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张海儿关心时尚的话,还不如说他关心的是生活。
前些天他的邻居做装修,把他的暗室打穿了一个洞。“真的好久没有这样了,我一拳打了过去”,张海儿说,“隔壁的户主不在,装修工人也许真的不是有意的,但这足以证明他们没有专业知识,而且无所顾忌。”
“我说的不是房子,而是如何生活得更容易一点的规则。”那个打穿张海儿暗室的洞正好在工作台的上方,落在他的底片上的灰几乎是无法补救的,那些灰不可能真正的被清洗掉。他不无焦虑的说,“我不知道怎样回到工作状态中,如果再让我回到暗室工作,我会得心脏病的。”
多年来张海儿一直坚持自己放大他的每一幅黑白照片。有一次我刚好碰到他在过去的住处做准备工作,在冲洗胶卷之前他用水龙头冲洗整个洗手间。正是这样的态度,让我觉得他和这个年代,或者说和这个时代的时尚是格格不入的。
大约是1996年秋天,我在上海的一家便利店翻看放在架子上的《新周刊》,那上面登了一张十几年前一对年轻夫妇的合影,实际上那正是张海儿拍摄的他和他的妻子胡源莉。“当时刚刚能借到照相机,拿过来就赶快用”,那架胡源莉单位一台很便宜的奥林巴斯相机记录了属于那个年代他们的时尚。“时尚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当今的生活方式。时尚的历史就是由无数个当今的生活方式组成的”,张海儿说。
他喜欢陪女孩子逛街,包括胡源莉。当然也不全是这样,哪怕是他自己一个人,他也很喜欢在街头闲荡。他喜欢看那些街头的形形色色,“所有那些乱七八糟和所谓的变态都是我喜欢的”。1988年夏天在巴黎,他带着我在傍晚时分走过弗布尔·圣多诺雷大街,在每一个橱窗前他都能讲出有关这个时装王朝的故事。
“从到巴黎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卷进了时装这个工作。在这么大的一个系统中,我就是一个小齿轮或者小臭虫。事实上有成千上万的摄影师,拍着各种各样的照片。他们在舞台边上拍,在夜总会里拍,多如牛毛。如果幸运的话,你的照片可以用上10次。”
1988年他参加了法国阿尔的国际摄影节,之后作为自由摄影师接受了法国vu图片社的代理,他们之间的合作已经很多年,包括最近他为法国版cosmopolitan杂志工作,以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模特大赛为背景,报道中国模特的现状。每年巴黎的高级时装发布季节,他都有可能像上面形容的时装摄影师那样为某个品牌或杂志工作,后面是有著名艺术指导在内的一个策划班子。
“但是我不想这样做。我更愿意以一个报道摄影师的身份出现,但恰好是在拍时装。我的照片再现的不是时装新闻,也不是一件衣服的图录,它必须传达时装以外的社会信息。可能有人说这不是时装。而且确实有人觉得我的照片一时有些肮脏。”
这个常年在法国时装节露面的人从来不等在t形台前,他喜欢往后台跑。在他的这些照片中,除了模特身上的时装外,还有环境和他们不经意流露出来的个人信息,以及张海儿通过所有这些东西所营造的忧郁。在国内的一次选美会的后台,他被突然闯入的电视台记者抓住采访,记者问他喜欢哪个女孩。“当时我根本无法回答他的问题。再说哪里有这么美好的事物,我的心和它恰好是背道而驰的。不过面对公众你无法把这些话说出来。”
还有一次在巴黎伊夫·圣·洛朗的时装发布会现场,张海儿看到两个为模特托长裙的小孩很可爱,就在她们换衣服的时候拍照。身旁一个著名的模特对他说:“她们换衣服你还拍。”
“换衣服为什么不能拍?这些伪装和所谓的有教养这是我所厌恶的。我的道德不是绅士淑女的道德。当然你的照片如果包含着肮脏的信息,即使是在西方,你的市场也是极小的。以前我很想靠拍这样的照片来生活,后来发现可以维生的方式还有很多。”
关于照片的脏,我在日本艺术家荒木经惟那里找到了同样的回答,他说:“只有禁忌才是猥亵的。”
张海儿认为,时尚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不存在一个美好的时尚和低级趣味的时尚。
“对我来说,它是混合的。那些对世上有贡献的人并不像外界描述的那么简单。他们的才华和问题是齐头并进的,没有所谓的问题,就谈不上创造性。是的,那些孤立的美好的东西是美院教科书上的公式,完全是愚昧可笑的。”
和他认识的时间长了,我大约知道他指的问题是什么。你会习惯他的愤怒,并且知道这种愤怒随时都有可能爆发。而他所愤怒的事情恰恰是很多人忽略或者习以为常的。比如从那些在大街上鸣笛的司机到无视环境的“现代化建设”。我常常听说,他因为这些看似与己无关的事情和别人打架。
当然,他的愤怒也指向了一些时尚杂志对时尚的解读,“他们掌握着媒体,因此觉得有权把自己那点小 好恶和小兴趣无限放大。比如一个时尚编辑买了一个她喜欢的手提袋,就把这个作为典范展示给别人看,她们用很多公式和小搭配来教育别人。”
“个别从职能上说是时装摄影师的人,当他们决定这个模特可以用,那个模特不能上场的时候,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他们那种‘世界是我们的’姿态和自大让我觉得特别可笑”,张海儿说,“我也许没有足够的社交技巧在国际时装界如鱼得水,但我有足够的常识批评我们的时尚界”,然而他认为从事时尚这个工作,最重要的恰恰不是常识,而是态度和切入点的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多年来面对传媒他总是保持着张海儿式的冷静。当80年代他的照片出现的时候,中国摄影界看到了另一种摄影。他一直在拍摄三个主题,坏女孩,时装,还有火车,这些照片中的绝大部分还只是保留在他的底片袋中。此外他还拍了10年的选美,10年的巴黎同性恋游行。。。。。近些年来为了生存他也拍了很多商业照片,其中的一部分你无法把它们从张海儿的摄影中区分出来,那上面或多或少的留下了属于他个人风格的东西。
对于张海儿的照片,我喜欢德国人尤勒·诺斯的评论,她说,“张海儿要阐明的是他对于性、城市、时间和生命的幻想”,“是对于时间的描述以及瞬间的保留和逝去”。在最近的几年中,不断地有人问我,张海儿有什么新的东西。的确,除了十年前的一本画册外他的作品再没有集结出版,他也越来越少的参加艺术展览,然而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一次他是抄着两只手前来会面的。张海儿最休闲的状态是背着一个军挎包,里面装着一只尼康fm2,他是一个正在拍照的人。
“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新的”,张海儿说。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态度,拍摄满脸油垢的工人,时尚圈里的美女,还有非洲残疾人的是同一个张海儿。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