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希德·约翰逊,《长梦》, 2014. 烧过的红色橡木地板、黑色肥皂、蜡、喷釉、乙烯基、铁、竹子、乳木果油、书、植物、镜子. 133 7/8 x 140 1/4 x 16 1/4英寸(340 x 356.2 x 41.3厘米). 摄影:马丁·帕塞基安. 图片提供:David Kordansky画廊, 加州洛杉矶.
继2012年在上海双年展上初次亮相中国之后,纽约艺术家拉希德·约翰逊(Rashid Johnson)将藉由展览《请系好安全带,我们正经过气流颠簸》再次在上海展出其新作。
1977年生于美国芝加哥,拉希德·约翰逊以其作品中惯用的乳木果油、非洲动物的皮毛、镜面瓷砖、黑色肥皂、蜡、美国黑人文学与音乐界的偶像等一些列代表美国黑人文化的元素而广为人所知。以这些材料的最日常的形态讲述新一代黑人文化中的叙事,是拉希德作品标识性的表达手法,他还常常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个人经历,使其同时具有广义的社会性以及个人化的感性认知。
约翰逊曾参加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在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等大型机构参加群展,其作品亦是2015年纽约惠特尼美术馆新馆开馆展《美利坚难以看清》(America Is Hard To See)的重要展出作品之一。2012年,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他举办了名为《拉希德·约翰逊:给自己人的讯息》(Rashid Johnson: A Message to Our Folks)的回顾展。从芝加哥一路走来,约翰逊已成为了当下美国黑人文化的代表人物。

拉希德·约翰逊,《有色的人》, 2016. 瓷砖、镜砖、喷釉、黑色肥皂、蜡. 96 1/2 x 72 1/2 x 3英寸(245.1 x 184.2 x 7.6厘米). 摄影:马丁·帕塞基安. 图片提供:David Kordansky画廊, 加州洛杉矶.
约翰逊在作品中所选用的材料都是非传统的家用品(他曾声称自己所用的材料没有一样是从艺术材料商店里购买的),这些材料相互结合后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既是对作品本身形式主义的实验性挑战,也包含了启发式的表演行为。黑人社群的日常既是他创作所围绕的永恒主题,亦是演绎这一主题的一部分。
并且,尽管约翰逊所使用的画面和材料都脱胎于特定的社会学或自传性语境,他仍持续关注抽象视觉符号语言本身的形式特性,以及其所能起到的作用。这也是为何他可以游刃有余地在作品中平衡艺术的感性表达以及作品所折射的社会母体大议题。而作品的体量也得以让拉希德·约翰逊完全展现他作品中绘画与雕塑相融合的特征,在气势上也与他所讨论的文化主题相匹配。

拉希德·约翰逊,《无题的焦虑的人》, 2015. 白色瓷砖、黑色肥皂、蜡. 73 x 94 1/2 x 3英寸(185.4 x 240 x 7.6厘米). 摄影:马丁·帕塞基安. 图片提供:David Kordansky画廊, 加州洛杉矶.
约翰逊出生于芝加哥,并在这座城市度过了整段青少年时代,直到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取得艺术硕士学位毕业。非洲裔美国人的身份,加上芝加哥这座城市作为上世纪五十年代黑奴解放后“大迁徙”运动的重要终站之一,长期以来积累的丰富黑人文化成为了约翰逊永不枯竭的灵感来源,以自身经历与社群历史作为起点,围绕种族主义、黑人音乐与文学等主题进行创作。几年前,约翰逊回到自己出生成长的城市,在芝加哥当代美术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hicago)举办了作品回顾展,展览汇总了其近五年的主要创作,正如展览标题《给自己人的讯息》所示,约翰逊用这场展览为自己所热爱的这座城市以及“自己人”们献上了他最诚挚的情意。

