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LONG 馆藏 | 古元《毛主席在延安》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Long Museum

◆龙美术馆◆

浦东馆 | 馆藏推荐

——龙美术馆藏红色经典艺术大展

馆藏推荐

LONG 馆藏 | 古元《毛主席在延安》

古元《毛主席在延安》

木刻版画 38×31.5cm 1951


古 元

1919~1996

广东中山人。1939年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曾任美术工场木刻组组长,美术研究室创作组长,华北联大文艺学院美术系教员。1949年后历任中央新闻摄影局美研室副主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曾获1951年文化部新年画创作二等奖,1991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



作品介绍

1949年,新中国开始由动荡走向安定,由破坏走向建设,这时期的版画艺术也改变了从新兴版画运动以来的战斗的传统,开始歌颂新的社会。为了反映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歌颂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刚刚参加完土改工作的古元来到了辽宁省鞍山钢铁厂,他在这里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短短半年时间便创作出描绘工业建设以及工人生活和学习的版画、宣传画、文学作品的插图等多幅作品。《鞍钢的修复》、《劳动人民文化宫》、《工人上夜校》、《咱们是工厂的主人》等均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也是古元的创作题材在新中国时期由农村、农民转向工业、工人的开始。套色木刻《鞍钢的修复》表现了钢铁厂工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画面中既有气势恢宏、高耸入云的炼钢炉和吊车,又有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冒着滚滚蒸汽的各种重型机械。不论是手捧图纸、一丝不苟的工程技术人员,还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都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主人翁精神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如此庞杂广阔的施工现场,经过作者对大量写生素材的概括、归纳,竟能将繁复的画面描绘得层次分明、井井有条,可见画家的素描功底和写实能力。作品以精雕细刻的刀法和准确细致的造型,热情洋溢地讴歌了工人们在劳动中表现出的力量与智慧之美,以及国家的工业生产在他们手下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此画问世后相继被多家报纸、杂志、画册登载,并参加国内外美术巡展,还被前苏联的有关机构收藏,引起了国外美术界的关注。



此件馆藏正在龙美术馆(浦东馆)展出


LONG 馆藏 | 古元《毛主席在延安》

“革命的时代——龙美术馆藏红色经典艺术大展”展现了新中国主题美术创作发展的历史, 以研究新中国美术创作的问题为目的,总结了龙美术馆在这一主题作品收藏方面的成果。本次展览反映了新中国美术创作的源流与发展,以及这一段特殊时期内美术创作主题与主题创作给予 20 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创作的影响。展览选取了自延安以来各个时期的主题性创作百余件,有油画、中国画、版画、素描、雕塑、宣传画、年画等,其中绝大多数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许多作品都填补了国家收藏的不足。展出的代表作不仅有靳尚谊的《毛主席视察上钢三厂》,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沈嘉蔚的《为伟大祖国站岗》,陈逸飞的《踱步》等,还包括了近年来龙美术馆最新收藏的重要作品,如孙滋溪的《天安门前》,唐小禾和程犁的《井冈春雨》,陈逸飞和夏葆元的《黄河颂》(色彩稿)等丰富了龙美术馆在此主题创作上的馆藏作品,是目前为止在展示龙美术馆这一重要馆藏的展览中,最为丰富和完整的。

主题创作发展到 20 世纪末期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正好像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一样,尽管社会的需要在减弱,主题创作也不再成为一家独尊,可是,它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叙事方式,却是许多非主题性的纯审美或纯表现的作品难以比拟的。所以,本次展览既是历史的回顾,也是为现实提供镜鉴。革命的时代虽然成为过去,但是,革命的时代所遗留的艺术精神与品格,还有一些值得借鉴的方式与方法,仍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份遗产。

资讯

展期:此展览为龙美术馆(浦东馆)常设展览


地点:龙美术馆(浦东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罗山路2255弄210号(近花木路)


营业时间:周二至周日 9:30-17:3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