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62
艺术作品简介:
《圣经》中记载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故事——大卫与歌利亚之战,它带给了艺术家们无穷的创作灵感,多纳泰罗、委罗基奥等由此创造了肌肉健美的大卫雕像,卡拉瓦乔、鲁本斯等由此创造了经典传世的画作。
大卫和歌利亚之战的故事见于《撒母耳记》上第17章,《撒母耳记》是《圣经》旧约里的书,分为上下两册,记载了以色列的国王扫罗和大卫执政其间的历史。这个以弱胜强的故事发生在扫罗担当以色列国王时期,当时非利士人与以色列国家的人打仗,两军对垒许久都没有结果,这时非利士出来一位讨战的巨人,名叫歌利亚,他身高约一丈,头戴铜盔,身穿铠甲,腿着铜护膝,背着铜戟,铁枪头重六百千克。歌利亚连续四十天,每天两次向以色列人讨战,要求进行一对一的决斗,来决定战役的胜负。扫罗和全体以色列人都极其害怕。年轻气盛的大卫在为跟随扫罗出征的三个哥哥送饭时发现了扫罗允诺打败歌利亚之后的重金赏赐和歌利亚的骂阵,便自信满满地要击败歌利亚。他拒绝了扫罗提供的战衣,手中拿着甩石的机弦和石子,上了战场。大卫用甩机弦将石子击中歌利亚的前额,歌利亚庞大的身体被击倒,面伏于地。大卫将歌利亚的刀从鞘中拔了出来,用刀割了他的头,将他杀死。非利士人看到自己最强大的战士被一个少年杀死,便惊恐万分地逃回了自己的领地。以色列人后来十分尊敬大卫,这便是大卫与歌利亚的对决。
大卫认为战争胜败的关键在于耶和华,他相信以色列是被耶和华庇护的国家,上帝会帮助他取得胜利,这个信仰成为了少年大卫能够以弱胜强,打败巨人歌利亚的关键。我认为《圣经》旧约中写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要宣扬信仰上帝的重要性,但是西方艺术作品更多的是表现大卫的英勇无畏,表现人物的肌肉感和动态感。
《大卫》多纳泰罗
西方艺术家创作了很多作品来表现这一故事,大部分都是通过定格大卫将歌利亚头颅砍下的一瞬间场景来表现少年大卫的勇敢果断。多纳泰罗创作的青铜少年《大卫》是第一件复兴了古代裸体雕像传统的作品。他运用古希腊人创立的对应构图方式,向人们展现一位形体比例和结构都十分精准的少年英雄形象。在雕像中,这位圣经人物不再是概念性的形象,而是一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生命。大卫被塑造成了一个头戴牧人帽子,右手握剑,脚下踩着被割下的歌利亚头颅的少年英雄形象。他的身体形态几乎完全是古希腊的风格,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符合了古典主义的理想美,似乎能够让人透过作品回到崇尚人体美的希腊和罗马时代。这位还没有成年的英雄的目光并没有对准巨人歌利亚的头颅,而是对准了自己的身体,似乎是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美和力量。作品体现了佛罗伦萨人热爱自由和追求自由的心愿,也开创了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一个重要而引人注目的主题,就是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发现和认识。
《大卫》委罗基奥
委罗基奥创作的少年《大卫》青铜塑像体现了一种新时期的艺术理想,他刻画了一位手执长刀的少年英雄,歌利亚的头颅已放置在他的脚前。大卫左手叉腰,目光凝望,显示出一种人性的觉醒。他身上的皮革短裙展露出这位少年的健壮腿部,形态极为自然,是在委罗基奥的艺术成熟时期完成的。
《大卫》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琪罗创作的《大卫》是他最著名的雕像之一,当时,正是教皇腐败,外族入侵,佛罗伦萨面临崩溃的年代。米开朗琪罗心中渴望能有一个英雄出来拯救自己的祖国或者就是他自己想成为那个英雄,于是,《圣经》中大卫的形象从他脑海里浮现出来。为使雕像显得更加雄伟壮观,米开朗琪罗还特意放大了人物的头部和两个胳膊,使得大卫在观众的视角中显得愈加挺拔有力,手上隆起的青筋与脖子上突起的肌腱,仿佛蕴涵着惊人的力量。健美的肌肉、英俊的面容使大卫成了正义与力量的象征。《大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它对人体的赞美,暗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中解脱出来,人成为了一种独立意义的存在。
西方艺术作品中的大卫与歌利亚不仅出现在雕塑上,还在各幅名画中流传。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不仅创作了雕像大卫,更是将大卫与歌利亚的对决画在了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他将大卫用剑砍掉歌利亚头颅的精彩瞬间以湿壁画的方式展现在了人们眼前。
《手提哥利亚头颅的大卫》卡拉瓦乔
《手提哥利亚头颅的大卫》卡拉瓦乔
《手提哥利亚头颅的大卫》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创作了一系列内容为《手提哥利亚头颅的大卫》的作品,画面中最典型和强烈的特点就是明暗对比,人物形象在黑暗中凸显出来,包围着人物形象的背景几乎都是黑暗的,完全没有可以识别清楚的空,于是整幅画就沉浸在一个神秘而痛苦的氛围之中。
其中画面描绘被砍掉的歌利亚就是卡拉瓦乔本人的形象,卡拉瓦乔的脸显示着歌利亚在被砍头时不可避免地呼喊和扭曲着,画中他的脸显得痛苦、忧伤,左眼似乎是肿胀的,这种形象与历史资料相符。从找到的证据得知,此前不久在那波利,卡拉瓦乔就被人暴力袭击过,所以他的脸有些走样。
《手提哥利亚头颅的大卫》乔尔乔内
《大卫和歌利亚》提香
作为威尼斯画派中最具抒情风格的画家,乔尔乔内在1510年创作的《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绘画造型优美,有绚丽的色彩,柔和的明暗关系;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提香,在1542年所作的《大卫和歌利亚》以独特的构图和透视视角表现了少年大卫的勇敢,现收藏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圣玛丽亚德拉大教堂。
大卫与歌利亚的戏剧性战争不但是以弱胜强的典范,而且给了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和灵感,是《圣经》中精妙绝伦的部分,也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决战,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厚实的文化营养基础。
本期编写:李维维(西安美术学院14级史论系)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