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长征空间将针对艺术家个案,启动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和发掘,并发布相关的研究整理内容。2017年5月,长征空间即将推出由刘畑策划的吴山专 & 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展,我们将陆续发布有关“吴山专”及“吴 & 英格”的精选评论、访谈文字、讨论实录,以至当代艺术领域之外的各家观点,力求从多元的角度介绍、解析这两位独特的个体艺术家+创作组合,贯穿数十年的长期、复杂而丰富的工作。
关于自由的一些事和物
Something to do with Freedom
文 / 诺曼?布莱森(Norman Bryson)
然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艺术是个相对自由领域的此一想法,在当时的环境仍颇让人们有所憧憬。于1949年共产党开始执政,官方的审美观一直强调着艺术的工具价值(instrumentality)和其为国家服务的路线。但经过四个十年的统治,官方对这方面的“约束”逐渐放宽了。老一派艺术(如油画、 水墨画、宣传海报)皆留下了历史烙印;但80年代涌至的新艺术媒介却从未受过这种工具化的洗礼。装置艺术、录像艺术和表演艺术都从未被政治所利用,它们的较晚涌现——加上表现形式可能确实是玄虚之故——也使它们能溜出官方的审查。如果说西方的新前卫艺术注定无法脱离“第一浪”前卫艺术的历史阴影,中国的“八五新潮”运动则全无这方面的幽魂窒凝。至少直到80年代末,对创作自由的实际界限仍是藏在翼下。
吴山专,《今天下午停水(又名:大字报红色幽默系列 赤字——长篇小说《今天下午停水》第二章若干自然段)》,1986
装置,墨彩及广告彩,宣纸
艺术家工作室,舟山市群众艺术馆
“蛋糕厂修车补胎打气由此进弹花加工花圈出售罚款五元……通知:今天下午停水……这些日常生活中最乏味的中文字句同时地迸列地涌进我的‘脑墙’,使我脑子产生异常的‘幻意’。这种‘幻意’产生的基础是这些中文字句具体实际意义的耗尽。”②
吴山专,《大是大非物》,1988
吴山专,《怎样做无事可做》, 1990-1991,布面丙烯
在西方,前卫艺术从未足以与国家势力抗衡。虽然在十月革命后的数年间,俄国的前卫艺术发展出一种被官方视为已有的视觉语言,但没多久这种前卫艺术便被确认为过于深玄、远离群众,而被更受欢迎的“新写实主义”所代。在意大利,倡行“未来主义”的前卫艺术家们努力追随科技发展,并按机器时代的速度和节奏来重新构整绘画和雕塑,但这种把艺术与先进科技加以融合的愿望,也意味着当大众社会与法西斯势力进入政治领域时,便再无任何力量足以制止“未来主义”被国家体制的设计部分所吞并。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初和德国,政治艺术家汉娜?赫希(Hannah Hoch)借助摄影蒙太奇的新技术来分析和评判大众文化形态,但在20年代晚期,大众政治和文化的浪潮已演化至前卫艺术批判再也无法与大众文化形态争夺注意力的地步,当时约翰?哈特菲尔德(John Heartfield)利用摄影蒙太奇的技术来发挥(而不是去阻挠)新媒介对于动员群众回应的力量。
亲爱的顾客们:
在举国上下庆迎“蛇”年的时刻,我为了丰富首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从我的家乡舟山带来了特级出口对虾(转内销)。
展销地点:中国美术馆
价格:每斤9.5元 欲购从速 ④
吴山专《大生意》——1989年2月4日上午,《中国现代艺术展》一开幕,吴山专即在一楼展厅内安排给他的位置卖对虾,不少人争先购买。约半小时后,两位便衣男子勒令停止,撕毁吴事先写的公告,并将吴带走。不多时,吴回到展厅,在一块黑板上写道:“今日盘货,暂停营业。”(《关于“大生意”》,摘自《中国美术报》,1989年第11期)
《中国美术报》,1989年第11期(总190期)
吴山专对现实生活作出的阐释,在多方面围堵前卫艺术。首先,作品将艺术自身的建制——而非《红色幽默》的乌托邦房间——视为艺术依托的所在。诚如吴山专所述:“在美术馆卖对虾,即对审判美术品的法院——美术馆的反抗……美术馆的这种权力,将导致美术品……受到法律般程序的审判。”⑤ 其次,《大生意》所描绘出的审美领域,也不再是康德式与工具价值保持距离的空间,而与日常的经济现象一脉相承:实际它本是一盘生意,固也需要中间人和传媒炒作。
《大生意》取之你有一种东西但不能直接卖掉;你要一种东西但又不能直接买到,中间的这个领黑提包的人正把握着我们讲神话的传统。⑥
在“观光者信息”(自1992年起)的“一个劳动力”系列中,吴山专是以艺术家的身份出卖劳动力,而不是售卖其劳动成果——艺术;从某个角度来看,这正是典型的建制性批判手段,并使人联想到艺术家修拉(Georges Seurat)提出艺术家应支取时薪的建议,亦使人忆起杜尚(Marcel Duchamp)在《转盘》及《手提箱》中饰演推销员的行径。吴山专的作品促使观众对把艺术工作提升至一般劳动工作无法企及的特殊化、灵性或神话特质提出质疑。与此同时,他申请在香港汉雅轩艺廊成为劳动力的行为,则彰显了在公开市场身不由己的劳动人口所面对的困境——据许多观察家评论,中国已成为当今世上的一个大型工场,更是最年轻和最具规模的劳动力市场。此外,吴山专与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Inga Svala Thorsdottir)(自1993年起)合作的“二手水”系列,乍看似杜尚《巴黎的空气》(1920年)(声称把巴黎的“空气”装入瓶中)的再版。根据这种对杜尚的认同,可见现成物艺术非但没有被艺术制度拒诸门外;更可悲的是,它受到了衷心的拥戴并被奉为典范。吴山专与英格就曾指出:“艺术界集体性和社会性的罪行”在于“视尿盆为艺术品”。⑦ 如果当今艺坛视瓶装水为艺术,而且其热衷程度不亚于把尿盆点化而成为一个黄金泉的话,足见艺术界仍未从现成物(Readymade)中领悟出什么来,个中的讽刺意味的确是显而易见。但吴山专与英格在这一观念基础上更进一步,从建制性批判进展到对整个物质文化生产场域的批判。艺坛接纳瓶装水为艺术品固然可叹,但人们若宁取(高档、进口和高价的)瓶装水而弃普通的自来水其实更为可悲。也就是说,在对艺术作建制性批判的基础上,艺术家们的讽刺已延伸至对一般 “事物”的政治经济批判。
