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艺术呢?
我的理解是:
艺术是一种执念,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执念,
这种执念要有价值影响力,
艺术家要有实现这种影响力的能力。
——吴宽
《鳞片》
“2016上海设计双年展”(创新设计奖)
每个“鳞片”都是一个独立的神经元模块,有灯光演绎系统、传感器系统、信号传导系统。每个“鳞片”都可以独立工作,维护时就像换一个灯泡一样方便。每个“鳞片”同时又可以相互协作,将触摸信号像水的涟漪一样向外传导。
▽点击视频观看《鳞片》
《萤火虫》
“2016上海设计双年展”(创新设计奖)
“2016上海INTRO音乐节”
“2016第六届全球健康大会”
《萤火虫》的创意来自于宫崎骏的电影“再见萤火虫”,讲述的是两个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儿童与命运抗争最终却悲惨离开人世的故事。吴宽创作这个作品,希望激活成人世界的童心,关注儿童的快乐。
每根灯管里面具有15个像素灯、一个发声系统、和一个传感器。用手触碰灯管,激活一只飞舞的“萤火虫”影像;多人触碰,激活多个“萤火虫”,用力拍掌,激活所有的“萤火虫”。每次激活,伴随着窸窣的声响。
▽点击视频观看《萤火虫》
《深眠》睡眠舱
2016.绍兴
睡眠舱是一个具有“介入式睡眠”理疗作用的艺术装置。它可以通过音乐、灯光、以及温度的控制,释放香薰,来营造一个催眠环境,帮助体验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可以将床垫升成一个“S”形,形成一种最佳的身体姿势,我们可以在床上看手机或者阅读,它是非常舒畅的。同时它还具有“身体数据监测”功能。它还可以“通过慢慢激活音乐和灯光来唤醒你。是一个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艺术装置。
▽点击下图观看《深眠》视频
《声动竹林》
“烁.2016三里屯太古里灯光节”
“Lumiere China光影中国”(虹桥天地)
《声动竹林》中,竹林颜色的变化与观众发出的声音相关联。观众拍一次掌,一定范围内的灯管会被激活呈淡绿色,连续拍掌颜色将会加深,掌声消失后,灯管颜色慢慢回归白色。如果观众大声喊叫、一群人很大声的经过等,作品的颜色都会起到变化。作品中通体发光的竹,其光线与色彩随着声音强弱不断变化,试图营造出一种全新的自然空间。
▽点击下图观看《声动竹林》视频
《丛林细雨》
“201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西岸艺术中心
《丛林细语》是吴宽与沪上知名建筑师卜冰的首次合作,尝试从建筑之外寻求城市空间、艺术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探索,亦是对艺术与设计创作方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在“丛林”中,当观众触碰灯杆后,则可以对着灯杆说话,“丛林”会记录下来你的声音。当观众靠近时身边的灯杆,灯杆会紧张地抖动和闪动,并且会对你说出别人留下的故事。
《光立方》
2016.上海
《光立方》是一个立体成像装置作品。一共有16组模块,分上下两层,一万三千多颗LED灯珠焊接而成。现场安装了微波雷达,可以检测到行人的移动。行人每移动一次,心就会跳动一次,同时计数器会累加一个数字。
《光立方》由吴宽及其团队REDSKY与空点设计联合创作开发。上海视觉传媒学院、M-Station的20多位同学及多位新媒体创作者共同参与,经过5天5夜通力合作完成。
▽点击下图观看《光立方》视频
艺术家介绍
吴宽(1976,上海)
装置艺术家
研发工程师
跨界设计师
REDSKY & “制造艺术”创始人。
www.redskyhci.com
公众号:redskyhci
▼
15年开始,我开始尝试一种新的艺术之路:
——“制造艺术”
将艺术融于科技,
追求艺术与产品的完美结合,
实现品牌价值影响力,
这就是适合我的艺术之路。
——吴宽
点击视频,观看“吴宽的艺术之路”
新媒体艺术 | 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其利用影像、计算机科学、高科技材料、生物、化学、视觉、表演等最新科技成果进行创作,已深入到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更多创作者、作品案例链接MANA网站:www.manamana.net
深圳新媒体艺术节
<南方引力::汇港艺术中心>
2016深圳新媒体艺术节<南方引力::汇港艺术中心>展场,将免费对大众开放。除了三大主题展之外还设有策展人导览、艺术节Talks马拉松、艺术家剧场等丰富内容。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及喜爱艺术的你,前来参与。2016.12.24 - 2017.2.19详细信息点击下图。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