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ndex}}/{{bigImglist.length}}
威海路696号一处窗户外挂出的艺术品
从2006年开始,这里的一间间库房就开始热闹起来,70多个造价低廉的画廊和艺术工作室在迷宫一般的房间里创作并展示风格各异的艺术品。每到晚春时节,一年一度的周末工作室开放展照例会引来数以百计的参观者。然而,最近几个星期,这里的艺术家全都没能与业主达成协定,没能将租期延展到三月份之后。
在这里经营候台画廊(stageback gallery)的苏珊妮·容克(susanne junker)说,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不过,他们可能会把我们赶走。这片建筑目前的主人是静安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jing'an social security bureau),相关的管理人员已经通知她和她的各位邻居,某个新东家——静安区政府的一个下属机构——已经同时买下了威海路696号和静安别墅(jing'an villas)。静安别墅紧邻威海路696号,地跨半个街区,都是些古老的里弄住宅。
这片产业目前的管理者是一家公司,该公司拒绝透露哪家公司将会接管此地,也不愿就此地前景发表评论。
按照艺术家及作家克里斯·吉尔(chris gill)的说法,不久之前,政府还在这片库房前面竖起了一块标志牌,牌子上写的是:这里是一个中外艺术家聚居的社区。
他说,他们先是在这里竖一块大理石牌子,然后又把我们赶出去,这种做法真是讽刺。
迄今为止,威海路696号的各位住户已经跟扫地出门的传言周旋了几个年头,因为各式各样的开发商一直在觊觎这片产业。领头的是红坊企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red town),这家国有企业已经在上海各处开发了一系列艺术社区。
容克说,我知道,这样的情形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对我们来说,威海路696号非常重要,因为它租金便宜,位置又很好,跟南京路(上海的购物街)只隔着300米的距离……拿曼哈顿的情形作比,等于是紧挨着第五大道(fifth avenue)。
威海路696号是上海市区唯一的一片不由政府控制的创意产业地带,也是本城两大艺术社区之一。另一个是莫干山路50号,坐落在上海北郊,业主是国营的上海纺织集团(shanghai textile group)。不过,莫干山路50号比这里名气大,租金由是接连上涨,迫使那里的小画廊和艺术家选择离开,留下的只有那些最成功的艺术家。接踵而至的则是一些商业化的艺术品店和办公室。其他那些所谓的“创意产业园区”都是由上海纺织集团之类的国有业主利用旧厂房兴建的,租金水平则超过了大多数艺术家的承受能力。
艺术家chen hanfeng在威海路696号有一间工作室,他说,我希望那样的事情不会发生。那实在是太可惜了,这里有一些草根的东西,让这个地方有了活力和真实感。按我看,首先,这片建筑的历史就十分悠久……它让大家觉得,上海拥有一段真实的历史。要是他们对它进行翻修的话,这样的感觉就没了。其次……跟莫干山路50号相比,这里的工作室要多得多,并不都是卖东西的画廊。
吉尔说,这种做法一部分是出于政治考虑,一部分是出于经济考虑,还有一部分则是因为官僚机构的愚蠢作为。
关于重新开发威海路696号和静安别墅的计划,这里的住户还在等待进一步的消息,心里也还残留着一点希望。吉尔说,他们兴许会把我们赶出去,然后让这片地方闲置三年的时间。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做法应该是暂时停手,跟我们一起筹划……可是,眼下根本就没有协商这一说,他们……不打算跟我们谈。
威海路696号周围艺术画廊(around space gallery)的东家陈明明说,照我看,我们最多也只能待到六月份。不过,开发计划肯定需要一大笔资金,所以我希望,我们能一直待到九月份。
二月份,威海路696号的艺术家们将会举办一次集体展览,形式跟他们每年夏天举办的工作室开放展相似。容克说,我们希望,这个展览能引起社会的关注。
{{flexible[0].tex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