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男班舞剧《画皮》视频
?
?
文丨丁国伟
文学经典的改编,向来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而作为文学经典的《聊斋志异》中的名篇《画皮》,也成为不同艺术媒介争先改编的对象。
蒲松龄原著中,《画皮》因奇幻的故事、精巧的解构、深长的寓意,广为流传。决定将这部作品改编为舞剧的杨海龙,曾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编导金奖,也是舞剧《幻茶谜经》的主演。作为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的委约作品,舞剧《画皮》于去年10月份在上海马兰花剧场,11月在北京解放军歌剧院上演过。杨海龙在谈到创作理念时说道:《画皮》中有表里之辨、善恶之辩,也关乎家庭、爱情、欲望,并且很适合以舞蹈形式呈现。于是,他与编剧刘希彦合作,以“解机锋”的形式诠释文本。
丨 “全男班”的独特阐释方式
?创作理念与历程
该剧全部由男演员来表演。杨海龙认为,由男性扮演的女性人物形象,更能彰显角色独特的魅力,带给人超脱现实的美感。其中,陈氏和美人画皮两个角色,均由杨海龙本人饰演。杨海龙表示这不是自己第一次演女性角色了,之前在《幻茶谜经》中也饰演“女形”,这开启了他的一个新的表演方式,这种表演跟舞剧《画皮》是贴合的,因为杨海龙本身是男性的身体,这无意间已经形成了舞台上的抽象化。如果用女形的身体去表现,其实特别顺撇,就像白开水一样。为何用全男班,所有的主创都是男性,这样观众很容易知道,这是在演戏,更容易把他们带到抽象的环境里来,看男演员怎么在舞台上用手眼身法步,一点一点把观众带入剧情中去,导演希望观众和演员之间,会产生一种特别奇妙的化学反应。
?全男班与“女形”
全男班传统,在中外戏剧历史上都曾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戏剧多由“全男班”出演;在中国京剧和日本歌舞伎的艺术中,由男性扮演的女性人物形象,更能彰显出独特的异性魅力,带给人超脱现实的美感。女形是男舞者模仿女性形态之意的简称。原本是日本歌舞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歌舞伎的戏剧精粹是"舞",非常强调女形演员的舞蹈表现力。
《画皮》以现代舞为根基吸收容纳众之所长,这与歌舞伎通过"舞"来传达故事情节是共通的,在表演中也会融入更多中国传统戏曲的程式,创造带有东方质感的舞台形象。 在全男班《画皮》中,浓重的白色妆面犹如一张完美无瑕的美人皮,而角色饰演过程中性别的颠倒,更加增强舞台上的抽离感,制造出更加浓厚的梦幻、诡异气质。?
丨 舞剧《画皮》另辟蹊径的构思
红色幕布半开,露出舞台中央悬挂的一只红色灯笼,灯光打下来,灯笼的影子在地面上变了形,仔细聆听,空气中有断断续续的虫鸣声。全男班舞剧《画皮》 在开场前就营造了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让人预感到,在这样的一个夜晚,似乎注定有故事要发生。
?“清于思而浊于叙事”的表达形式
舞剧《画皮》是一部非常形式的作品,运用了戏曲的元素,有假定性,构建出一个特殊的叙事方式。杨海龙曾这样阐释此构思的产生和意图:之前做的现代舞,观众很难理解,因为太抽象,抽象到自己创作时就觉得中间想表达的内容太概念化,没有办法叙事。舞蹈不擅长叙事,但不代表不能叙事。此次的创作相对来说比较顺利;该表达诗意时能表达,该说人物之间的关系时也能说清楚,因为有戏曲的元素,有假定性,所以叙事能力强,这是舞蹈所欠缺的。戏曲的一桌二椅,能把故事的发生空间告诉观众。我们有这么好的传统的东西,为什么不能用呢?而且身体的质感,全都是流线型的,整个气场都是流动的,这也属东方元素的一部分。
现代舞剧《画皮》,它不像传统中的“舞”,它将原著中的“真实故事”改编成一种象征性的情境氛围,形成了情境性象征逻辑;剧中的舞蹈动作语言以及其他的舞剧元素表达的是编导自身的“理念”和状态,包括舞美的设计和视觉冲击。
?“哲与思”的积淀
《画皮》是聊斋篇目中的精华,讽刺世人皆擅为自己画皮,外为美人,内为厉鬼。既为讽人,本剧还之本源,在舞剧设计中,身披美人画皮的厉鬼和妻子陈氏合二为一,由同一个演员饰演,于是,故事也不再是简单的人鬼斗争了,而演变为一个女人内心善恶之念的挣扎。厉鬼自陈氏心中所化生,陈氏一念猜忌,心中变化出厉鬼纠缠丈夫,陈氏一念善悔,亦能将丈夫起死回生。绘出的美人皮,是每个人心中都潜藏着的“恶”。欲望在一念之间就能产生,比如看到一个美人,可能当时身体没有任何的表示,但意识已经先行,欲望就出来了。但是魔性,代表一种控制、掌控,人会被无形黑暗的东西控制住,因为欲望是可以压制的,但在魔性面前人是被动的。在舞台上,编导对欲望这个形象的设定,它一开始是一缕青烟,逐渐变得浓稠,很鬼魅,变化也很丰富,会被魔染上色彩。这里所说的魔,其实就是人的欲望着了魔。如此寓意化的解构,既赋予舞台以新颖的视觉形象,也便于营造无尽的想象空间。这也正是编导心理层面的个人体验,同时也是想要传达给观众哲思性的人性理念。
?结语
“真正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一定连接着对人生的品味与思考,在历史性中寻找共时性的东西,在个体中发现群性的心性,并对深渗在生活之中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重新予以审思。”东方的美学妙哉似是而非之间,到底厉鬼是贤妻,抑或贤妻是厉鬼,庄周梦蝶似的建构,便能传递作品的精神和东方的审美趣味。