拉希德·约翰逊,《非美国偶像》, 2014. 镜面瓷砖、黑色肥皂、蜡、乙烯基、书、植物、乳木果油. 72.5 x 98 x 14英寸(184.2 x 248.9 x 35.6厘米). 摄影:马丁·帕塞基安. 图片提供:David Kordansky画廊, 加州洛杉矶
本月17日,Leo Xu Projects将与洛杉矶当下最活跃的画廊之一David Kordansky Gallery合作推出群展《请系好安全带,我们正经过气流颠簸》,针对近年全球的社会变革、政治气候、新的文化倾向等呈现来自世界各地二十位当代艺术家的不同回应。作为参展艺术家之一,约翰逊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种族问题日益严重、白人至上的种族歧视现象骤然激增的当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事人切身感受的角度,他的作品是这段动荡时期最贴切的注脚。
拉希德·约翰逊,《时代》, 2013. 镜面瓷砖、黑色肥皂、蜡. 72 1/2 x 49 1/2 x 2英寸 (184.2 x 125.7 x 5.1厘米). 图片提供:David Kordansky画廊, 加州洛杉矶.
拉希德·约翰逊本次即将展出的作品《时代》以镜面瓷砖为底,表层是黑色的肥皂和蜡泼洒留下的印记。黑色长久以来在约翰逊的作品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他表达的核心,体现了他长久以来作为生于美国的非洲裔艺术家对艺术、社会以及个人身份的探索。约翰逊本人曾说,他作品中瓷砖铺排的方式受到了蒙德里安的影响,而那些颇具戏剧性的蜡“拉链” 则有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的影子。这件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不同的影响所代表的情感和心理极端:一方面是线格的秩序性和几何性,另一方面是蜡印记的狂放和宏大。瓷砖、肥皂等令人联想起相对私密空间的物件以累加、重叠的形式集中放大呈现在观众眼前,让观者难以逃避地面对随之而来的关于自我与他人、主体与客体、以及不同种族文化身份及话语权的拷问。在蜡的上方,约翰逊似乎不尽兴似的又多加了一层介于具象表达与情绪发泄之间的印记,形成“构图中的构图”,从而突出了其作品所用材料的延展性。
拉希德·约翰逊,《时代》(局部), 2013. 镜面瓷砖、黑色肥皂、蜡. 72 1/2 x 49 1/2 x 2英寸 (184.2 x 125.7 x 5.1厘米). 图片提供:David Kordansky画廊, 加州洛杉矶.
拉希德·约翰逊,《时代》(局部), 2013. 镜面瓷砖、黑色肥皂、蜡. 72 1/2 x 49 1/2 x 2英寸 (184.2 x 125.7 x 5.1厘米). 图片提供:David Kordansky画廊, 加州洛杉矶.
关于艺术家
拉希德·约翰逊(1977年生于美国芝加哥)近期举办个展的机构包括:俄罗斯莫斯科车库当代艺术中心 (Garag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Moscow, Russia, 2016)、意大利贝加莫现代和当代艺术画廊 )(Galleria d’Arte Moderna e Contemporanea, Bergamo, Italy, 2016)、美国纽约素描中心 (Drawing Center, New York, 2015)、瑞士温特图尔艺术博物馆 (Kunsthalle Winterthur, Switzerland, 2014)、希腊雅典乔治·艾科诺莫收藏空间(George Economou Collection, Athens, 2014)、美国丹佛当代艺术博物馆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Denver, 2014)、美国德克萨斯州玛法现代艺术交流中心(Ballroom Marfa, Texas, 2013),以及英国南伦敦画廊(South London Gallery, 2012)。2012年,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他举办了名为《拉希德·约翰逊:给自己人的讯息》(Rashid Johnson: A Message to Our Folks)的回顾展,展览之后巡回至迈阿密艺术博物馆(Miami Art Museum)、亚特兰大高等艺术博物馆(High Museum of Art, Atlanta)以及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坎贝尔艺术博物馆(Mildred Lane Kemper Art Museum, St. Louis, Missouri)。
近期包含他作品的群展包括:2016年在黎巴嫩贝鲁特A?SHTI基金会(A?shti Foundation, Beirut)由马西米利亚诺·吉奥尼(Massimiliano Gioni)策展的《美梦、噩梦:美国神话》(Good Dreams, Bad Dreams: American Mythologies)、2015年在美国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的《美利坚难以看清》(America Is Hard To See)、2014年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的《永远的现在:无时间世界里的当代绘画》(Forever Now: Contemporary Painting in an Atemporal World)、2014年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的《变体:深入及围绕抽象绘画的谈话》(Variations: Conversations in and Around Abstract Painting),以及2011年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国际馆的《启迪》(ILLUMInations)。今年2月,他的新个展《我们歌颂喜悦》(Hail We Now Sing Joy)在美国堪萨斯城肯普当代艺术博物馆(Kemper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举办。
约翰逊的作品被沃克艺术中心(Walker Art Center)、古根海姆美术馆(Solomon R. Guggneheim Museum)等重要机构收藏。拉希德·约翰逊目前生活、工作于纽约。
拉希德·约翰逊接受《NOWESS》杂志采访
过往作品及展览欣赏