吴山专,《观光者信息》(左),1994,五一特别广告/找工作,A4纸;《一个卡塞尔的劳动力》(右),1992,《一个卡塞尔劳的动力》证书,附第九届文件展策展人杨荷(Jan Hoet)、到访艺术家等人签名,文件,A4纸
吴山专 & 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二手水》,1993
第一瓶二手水,1996年9月到期,水、0.75公升玻璃樽、手绘招纸,摄影:Peter Meyer
在这片拓建的天地里,吴山专与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的合作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虽然他们也有从事不同的工作项目,但他们对于“物权”的看法却相辅相成。 英格的粉化手法彰显了审美领域核心——尤其如康德所说在超越工具价值时——让人始料不及的暴力。因为物件一旦升格为“艺术”,它便即时丧失了使用价值,甚至其存在的理由。身处博物馆,我们可以随个人喜好尽情浏览各类展品:一幅基督教圣坛的画作、一艘维京长船、一个飞机螺旋,或者是一把铲子、一张椅子、一面镜子又或一瓶水。但把“平凡”(Mudane)事物提升到“超凡”(Supra-mundane),我们就必定要否定和推翻“物即此”(Object-as-such)的本身功能:美学这种“点石成金”的手段尤如“雷神”的挥锤,把真实物件砸得粉碎。这种对事物的破坏并不只独见于展场,吴山专与英格合撰的《物权(宣言)》就可阐明这一点。审美领域对事物的态度其实仅代表了问题的冰山一角:某些人工物被赋予过高价值,别的物却饱遭冷眼;某些物件成为恋物对象,但其他物件却贱若粪土。于此,物件的存在已与其用途风马牛不相及,并为各种文化投射所淹没——但这正是人们每一宗购物和充塞垃圾箱的每一宗弃置背后共分的一般历程。而在这种利用和滥用事物的现象背后,当然,也涉及对人类的利用和滥用问题:我们对待事物的方式自自然然反映了我们待人处事的一些模式。
吴山专,《今天下午停水第十五章,大草图》,2005,油性马克笔丙烯帆布
“物权”的理想化面相在于,它主张摒弃一切穿凿附会的投射,并“消除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如果我们再也不把自我视为中心、把物视为旁枝末节,届时的世界将会是何等的光景呢?当我们参照事物的镜照并自省吾身时,又会看得到什么呢?这就像“鸟”的概念[在我们赋予它各种象征意义(例如“和平”)]前,他其实就只是“先于和平”的一只鸟而已。⑨ 我们能够这般想象吗?或者可以,尤当我们接近我们想象的极限时。但与此同时,“鸟先于和平”的转化过程“命运”却较为明显地易于追踪:如通过教育和文化,再而是牢定的影像,通过杂志、广告宣传和广播等的媒体处理后,化而成为某个名称或品牌。这种世界经由影像而被物化的现象——以英格的作品喻之,犹同物件砸成粉碎的过程——并非限指审美领域:其实,这本是现代大千世界的一个循环过程。
吴山专 & 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艾科西西弗斯纳西索斯》,2011-2012,油画颜料、铅笔、彩色铅笔、画布
其实,我们也并非必要借如此惟一的方式对待“物”:吴山专与英格完全的尊重任何人“拒绝成为艺术家”的权利。任何人都可以甘于做一名谦逊的观众——但若赫然发现街头所见证实了此份艺廊内得来的认知,还请各位别大惊小怪。
翻译:袁昭
本文原载于亚洲艺术文献库(香港)2005年出版《吴山专国际红色幽默(与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一书内第8至11页的前言。
注释:
①转引自《新潮美术家(三)吴山专》,《中国美术报》(1987年,第40期,页1)。
②吴山专:《赤字的起点》(1986年)。
③详参本书邱志杰:《吴的问题或问题的吴》。
④吴山专作品《大生意》(1989年)中的文字。
⑤吴山专:《关于大生意》,《中国美术报》(1989年,第11期,总190期,页2)。
⑥同上注。
⑦吴山专:《关于杜尚原作“尿盆”的境遇》(1992年)。
⑧吴山专的笔记,未刊。
⑨吴山专:“先于:吴看到一只鸟先于他被告知鸟是多么的和平。所以鸟先于和平”,《观光者信息——字母格言》(1995年),“先于”项。
检索更多精彩文章:
1. 登录长征空间官方网站 www.longmarchspace.com;
2. 点击一级栏目,中文页面“文章”或英文页面“ARTICLES”;
3. 点击左侧艺术家列表,“吴山专”或“吴山专 & 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阅读相关文章。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