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美人还是厉鬼,就在一念之间……
本文转自 舞蹈中国(dancecn)
画 皮
全男班舞剧 再度回京
﹀
﹀
﹀
2016.11.18-19 19:30
北京·解放军歌剧院 大剧场
2016年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入选演出剧目
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青年艺术人才创作人才
北京金秋演出季优秀展演作品
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委约作品
导演:杨海龙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现任北京9当代舞团执行艺术总监
曾任职于北京歌舞剧院、北京当代芭蕾舞团
近年来开始尝试创作,先后出访德、日、法、荷等多个国家艺术交流演出 主要导演创作包括:
《莎乐美》、《希·夷》、《进化论》等
表演作品包括:
《警幻绝》、《幻茶谜经》、《人之初》等
舞剧《希·夷》获第二界“丹尼奖”国际舞台表演艺术评委会特别大奖提名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编导金奖
获得北京市文化局舞台艺术奖励扶持资金
曾与多位国外艺术家合作,
创造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舞台视觉画面,
在不同形态的表演空间里不断地进行着跨界的探索。
此处
输入
标题导演:王涛?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2002级本科班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2013级编导专业研究生
工作情况:
北京现代舞团编导及演员,基训课老师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现代舞基训教师
编创经历:
·现代舞剧《巴别塔》
·现代舞作品《7月》参加法国阿维尼翁艺术节
·与田壮壮、陈凯歌导演合作参与《法门寺》、佛指入塔开幕式演出编创及编舞
·《希夷之大理》实景演出编创及编舞
·大型音乐剧《石敢当》中担任编舞
奖证情况:
·1999年获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金奖、银奖、铜奖
·2014年原创作品《传说》荣获第七届华北五省区市舞蹈大赛 创作、表演二等奖
·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比赛作品铜奖。
张 ?超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京剧表演
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影视戏剧学院
影视表演系戏曲形体教师
师从董和平 ?米福生 ?张启忠 ?李舒
曾参加由毕岳昆执导的纪录片《粉墨登场》
郭宝昌执导的京剧电影《春闺梦》
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梅兰芳》等
参演张继刚总导演的大型新编历史京剧《赤壁》
赵梁导演的舞剧《幻茶谜经》
大型儿童童话京剧《木偶奇遇记》中担任执行导演、京剧设计
宋玉龙
青年舞蹈家
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
获“文华奖”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青年A级男子组 三等奖 作品《金刚》
获“文华奖”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二等奖
获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舞蹈类表演一等奖 创作一等奖
代表舞剧及作品:
舞剧《丝路花雨》《幻茶谜经》《希·夷》《莎乐美》《幽燕秦皇》
独舞作品《金刚》
输入
标题
青年舞蹈家
·1999年获得山西省舞蹈比赛专业组二等奖
·2005年人民大会堂《五一晚会》
·2005年—2009年出演音乐剧《猫》《梦中醒来的梦》 《李香兰》《西区故事》
·2010年出演现代舞《癔》
·2010年中央电视台元旦国际晚会编导;同年担任国际《那达慕》开幕式编导2011年大型史诗音画《延安颂》编导;同年参加爱丁堡艺术节
·2012年中文版《猫》
·2013年现代舞剧《警幻绝》、《莎乐美》
·2014年现代古典舞剧《莲花》
姜 巍
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
中国古典舞表教专业
曾参加《泥人》、《丽娘》舞剧演出
舞剧《风筝》中担任男主角
同年参演舞剧《肥唐瘦宋》
参演舞剧《花儿》、《莲花》
2008年获《兰陵王入阵乐》群舞表演金奖
2010年北京市太极拳亚军、太极剑冠军
2013年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演出现代舞《玫瑰之名》
赴新加坡演出舞剧《游园惊梦》
主创团队
原著:蒲松龄
编剧:刘希彦
导演:杨海龙、王涛
主演:杨海龙、张超、宋玉龙、牛俊杰、姜巍
舞美设计:龚勋
灯光设计:刘恒志
造型设计:王嘉
服装设计:和曉欣
音乐作曲:方响组合
平面视觉设计:朱波、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