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1.02-2016.11.06
北京 鼓楼西剧场
老狼、史航、潘采夫等倾力推荐,豆瓣高分
《三昧》是一部戏剧,也是一部在戏剧舞台上表演的广播剧,也有人说该叫“声优戏剧”,一弛以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有趣的东西、新鲜的玩意儿,就为给看官您换换口味。《三昧》也许无法为您减压,但尽量不给您添堵,且基本不胡说八道。一弛以为,艺术创作中有趣比有笑更重要。

语言与文字趣味的爱好者、研究者,多年来从事语言类电视节目的编导工作,并师从台湾戏剧大师李国修学习戏剧编导。《三昧》的创作历时四载,语言的趣味游弋于每句台词与曲折的剧情间。
导演自述丨关于《三昧》
本人姓张,一弛是卖艺时的名字。理工科毕业,毕业后先给国家干了几年工程,后给自己做了几天老板。机缘巧合或命运使然,终于踏入作艺者的行列。一直搞电视,偶尔做戏剧。虽然爱好很多,但戏剧是我最尊重的部分,也是能让我暂停聒噪的一剂良药。
写《三昧》的初衷源自一个人,一部戏。这个人是我的老师李国修,英年早逝的台湾的戏剧大师。一部戏是著名的《三人行不行》,为了适应内地观众的观看,更是老师的关爱与纵容让我抖胆重写了其中三分之一的内容,把这段特别台湾的人与事改为发生在北京的一段往事。国修老师看完剧本后给予我莫大的支持与肯定,并同意按其意见修改后其作为内地版本进行巡演。由于我多年从事语言类节目的编导,同时也是一名曲艺的票友,因此对“舞台广播剧”这种语言为重的表演形式有着特别的喜爱,也令我对这次创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同时因受到三十分钟表演时间的限制也留下了些许遗憾。
从二零一二年起,我便开始构思《三昧》这部几乎没有舞台调度的舞台剧,写写停停几经易稿,直至二零一六年终于完成剧本的创作。这期间,国修老师因罹患重症不幸离世,悲痛之余也使我更加坚定了要做这部戏的决心。创作瓶颈时也曾对着老师的微信号码隔空喊话,叹息那许多创编的智慧与灵光也已随先生一去不返,但国修老师传授的技艺亦支撑我完成了整个创作过程。作为对他戏剧人生的小小纪念,作为对无限期停演的《屏风表演班》的大大敬仰,也是对自己跟老师学习戏剧与人生的一段总结,《三昧》将在今年十一月的第一个星期,在秋去冬来的北京,在一个唤作《鼓楼西》的剧场公演六场。
《三昧》讲述了发生在北京城的几段往事,一束人生。故事跨度达80年,自民国始,历经八年抗日、建立新中国、十年浩劫、改革开放,至北京奥运会结束。写若干人与一座戏楼的爱恨纠葛,近近远远短短长长。名唤《三昧》却何得三昧,想必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多数一昧苦行,唯冷暖自知。《三昧》不过是三本人生流水账,是一筐不正经挂着几滴鳄鱼泪,或悲或喜若苦若甜,您受累品尝。
“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圆满了”,这是国修老师父亲的家训,也是他个人的人生信条与教育理念。可惜一弛无法信受奉行,但《三昧》一事我必义无反顾直至达成。
丨主创介绍
编剧导演:张一弛
一弛,姓张,原名叫张鹏。理工科毕业,终获机缘加入电视人的行列,也编也导。"戏剧是我众多爱好之一,也是我最尊重的爱好,是能让我暂时停止聒噪的良药。"
一弛在二零一一年拜在台湾戏剧大师李国修门下,曾经重写了《三人行不行》中"舞台广播剧"部分的内容,得到国修老师的认可并成为在内地公演的版本。从二零一二年起,一弛开始构思《三昧》这部全本的"舞台广播剧。
主演:陈曦
陈曦,相声、快板戏剧演员,今年30岁的他对于生活乐观向上,对艺术严谨负责,对业务精益求精,最常听到他讲的一句话就是:说好相声,对观众负责。
主演:池骋
池骋,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硕士研究生,北京市曲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导演。主演北京曲剧《珍妃泪》、《啼笑因缘》、《王老虎抢亲》、《北京人》等;话剧《骆驼祥子》、《生·活》《老舍五则》。 ?
主演:大鹏
康大鹏,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开心茶馆》主持人,曲艺编辑。多次获得北京电台听众喜爱的最佳主持人称号。2016年演播广播剧《我要穿越》,获北京电台春节节目大赛一等奖。
丨业界评论
我喜欢简单点,可在艺术的层面做到从里到外的简单不易,似乎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但仅是由繁到简的过程,也足以让我们乐在其中。《三昧》是一部简单的舞台戏剧作品,把最繁复的人间用最简单的方法镜像,不失为一个有趣的玩法。来剧场坐坐吧,看看这几条性感的好声音怎么玩转舞台。——著名音乐人 老狼
看过一些京味的话剧,最后往往沦为北京话补习班或某条老街、某个老字号的活广告。《三昧》的艺术野心有《茶馆》的影子,有《霸王别姬》的张力,以北京最早的戏园广和楼为舞台,有广阔时空,有史诗抱负,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已足以值得喝一个彩。——专栏作家剧评人 潘采夫
多少野调荒腔,说寻常未必寻常,更能消几番风雨,几许怨女痴郎,拿沧桑不当沧桑,最可叹一望苍茫。——著名编剧 策划人 史航
在创投界有一个概念,“投资就是投人”。在众筹领域,更是这个理儿。
《三昧》的制作人四四是我的好友,我了解她超高的情商,靠谱的性格以及在文艺界庞大的朋友圈,制作一部成功的戏对她来说是没有悬念的事。更何况这部戏是张一弛编剧导演,用大量曲艺元素讲述两男一女跨越几十年的老北京“城南旧事”,从形式到内容,非常期待。张一弛《三人行不行》?很多人都知道答案,我相信,四四+张一弛,“两人一定行”。——新京报文娱新闻主编 金秋
简单的《三昧》,在看似轻描淡写的态度之下,在笑料不断的表演之中,时事的更迭与人性之善恶若隐若现,个体与历史的角力此消彼长。人生如梦,但人生就是这样。——著名作家 赵赵
除了粗糙,简陋和喧嚣,总得坐下来想点事吧?如果是这样,你应该参与《三昧》这样的事,不在多少,在心意。《三昧》的本意就是澄心、不动,如此,本来鲜活于中呈现。——著名导演 唐大年
《三昧》是一个语言艺术的游乐场,三个演员在舞台上使出浑身解数见招拆招,话剧、戏曲、曲艺、音乐、口技杂糅其间,把“舞台广播剧”的概念玩儿得不亦乐乎。在当下的话剧舞台,《三昧》无疑是一个有趣、丰富、特别有创意的存在。——著名创作人 科尔沁夫
《三昧》真火,唯有乾坤玉露、四海海水可灭。它极具舞台剧的穿透力、感染力、爆发力,集聚观众的目光之火,意念之火,气动之火,让人一边看,一边乐,一边哭,一边无限感慨。它把一个时代的变迁,用三个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剧中听不完的京戏小曲,代表了小人物的内心情绪与大时代的一言不合以及不屈不挠。
人们的命运与大时代一同起伏,受不了颠簸的永远离开,经得住折腾的迎来春天,就像苦守寒窑的王宝钏终于迎来了薛平贵。小人物的色彩、音韵、欢聚,被冰冷的时代遮掩,但永驻内心。——著名评论家 王五四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