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两年的博物馆文创瞬息万变,我们还没从去年《博物馆条例》为文创正名的喜悦中抽离出来,2016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文创送来了更丰厚的礼物,政策出台之迅猛,始料未及。如果说文创是今年博物馆的年度热词,那政策就是文创海洋上的灯塔,博物馆都望着它,却不知如何到达。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博物馆文创的2016。盘点如有遗漏,欢迎留言讨论。(部分内容详细情况可戳相关链接)
24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上提出,要发挥文物资源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文博创意等产业发展。
8日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故宫博物院与各大博物馆馆长座谈,共商文创发展现状。
27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措施。会议认为,深度发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对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6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拟定《贯彻落实国办转发<关于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实施方案》,并于22日召开“全国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推进会”。
18日
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到“在净收入中提取最高不超过50%的比例,用于对在开发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
10-12日
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博物馆的责任及从业人员的道德与技术“、”新兴博物馆的创新、形态和挑战”、“战乱时期的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收藏品及文化资产方面的公共政策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16日
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公布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全国92家博物馆入围。
就在去年三月前,文创还是博物馆“见不得光的私生子”。一年多的时间,风云变幻,国家政策如此青睐,尤其是博物馆直接管理机构国家文物局,感觉是缺啥给啥。虽然部分政策的真正落实,需要博物馆的相关管理系统(比如管钱的财政部)同时“发话”,但毕竟国家文物局已经松口了。
正因为如此,文创成了很多博物馆(之前没有发展文创)计划培养的新宠儿。从国家文物局公布的92家试点单位(你家博物馆成为试点单位了么?)就能看出,一些博物馆根本不曾在文创大军里露面,甚至都不正常开馆,也进入了试点名单。
正如单院长为故宫代言一样,不知不觉,文创产品似乎也成了博物馆的代言人。一年中,不参加几个像样的展会不好意思说自己博物馆有文创。于是,2016,博物馆不在展会现场,就在去参展的路上……
2016年,博物馆参加的展会
27-30日
第11届中国(义乌)文交会,包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恭王府在内的近40家博物馆参展,本省居多(来义乌文交会,看传统文化怎样与时尚生活相结合)。
12日-16日
深圳市第十二届文博会,暂未查到关于参展博物馆数量的具体数据;
22日
“让文物活起来——全国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联展(武汉)”
全国43家博物馆参展(全国文博单位文创产品联展开幕);
11日-15日
云南2016文化产业博览会,近20家博物馆参展;
8日-11日
第五届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即重庆首届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联展,7家央地共建博物馆和5家本市博物馆(全国部分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博物馆达成战略合作);
15日-19日
第七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成都),230家博物馆参展,包含41家国外博物馆(细数“博博会”的N宗“最”)
20日-22日
2016 Paperworld China中国国际文具及办公用品预展会(上海),十余家博物馆参展;
20日-24日
第十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国家博物馆和多数本省博物馆参展;
27日-30日
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北京本地八家博物馆参展,全国其他33家博物馆送来展品参展共同参展;
4日-7日
第九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约12家博物馆参展;
5日-7日
第二届广州国际文物博物馆版权交易博览会,全国近50家博物馆参展。
8个月,11场展会(或联展),展会上能频繁见到博物馆身影,但那些去参展的博物馆人应该很累,只是总有些不得不去的理由……
在博物馆文创组团参展文博会兴起之初,私以为,是件好事儿。博物馆文创能够作为文化产品的一份子出现在行业里,也让文化产业其他分支类的大佬兄弟们认识博物馆文创这位小兄弟,让公众认识博物馆,了解博物馆文创,也让博物馆文创去接受市场的检验。但仅仅两年时间,展会之多,意料之外。在亲自参与一次大规模展会之后,一些业内人士开始反思:

是的,博物馆文创,应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 但是否有必要以高昂的成本去博取甚微的社会效益?笔者想起了多次展会上总是一样的故宫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馆,他们选用了可重复利用的搭建展台法,虽然看似亘古不变,但并不影响宣传效果,甚至有益。
当然,并非所有展会都不应该参与,同质展会有所舍取。博物馆文创已经过了追逐所有展会的时代,至少,那些耳熟能详的大馆文创不需要了。此时路在何方,有人建议,博物馆文创组团参加专业性行业展会是否会更好些?
今年9月20日,在“博博会”刚刚结束之时,2016 "Paper World China" 中国国际文具及办公用品展会预展在上海开始,有余力的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敦煌研究院、鲁迅博物馆等十余家博物馆以其对应产品参展,据悉,2017年1月将共赴德国法兰克福参展。专题性展会在提升博物馆该类文创产品品质、及行业宣传方面,会有积极作用。
创意与设计是博物馆文创的灵魂,但大多数博物馆缺乏文创灵魂的掌舵者,加上,人多力量大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真理,文创设计大赛成了博物馆寻觅文创佳作的重要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国内至少有7家国家级、省级博物馆举办或参与了文创大赛。其中,湖南省博物馆(创?造?生活,三十万大奖花落谁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以下简称“广西博物馆”)文创大赛是省文化创意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博物馆(禽鸟变身口金包? 玉人何故伸懒腰?)、陕西历史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都单独或联合社会企业举办了专属于自己的文创大赛。
对参与者来说,选取博物馆文化元素进行创意设计容易,但是成果难以脱离表皮式和骨架式的设计,元素的内在转化更是少之又少。参与者只懂设计不懂藏品文化元素及其内涵是当前文创大赛的一大弊端。因此,藏品研究对于文创研发及其重要,这是科研利用的另一种形式,广西博物馆馆长吴伟峰就会把自己的学术研究进行相关的文创研发。
上博文创大赛二等奖获奖作品——寒香幽鸟图·口金包。设计者抓住禽鸟成对的特点,将其设计为包金口,与包身所绘的梅枝相互呼应,创意还是不错的。
在今年的文创大赛中,博物馆也特别注意向参与者传播藏品信息,比如,首都博物馆邀请大赛参与者去首博观摩部分藏品,并请相关专家进行讲解,广西博物馆走进高校解读文化创意,湖南省博物馆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主任李晓沙与各界大咖现场聊文创。
曾经有博物馆文创负责人说过,文创设计大赛很多时候只是形式,参与者多为学生,他们不了解生产和市场,所以美好的设计难以变现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现状仍不乐观,优秀的设计作品数量并不多。
文创从曾经的名不正言不顺,只有部分国家级博物馆在自行探索,到去年《博物馆条例》为它正名,到今年国家政策为其开路,越来越多博物馆开始关注博物馆文创,并希望搭乘这趟“顺风车”。因此,今年,以文创为主题的面向全国的培训班就有四次,还有个别省、自治区开始自行组织文创培训学习。
1-5日
“2016年度全国文博系统文化创意产业高端人才培训班”,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北京
1-5日
英国国际博物馆学院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培训项目,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纽卡斯尔
1-6日
“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培训班”,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与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主办,北京
22-27日
“2016年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经营专题培训班”,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重庆市文物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承办,重庆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