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关注目刻时光公众号:优质文章每日推送,搜索mookmeart即可


与其说是艺术本身,不如说是艺术家的生活更吸引我。因为艺术家的身份意味着可以自由表现,可以随性过自己喜爱的生活。 ——博纳尔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他似乎没有什么主张要向世人申述,也没有再在任何宣言上签过名,从没在艺术作品中提及任何政治事件,更不要说表达什么政治观点了。


或许他和我们一样有恐惧与厌恶,但在他作品中却了无痕迹。


我们看到的始终是纯真,热情和原动力。


他的画作不是幻想,而是内心的真实,他十分在意地、慢慢地捕捉这个真实,远离非我的侵袭。


皮埃尔·博纳尔(Pierre Bonnard),他说:“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皮埃尔·博纳尔


皮埃尔·博纳尔(Pierre Bonnard)生于1867年,从他20岁进入巴黎朱利昂美术学院起,直至以80岁的高龄在法国坎内(Kanneh)去世,博纳尔经历了漫长的艺术生涯。世事沧桑,博纳尔目睹了艺术界在世纪交替前后各种艺术流派纷纷扰扰的风转云行。


博纳尔与同时期许多艺术家的不同点在于,除早年与“纳比派(Nabis)”有短暂的接触外,他几乎在60年的艺术创作中一直静静地生活在他自己的艺术世界中。他的画室是他人生世界中的小天地,是他保持了60年的一方静土,在这里他创造出围绕着他家人特别是他夫人的令人倍感亲切的意象。而他自己温文尔雅戴着宽边眼镜的形象,则一直出现在他的绘画中,成为他作品中的重要标识。


他始终只画自己的感受,画自己心中的美好。


是的,没有任何人像他这样唱出过如此美妙的夏日海滨沐浴之诗;也没有任何人把暖气、瓷砖、破椅子、壁炉、布罩、丝绸袍裙、堆满礼物和剩菜、杂以苹果、柑桔的桌布升华为如此仙境。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Woman with Cat 1912.

Oil on canvas.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The Dressing Table 1908.

Oil on canvas.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House among the Trees 1918.

Oil on canvas.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Dancers 1896.

Oil on cardboard.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The Large Garden 1895.

Oil on canvas.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Self-Portrait 1904.

Oil on canvas.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The Dining Room in the Country 1913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 Cats on the Railing 1909


他对色彩和色调的赞美远胜过其他现代主义大师。


在上世纪前半叶成长起来的伟大艺术家中,博纳尔热衷于反映自然界的光,他探索自然界中的色彩和色调之间永无止境的关系,他把瞬间模糊的感受和零星的感受当作他创作的主题,并无目的地进行一系列的创作尝试,采用多幅画面表现一个场景的方法,来描绘出不同的感觉范畴。


同时,博纳尔与印象派画家相比走得更远,他不仅有意识地关注自然,而且关注记忆中的世界。在他的意识中,回忆本身就是使愿望得到一种满足,这种愿望也必定是诞生新思维的主旨。这种新思维成为博纳尔为上世纪的艺术所作出的贡献。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The Letter 1906

oil on canvas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Two Dogs in a Deserted Street, 1894

oil on canvas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Still Life1922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Dauphine Landscape 1899

45.5 x 46 cm

oil on canvas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Woman Washing Her Feet 1894

41.6 x 33.6 cm

panel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Flowers on a Mantlepiece 1913

81.6 x 53.6 cm

oil on canvas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Ice Palace 1898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The Washing 1900


1900年开始,博纳尔更加轻松,他日常外出旅行,在法国北部和南部画了一系列表现莫测光色的田园景致。后来他在乡间过着简朴、近似隐居的生活,这使他有更多的时间与心境去探求艺术的真谛,他发展了色彩语言,突破了印象主义过分依赖自然的不足,继而发展了一种偏离中心的、给人一种漫不经心感的构图形式,这使他能自由深入地表现生活中的熟悉题材,而在以前还没人这样做过。他的《男人和女人》、《午睡》、《逆光中的人体》等作品,都是这期间的代表作。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逆光下的裸女》(上图)是博纳尔创作的一副室内人体艺术油画作品,以妻子玛尔泰为模特儿的画家的代表作。画面中的妻子赤身站立,阳光通过明亮的窗户射在她的身上,就像古希腊雕像一般优美而富于活力。画面左侧的镜子反照出妻子的身姿,虽然有些模糊,但显示出家庭的生活气息。画家运用颤动而精练的小笔触来描绘这种逆光下的室内感觉,使整幅画的色彩愈发显得生动明快。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Woman at Her Window 1895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Garden at Midday 1943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Fruit on the red carpet 1943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Basket and Plate of Fruit on a Red Checkered Tablecloth 1939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Corner of the Dining Room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Poppies 1915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Girl with Parrot 1910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Still LIfe with Earthenware Dish 1918