拉希德·约翰逊,《焦虑的人》, 2015. 纽约素描中心(The Drawing Center, New York)展览现场. 图片提供:纽约素描中心及David Kordansky画廊, 加州洛杉矶.

拉希德·约翰逊,《给自己人的讯息》, 2012. 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hicago)展览现场. 图片提供: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及David Kordansky画廊, 加州洛杉矶.

拉希德·约翰逊,《新成长》, 2013. 德克萨斯州玛法现代艺术交流中心(Ballroom Marfa, Marfa, TX)展览现场. 摄影:费德里克·尼尔森. 图片提供: 德克萨斯州玛法现代艺术交流中心及David Kordansky画廊, 加州洛杉矶.

拉希德·约翰逊,《神奇号码》, 2014. 希腊乔治·艾柯诺莫收藏(The George Economou Collection)展览现场. 图片提供: 希腊乔治·艾柯诺莫收藏及David Kordansky画廊, 加州洛杉矶.

拉希德·约翰逊,《新成长》, 2014. 丹佛当代艺术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Denver)展览现场. 摄影:卢克·斯塔赫. 图片提供: 丹佛当代艺术馆及David Kordansky画廊, 加州洛杉矶.

拉希德·约翰逊,《我们的大门内》, 2016. 莫斯科车库当代艺术博物馆(Garag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展览现场. 图片提供: 莫斯科车库当代艺术博物馆及David Kordansky画廊, 加州洛杉矶.
展览讯息

David Kordansky Gallery与Leo Xu Projects联合推出
群展《请系好安全带,我们正经过气流颠簸》
展览时间:2017年3月18日至4月30日
开幕酒会:3月17日,周五,晚6-8点
参展艺术家名单: Kathryn Andrews 凯瑟琳·安德鲁斯、Andrea Büttner 安德里亚·布特纳、Chen Wei 陈维、 Heman Chong 张奕满、Sam Gilliam 山姆·格连、Zach Harris 扎克·哈里斯、Evan Holloway 伊万·哈罗威、Rashid Johnson 拉希德·约翰逊、 Gabriel Lester 加布里埃尔·莱斯特、Li Qing 李青、 Pixy Liao 廖逸君、 Liu Shiyuan 刘诗园、Jonas Lund 乔纳斯·隆德、Tala Madani 达拉·马达尼、 Chris Martin 克里斯·马丁、 Torbj?rn R?dland 托比永·罗兰德、 Sissel Tolaas 西塞尔·托拉斯、 Tom of Finland 芬兰的汤姆、Wei Jia 韦嘉、 Ming Wong 黄汉明、 Betty Woodman 贝蒂·伍德曼
LEO XU PROJECTS
上海市徐汇区复兴西路49弄3号
T: +86-21-3461 1245
E: info@leoxuprojects.com
www.leoxuprojects.com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六,早十点至晚六点;
周日,午十二点至晚六点;
周一闭馆。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