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新世纪】“今天重做”| 参展艺术家:刘建华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刘建华坚持通过古老的烧瓷工艺,并以自身对当代社会的思考与感悟,使作品呈现出一种从本质上自然流露出来的纯粹性。

——姜节泓


刘建华1989年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自2004年起任教于中国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目前工作和生活于中国上海。曾获得2014年新加坡美术馆与亚太酿酒基金会亚太“特出艺术奖”评审团大奖、2013年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雕塑类年度艺术家”、2010年“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奖”等奖项。近期重要个展包括:“转换”,道斯美术馆,惠灵顿,新西兰(2016);“Between”,佩斯伦敦,伦敦,英国(2015);“政纯办在台北”, 台北当代艺术馆,台北,中国(2015);“啸墙”,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11);“冲突中的梦想”,常青画廊,圣吉米纳诺,意大利(2008)等;近期参加过的部分群展包括:“泰特现代美术馆新馆藏品展——在物品与建筑艺术之间”,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英国(2016);“重型炮兵”,白兔美术馆,悉尼,澳大利亚(2016);“M+希克藏品: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香港太古坊Artis Tree,香港,中国(2016);“第十七届悉尼双年展”,新南威尔士美术馆,悉尼,澳大利亚(2010); 2006釜山双年展,釜山,韩国(2006)等。


刘建华是一位不断探索、善于思考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起先多以陶瓷作为媒介,通过陶瓷坚硬与脆弱并存的特性隐喻现代人对物质的迷恋与不安,揭示出现代社会特有的精神特征。随着创作的深入,艺术家近年已逐渐转向综合媒材的利用与试验。刘建华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并受邀参加世界范围内的多项大型展事。



【新世纪】“今天重做”| 参展艺术家:刘建华

容器,2009,瓷,可变尺寸


【新世纪】“今天重做”| 参展艺术家:刘建华

迹象,2011,瓷,可变尺寸


【新世纪】“今天重做”| 参展艺术家:刘建华

2012年末,2011,瓷,522×252×3cm


【新世纪】“今天重做”| 参展艺术家:刘建华

1.2米 & 无题2012,2012,瓷、铁丝,可变尺寸


【新世纪】“今天重做”| 参展艺术家:刘建华

落叶,2012,瓷,可变尺寸


【新世纪】“今天重做”| 参展艺术家:刘建华

白纸,2009,瓷,120x90x0.5cm


(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及佩斯北京提供)


【新世纪】“今天重做”| 参展艺术家:刘建华
2015年7月,策展人走访艺术家工作室



更多参展艺术家介绍,敬请继续关注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今天重做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将于2016年11月8日至12月7日共同带来中国当代艺术群展“今天重做”。策展人姜节泓与楠楠携手十九位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装置、动画等多种媒介形式的作品,将三年来的研究成果和艺术思考以当代艺术展览的形式呈现和汇报给公众。


主办方: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策展人:

姜节泓、楠楠
展期:

2016年11月7日-12月7日
地点: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

郝量、胡晓媛、何翔宇、梁绍基、梁远苇、刘建华、陆平原、倪有鱼、隋建国、孙逊、史金淞、邵译农、邬一名、于吉、杨牧石、杨心广、郑国谷、展望、赵赵

项目支持方:

三年的研究项目“今天再造”得到了首席荣誉赞助商“路易十三”的慷慨捐赠和大力支持。

感谢高超女士、李楚炯先生、陈伟晶先生、李岩先生、梁智先生对该项目的资助。


策展人谈“今天重做”

早在2014年,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就发起了这项策展研究计划,旨在从当代艺术出发,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这一问题,建立更高的着眼点:从文化脉络的继承上来展开独立的反思,从哲学意义上来警觉、揭示和关怀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文化困境。这些艺术性思考包括对于国家文化的发展策略,城市化的转换、社会环境,与教育体制建设所提出的批判性见解。在全球化的发展语境中,该研究计划鼓励艺术家与民间传统匠人展开对话。这次展览不仅仅在当代艺术实践中重新运用了传统的手工技艺;更重要的是,其同时邀请我们去思考这些民间传统在眼下日常生活中的边缘角色甚至缺席状态,以呼唤文化断层另一端的传承与遗赠。

?

三年来,通过专题研讨、田野调查、及艺术家和传统文化传承人工作室走访等活动,该研究计划展开了一系列当代艺术家与学者的深度对话和探讨,不仅延伸了策展的维度也支持了艺术家的创作实践。而在上海现代民生美术馆举办的“今天重做”当代艺术展,则是基于三年扎实的学术研究而梳理出的成果,也是该研究项目最重要的阶段性总结和收尾。


艺术家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艺术形式以他们自己的视觉创作来探讨和回应这样一个主题。在这个展览中,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互相交叠的实践思考和策略:“承师”,“借形”, “取材”,“传说”。“承师”,即师先贤,师造化;“借形”,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挪用传统视觉形态,而是在假借的过程中重新思考其中的当代审美价值。“取材”,不仅是借鉴和取用传统材料,更是由这些材料及其衍生出的传统工艺所形成的新的视觉探索;“传说”,许多传统工艺的承袭并不依靠文本的记录而是通过一代代艺人的口口相传,必然有缺失和损耗,同时也有新一代人就当时语境的创造性解读和继承。


——策展人 姜节泓



【新世纪】“今天重做”| 参展艺术家:刘建华







关于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NCAF)是由收藏家王兵先生和薛冰先生共同发起的非营利基金会,旨在研究、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是在民政机关登记注册的公益性基金会,它将通过严肃地观察艺术、研究艺术,在现有的艺术生态系统之中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一些支持补充性工作,为推广中国当代艺术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

官方网站:http://www.ncartfoundation.org

【新世纪】“今天重做”| 参展艺术家:刘建华

关注公众号:

点击标题下方的“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关注我们

在微信[通讯录]的[添加朋友]按钮[查找公众号]搜索“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关注我们

分享内容: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发送给好友

更多内容:

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微信特别支持: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