他始终以自己特有的真实作为出发点,去做时髦与理论的叛逆。


他不愿像印象主义画家那样从一个纯客观的角度去绘画,而乐意像他的同时代的又是他亲密朋友的马蒂斯那样,去接受直接的经验主义和印象主义范围的自由,尽管他反对他们对肤浅表象的依赖和在形式结构上的贫乏。


他把印象主义的客体和象征主义对情感和文化记忆的肯定结合起来,利用“第一印象”——每个人进入一所房子内第一眼看到的东西,借助于室内结构与色彩的思考,能够将这些东西保存下来,并将情感倾注于画布之上,最终是获取梦幻般的、充满阳光的伊甸园。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Fruit Basket 1946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 Bunch of Mimosa 1945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Study for Afternoon in the Garden 1891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The Blue Pot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In Summer 1931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By the Sea, Under the Pines 1921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The Open Window 1921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Fruit Basket 1930


如果说雷诺阿对阳光下的色彩变化找到一种合理的表达方式,那么博纳尔对自然界中的色彩与调性的微妙关系做了更大胆的探索。


他的绘画作品传递给观者以无比斑斓多彩的艺术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对色彩运动性的深刻感受。通过画面每个位置区域色彩的不同倾向组成一个色彩的场,这个场的作用要求每个部位的色彩都得起一定的视觉刺激力。


不同明度、不同色相的颜色被组织在一个平面之中,各自占据一定的色彩位置,同时对视觉产生振动,色彩的强弱变化造成了视觉的吸引与间隔,而这些运动性是基于组成整个色调中的各个色彩给人的不同心理感受,在经过画的组合之后,像音乐一样形成节奏和韵律。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Girl Playing with a Dog (Vivette Terrasse) 1913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Vase with Anemonies and Empty Vase 1933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The exit of the bath 1930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The almond tree in blossom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The Pont de Vernon 1920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Pot of Flowers 1888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The Toilet 1932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The Palm 1926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The Terraces 1941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Pastoral Symphony


博纳尔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着周围生活与内心感触的形与色,一生如一地坚守自己的阵地,用一种适合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实现自我。他以高昂、从容的精神,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没像印象主义过分地描摹自然,却从中学习了色彩分析,也没模仿凡高气质的强烈运动色彩旋涡,却把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更没像高更借用遥远的太平洋神话,却一样可以任意安排主题和运用想象。


当现代主义来临时,生性安静的博纳尔没有慌张地改弦易辙,由于他没有投身这场轰轰烈烈的艺术革命,被当时的评论家、画家误解,冠以“无精打采、意志薄弱”的评论。而博纳尔却以无比的坚强一直顶着压力,坚持自己的艺术信念,这决不是保守而是保持一份自我的努力、一份清醒,事实上他一生不断潜心探求。


他说:“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关于艺术家


皮埃尔·博纳尔(Piere Bonnard,1867~1947) ,法国画家。1867年10月3日生于丰特奈-欧罗斯(枫特奈欧罗兹),1947年1月23日卒于坎内(Kanneh)。早期从事广告和舞台美术设计,曾经是纳比派成员,画风具有东方趣味。1889年定居巴黎,主要创作油画和版画插图,作品多取材室内景、静物和裸体模特,画风又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影响。代表作油画《逆光下的女裸体》,《乡间餐厅》, 版画插图 《 达芙尼与克罗依》、《自然史》等。


图文来源于网络,感谢资料收集:邓娥。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今日福利


博纳尔电子画册两本,封面图如下: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画册简介:两本,一大一小,大的近300页,小的20多页。涵盖博纳尔各个时期作品,喜欢的小伙伴可珍藏。


获取方式:熟知索要方式的朋友请按照以前的既定方式,新朋友请发邮箱和书目名称至公众号后台,不明白的,我们会逐个解释清楚,感谢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另:为方便我们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而非邮箱或文章末尾留言,切记哦~~(PS: 收到文件后请尽快下载,以免过期;最近索要画册的朋友很多,如回复慢,请谅解,谢谢~~)


声明:此画册原始资料来自网络,仅做交流学习用,版权属于原所有者,阅读后请尽快删除!






END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目光所及 镌刻于心

岁月悠悠 艺术为伴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主编微信:mookme_mo

QQ:3180606279 Q群:209703766

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公众号下拉菜单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


目刻至己


/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


目刻羽艺


/


我只是探寻自我,我不属于任何流派 | 博纳尔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