩演技中,你就能领略到江户时代时老百姓“粹”一般的生活方式和美学理念。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观看“Lens·重逢岛”原创视频
(戳图片阅读详细介绍)
本期视觉和Lens的其他读物
在京东、亚马逊、当当、天猫、淘宝、机场中信书店
和各大城市书店均有销售
▼ ▼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微店购买《视觉010:我不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了》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