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饶湘平,汉族,笔名云天,贵州丰贞县人。1963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师承杨秀涛、陈宁康、盛济坤、范明山等老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水彩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曾担任贵州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教授。
饶湘平1940年出生于贵州贞丰县一个军人家庭。父亲饶启尧,原国民党49军少将师长。抗日战争时期时任363团团长的饶启尧,率部穿插到灵川长蛇岭上,孤军与日寇血战半个月,因在这次收复桂林战役中的顽强作战精神,获得美国盟军的勋章奖“大勋章”。那时刚刚2、3岁的饶湘平正趴在苗族奶妈的背扇里,看着苗乡的世界。
贞丰是苗族、布依、回、仡佬、瑶族等13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汉族在这里反倒是少数民族了。有着这样铁血军人血脉的饶湘平,从出生到3、4岁是在苗家奶妈的背上长大的。在年轻充满活力的苗家奶妈背上,看苗家五彩斑斓的服饰;听苗家二月二走亲对歌时那天籁般的歌声;随年轻活泼的奶妈背着他去相亲、恋爱、对情歌。这一切幼时的记忆都留在给这个喝贵州苗家奶妈乳汁长大的艺术家的心底,使他对这块尚不富裕的土地,有了一份割舍不短的眷意。后来他的作品《母爱》《母与子》到“麻山苗寨”创作系列,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画家的这种苗乡情结。
画家曾这样归纳过他对苗族的心得:“苗族,这一通及世界各地‘永远走动’的古老民族,有着几千年悲壮的历史。主要分布于贵州。由于历史上的多次被迫大迁徙,变化大,分支多,不同地域有不同经济条件的支系,有着不同的服饰、形象和情感。但他们又有一股强大的内聚力,自强不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苗族人民活得酣畅,活得坚强,活得彻底,活得真挚”。我们由此获知这情结正是画家艺术创造力的活水源头。
绘画天赋极好的饶湘平,十六岁便进入贵州师范大学附中油画专业。十六岁少年的心是火热的,明亮的双眸带着好奇去探索着这世界的唯美,那一年在第一次的贵州青年美展上,饶湘平以表现两只小鸡在打架为题材的写意画《为什么》获奖。尽管那时期全国高校美术的艺术风格都在学习遵循苏联“马克西姆夫”的绘画风格,俗称“灰灰调子”。他最初的作品都是追求纯真唯美的,从九十年代初期的《皖南风景》《镜前的女人》《横卧女人体》等优秀作品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端倪。
饶湘平生活在贵州,在云贵高原人文地理环境的熏陶影响下,以他炽热的苗家情怀,开始用自己的艺术作品表现当地苗家人民的生活,他多以苗族人民的生活、节日、民俗为主题,创作了很多的风格写实的苗画,作品具有浓郁的古典情怀。如作品《薄雾》,清晨曙色下身着盛装的苗族少女背影,有《紫雪》、《花坡》、《阳光》、《晨露》等,这些取材现实的作品犹如一首首清纯欢快的苗歌。他以油画为主,触类旁通的创作少量版画、水彩画、雕塑和陶艺作品,题材多为苗族生活。
苗族人民在艰苦生存状态下的勤劳和勇敢是他灵感的源泉。他无数次借上海画家陈丹青的话来表达他对苗族人民的情感“苗族人,他们不知到他们有多苦,也不知到他们有多美”。
2005年11月26日,饶湘平画展《贵州回忆》在上海城市规划馆展示馆展出。那次展览由30幅苗画油画、20几幅苗画素描作品组成,从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画家对苗家那片土地的热爱与眷恋,苗族那既有着与大地接壤的自然清纯乐观欢快的秉性,又有着根植山石泥土的坚毅顽强的性格,在画家双重的表现中获得呈现,并努力唤起人们回首自然、呼吸真纯的情感。2005年12月3日,上海佳德拍卖公司饶湘平的一幅150X120cm苗画作品《母与子》,以168200元成交,其后,他多幅作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展出,并被收藏。
现在饶湘平的苗家油画作品,已经形成他个人的独特风格,流露着他个人独有的心路历程、情感历程和浓郁的古典情怀。在当代写实油画的道路上,饶湘平这位已经七十有余的老艺术家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耕耘了近六十年,他生于斯长于斯的云贵高原,成就了他绘画中不张扬的个性。他用对艺术的忠诚守候着带给他艺术灵感的贵州大地,细心记录着苗族人民在天真与淳朴中所表现的美。
他与苗民们一起生活,一起劳动,一起欢笑的经历让他对这片土地有着剪不断的情思。苗族人民辛苦劳动,勇敢生活,浑身散发着的乡土气息,吸引着他用自己那简单而深奥的画笔不厌其烦地描绘着这个民族的淳朴、善良与真实。同时幼年的经历让他对于母亲、于女性有着无限的敬重与感激,苗族女性形象是他多年来表达最多的题材,有高贵如《山菊花》、有单纯如《等待》、有慈祥而伟大如《母爱》、有典雅古典如《节日》… …。在作品《节日》中,一组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面向画外,是欢庆前的准备,是欢庆后的间歇?画面整体气氛肃穆,充满凝视和沉默的期待,一种喜剧过后隐现出的具有感人力量的悲剧性,可谓视角独特的历史画卷。
同时饶湘平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和态度去审视苗族文化的,这点在他2008年后的作品中表现尤为明显,作品中的苗族少女,她们的笑容、表情、眼神的甜美,让人怜爱,完美得无可挑剔,观者无不动容。2010年作品《万事如意》写实得画面精致细腻,观者可以看到女孩整齐得发丝、手上得筋络,可以感受到一幅布料的质感和银饰的份量。女孩的下巴微微低下,神态祥和安静,毫无现代都市女子趾高气扬的傲慢。女孩的背部有点弯曲,既便这样她依然很美,一种静谧的气息充斥着画面,她安静腼腆地站在那里,对每个观赏她的人报以甜美的笑容。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发自内心真诚的微笑。
作品《苗家姐妹》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和谐的氛围,《邻家女孩》则描绘一个俏皮苗家小女孩,机灵的眼神望着画外,仿佛欲言又止,脸上清晰的痣更增添几分灵动。
这些艺术风格的形成是饶湘平多年学习探索的结晶。在艺术领域,似乎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对美的理解和定义。在写实性油画中,美的表面是和谐稳定的构图、完整严谨的造型、清晰流畅的线条及精美细腻的色彩。这些对于在写实绘画中行走几十年的饶湘平来说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对他来说,美的艺术是一种情感、一种性格、一种真实。这就是他作品中让人感受到的高尚、典雅、端庄、严谨的美感的形成。
饶湘平在绘画创作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对生活的挚爱,对女性的尊重,对苗族人民的感激、敬重,他的作品如同其人平凡而不平庸,不张扬却充满着张力,在质朴中显现着高贵,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是他对艺术的忠诚和坦白。这就是饶湘平所要呈现的一种理想美,也是他在几十年艺术创作中所要努力定格的东西吧!
情感之于艺术就像灵魂之于生命,它是艺术家维系其创作的最大动力。十几年的努力创作,饶湘平和他的画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眼下势头正旺,每幅作品平均销售价格在90~120万元。2008年作品《母爱》被英国驻沪领事馆领事夫人高价收购,2010年上海世博会苗族馆收录了饶湘平《家和富贵》等三幅作品,而最新作品《大展鸿图》也已完成,届时饶湘平先生将同新作品一起出现在2014年上海艺术博览会上。
(文/上海 王智岚)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